DSa25先后兩期海報??DSa
(2025年4月22日,杭州)由國際知名設計師何見平博士創辦,hesign(柏林/杭州)、柏林視覺藝術中心與日本桑澤設計研究所聯合主辦的“DSacademy”(后簡稱DSa)大師班實驗項目重磅回歸,面對面小班授課,著重親手實踐,強調投入制作才能帶動獨立思考;旨在為全球設計菁英提供更廣闊的國際視野與創新平臺。課程分前后兩期,每期一個月,將從今年7月中旬持續至9月初。
DS academy(DSa)是國際設計教育項目“設計一夏”(Design Summer)十六年積累后的升級。“設計一夏”曾邀請來自10多個國家200多位國際知名設計師擔任導師,培育專業學員數千名,在業界贏得廣泛贊譽。DSa更完整地融合了設計實踐和創新、設計哲學和史論、行業制造和藝術交叉學科,匯聚國內外藝術、設計領域一線專家,共同打造設計和藝術大師班實驗項目。DSa致力于超越設計教育中“技能培養”的局限,回歸教育的本質——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專業洞察力的設計人才,使其勝任任何領域的挑戰。
首屆DSa導師Markus Weisbeck與Vera Kunz的課堂??DSa
首屆DSa導師Fons Hickmann的課堂??DSa
本屆DSa設置了四個專業方向:設計圖形研究,文字設計及多語種圖文編排,品牌形象和信息設計和互動媒體。課程結構體現了對東西方設計思想的兼容并包,其中最主要的設計實踐課程均由國內外一線杰出設計師帶領,而由設計哲學及歷史、跨學科與材料及工藝組成的公共課程則提供更廣闊的學科與行業視野。
DSa的導師陣容可謂絕無僅有,匯聚了逾40位來自藝術、設計、教育和人文領域的國內外專家,風格鮮明、趣味橫生的課程主題反應了導師們的獨到見解與多元文化觀:表達自我以吸引信徒,探討聚焦注意力的法寶,重訪超現實主義遺產(圖形接龍),將字母做成可穿戴3D面具……導師名單星光璀璨,其中女性導師的比例很高,包括日本知名電通廣告公司的藝術指導上西祐理女士,曾主持Adidas和Apple品牌視覺項目的維也納設計師Verena Panholzer女士,柏林國立博物館群平面設計收藏部主任Anita Kühnel博士等。在DSa首屆的學員間,女性大學生的比例奇高,而從事平面設計的女性比例并不算高。這些杰出女性設計師將在課程期間帶來女性從業者的行業視角。
DSa25導師Uenishi Yuri上西佑理作品??Irene Pereyra
DSa25導師Ira Ivanova作品??Ira Ivanova
例如Ira Ivanova是一位炙手可熱的新銳設計師。她1990年出生于烏克蘭,目前在柏林工作,她就職的工作室Yukiko Studio是柏林很時尚的設計工作室,以各種動態和互動耀眼炫酷的設計著稱。他們和潮流品牌與藝術家合作,傳達年輕一代的審美趣味。
性別、年齡、身份、跨文化、母語、傳統、科技等因素雖然都是隱藏在設計作品背后的內容,但這些都是教育應該關注而引導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導師們帶著各自多元的文化與價值觀,他們的同時在場就好像是更廣闊的設計大師集群的濃縮版。導師們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圈外,本身就因為受到語言、母文化的傳統圖形、傳統藝術等不同因素影響,對設計語言和設計的大家庭貢獻是極大的。
DSa25導師Ira Ivanova作品??Ira Ivanova
DSa創始人何見平博士認為:“設計教育的真正內容只有兩點:設計歷史和設計思想。當前社會對設計的關注多局限于功能性層面,如設計如何解決現實問題、提高商業效益及緩解人的工作負擔等,卻忽略了設計歷史的重要性。缺乏對設計歷史的理解,設計師難以洞察在社會進步與技術革新中,設計身份與使命的本質。缺失設計思想的教育,則令設計淪為單純的技術工種。DSa規模很小,只是設計教育中的一個細胞、一個探索性實驗、一串踐行者的足跡;DSa夢想很大,助力推動設計躋身人文學科的核心內容,讓教育成為引導專業精神和思想探索的動力。”
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教授、知名設計評論家Steven Heller談到DSa這個不受任何資助的實驗設計教育項目時,稱之為“設計思考者的奇跡(a design thinker’s miracle)”。
首屆DSa導師潘焰榮的課業展示??DSa
首屆DSa導師Nikita Iziev的課堂??DSa
2024年,首屆DSa的學員們已經獲得了不少業界嘉獎,其中不乏加入國際杰出設計工作室的佼佼者。據悉,2025年5月23日12點前報名,享早鳥優惠。歡迎視覺設計類專業從業者、院校設計專業師生、有志于留學深造者、設計藝術愛好者及有意提升審美視覺力的人士洽詢。
關于DSa
DSa(DS academy)由國際知名設計師何見平博士創辦,是一個涵括了設計和藝術教育的大師班實驗項目。DSa聚焦當代設計,倡導設計專業的學術性,以“發展個性創造,適應社會革新”為目標。在教育理念中,堅持“設計是思想者的事業,是技能的先驅”。在教育特點上,DSa綜合設計、藝術、史論、技術等多學科,堅持線下、跨文化的多元教育模式,鼓勵心手合一的實踐創作,激發個體蘊含的無限潛能。DSa表彰探索和創新,致力于培養不失自我個性、有獨立思考能力、有高度審美水準、有創造思維模式、有藝術表達方式、有科技實用技能的新型藝術和設計人才。
授課地點
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創意路1號,鳳凰創意國際A2幢。
主辦機構:
hesign
Center for Visual Arts Berlin(柏林視覺藝術中心)
Kuwasawa Design School(日本桑澤設計學院)
合作機構:
Center for Visual Arts Berlin e.V.(柏林視覺藝術中心公益協會)
Tokyo Zokei University(東京造型大學)
Bauhaus-Universit?t Weimar(德國包豪斯大學)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Warsaw(波蘭國立華沙藝術學院)
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德國柏林藝術大學)
關于DSa創始人何見平
何見平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寫作者、自由出版人和設計教育實驗者。他出生于中國富陽,現居柏林。1991-1994年曾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專業;1997-2001年就讀柏林藝術大學自由藝術專業,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11年獲柏林自由大學文化史博士學位。曾任教于柏林藝術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香港理工大學等學府。設計作品曾獲得大量國際獎項,如華沙海報雙年展金獎、德意志國家設計獎金獎、德國紅點獎全場大獎、斯洛伐克Trnava海報三年展全場大獎、奧地利Joseph Binder金獎、倫敦D&AD黃鉛筆獎等獎項。2006年榮獲德國Ruettenscheid年度海報成就獎。何見平曾在中國、德國、日本、斯洛文尼亞、波蘭、伊朗和馬來西亞等國舉辦多場個展。他于2009年創辦國際設計教育項目“Design Summer”,并于2024年協同眾多設計專家,共同發起設計和藝術教育的大師班實驗項目“DSacademy”。他還是一名設計史論及文化史寫作者,中國海報歷史研究者。曾出版《中國海報藝術史》(德文及中文版),《設計之外》等專著。
課程答疑:
一個月時間這么短,能學到什么?
可能什么都學不到。
也可能終身受益。
如果不怎么會軟件的零基礎小白也能來上課嗎?
電腦時代前也是有平面設計師的。
學員的人群構成是怎樣的?/我會和什么樣的人做同學?
在報名結束前暫時還是未知的,但有個共同點,他們是真愛平面設計的人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