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爭奪戰
作者 | 勝馬財經 李察
編輯 | 歐陽文
最近互聯網行業最大的新聞,莫過于電商巨頭京東與本地生活服務霸主美團,在外賣領域掀起了一場“市場搶奪”戰爭。從最開始員工間的唇槍舌劍,到后來老板親自現身站臺,這不僅是簡單的市場份額之爭,更牽連著互聯網巨頭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全面較量。從外賣價格補貼,到激烈的商家資源搶奪;從騎手權益保障的爭議,到消費者體驗的復雜變化,這場大戰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勝馬財經注意到,表面上看,消費者在這場大戰中似乎成為了受益者,享受著各種優惠與便利。但深入這場大戰的核心,兩大巨頭爭斗之后,消費者將面臨怎樣的局面?商家和騎手在這場巨頭博弈中,權益又是否得到了真正的保障?
互聯網巨頭掀起“外賣大戰”
早在4月初,京東推出全職騎手全員社保政策,美團倉促跟進卻因成本壓力被質疑“應激反應”。4月10日,京東上線百億補貼,面向全體用戶發放補貼,覆蓋平臺所有餐飲門店。
4月15日,美團正式推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宣傳視頻中配文“你的東東再等等”的小狗圖片暗諷京東,兩小時后京東發文回應,并宣布當天京東品質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還暗指美團的“幽靈外賣”。
4月21日,京東指控美團強迫騎手“二選一”,推出騎手援助計劃,美團則否認并反指京東捏造輿論,雙方陷入“封殺羅生門”。在這場你來我往的大戰中,從騎手招募、商家資源到價格補貼,各個環節都競爭激烈,雙方互不相讓,將外賣市場攪得硝煙彌漫 。
勝馬財經注意到,京東自踏入外賣市場,便以激進的補貼策略作為開路先鋒,試圖迅速撕開市場的口子。包括各類高額優惠券和滿減活動,在部分地區,消費者甚至能夠輕松領取數十元的外賣紅包。這般強大的補貼攻勢,猶如一劑猛藥,在短期內迅速吸引了海量用戶,使得京東外賣的訂單量如同火箭般躥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美團作為外賣市場多年的老牌霸主,面對京東的強勢挑戰,自然不會輕易束手就擒。美團迅速做出反應,同樣大幅加大了補貼投入。通過會員紅包加碼、商家補貼等一系列手段,全力應對京東的猛烈攻勢。一時間,外賣市場被雙方的補貼大戰攪得 “天翻地覆”,消費者仿佛置身于一場 “低價外賣盛宴” 之中。
但從長遠視角冷靜審視,這場補貼大戰帶來的并非只有好處,諸多隱患正悄然滋生。首先,雙方不斷加碼的高額補貼,如同一個無底洞,極大地增加了平臺的運營成本。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巨額成本最終極有可能通過各種方式轉嫁到商家和消費者身上;其次,依靠補貼吸引來的用戶,往往缺乏真正的忠誠度和穩定性。在以往外賣市場的補貼大戰中,一旦補貼力度減弱,部分平臺的訂單量便會像坐過山車一樣,出現明顯的下滑;此外,補貼大戰對商家群體也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為了參與平臺的補貼活動,商家不得不承擔部分補貼成本,這無疑是在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上又狠狠砍了一刀。
被“裹挾”的商家與騎手
在京東與美團這場硝煙彌漫的外賣大戰中,商家和騎手成為了雙方激烈爭奪的重要資源。他們的權益也被裹挾進了這場巨頭博弈中。據了解,京東為了快速擴充自身的商家資源,吸引更多商家入駐平臺,推出了極具誘惑性的低傭金甚至零傭金政策。這一政策猶如一塊香甜的 “誘餌”,確實吸引了不少商家紛紛投身京東外賣的懷抱。
但與此同時,據界面新聞報道,京東在給予商家低傭金優惠的同時,卻在其他方面對商家提出了諸多苛刻要求。京東要求商家必須參與其組織的各種促銷活動,而且在商家的配送范圍、商品定價等關鍵方面進行了嚴格限制。商家雖然在傭金方面得到了一定實惠,但在經營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上卻受到一定影響。
美團方面,長期以來因高傭金問題飽受商家詬病。根據艾媒咨詢數據,美團在部分地區的傭金率高達25% - 30%。如此之高的傭金,使得許多商家在辛苦經營之后,利潤所剩無幾,經營壓力巨大。在這場與京東的激烈大戰中,美團為了穩定商家資源,雖然沒有進一步提高傭金,但也絲毫沒有降低傭金的打算。商家們在兩大巨頭的夾縫中艱難求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
騎手,作為外賣配送環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其權益能否在這場大戰中得到充分保障同樣至關重要。勝馬財經了解到,京東為了在配送效率上取得優勢,對騎手的配送時間要求極為嚴苛。據京東內部騎手透露,部分訂單的配送時間被壓縮至短短20分鐘以內。美團方面,雖然配送時間要求相對寬松一些,但騎手的收入卻受到了平臺抽成、補貼調整等多種因素的嚴重影響。
《工人日報》曾報道,近年來美團騎手的實際收入增長極為緩慢,而工作強度卻不斷加大。在這場外賣大戰中,雙方騎手們成為了最辛苦的群體,他們一方面要在緊張的配送時間內爭分奪秒,另一方面還要承受收入不穩定帶來的經濟壓力。
市場爭奪戰結局如何?
從本地生活服務視角來看,京東與美團在2025年掀起“外賣大戰”有其深層次原因。近年來,我國服務消費增長勢頭強勁,2024年1-10月,國內服務零售和餐飲收入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6.5%和5.9%,遠超商品零售的3.2%,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蘊含著巨大潛力。外賣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高頻核心業務,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美團長期在外賣領域占據主導,市場占有率超60%,但已面臨增長瓶頸。為尋求新增長極,美團拓展閃購業務,將配送品類延伸至3C數碼、家電等領域,其訂單量已達京東全站四成,直接威脅到京東電商基本盤,這無疑觸動了京東的核心利益,迫使京東反擊。而京東,本身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優勢,但其電商業務在本地生活服務場景下的即時配送方面存在短板。
外賣作為本地生活中用戶需求最頻繁、最具即時性的服務之一,是切入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打造“線上下單+即時配送”供應鏈閉環的絕佳切入點。京東期望通過外賣高頻場景吸引用戶,再將用戶引流至其優勢的3C、生鮮等品類,形成“高頻帶低頻”的流量閉環。
從行業發展階段看,2025年外賣行業已從“野蠻生長”步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市場仍在持續擴容,此時進入賽道,雖競爭激烈,但仍有較大市場空白待挖掘,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及下沉市場,增速顯著,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顯然京東和美團都希望在這片仍具潛力的市場中進一步擴大版圖,鞏固自身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地位,于是在這一時間節點展開了激烈交鋒。不過,京東與美團的這場外賣大戰,表面上熱熱鬧鬧,消費者在短期內似乎也獲得了不少實惠。
但當我們深入剖析這場大戰方方面面,就會發現其背后充滿了隱患。最重要的一點在于,補貼大戰難以長久維系,最終很可能讓消費者面臨價格上漲、服務質量下滑等一系列問題,而且商家和騎手的權益是否能長期得到保障,也需要時間來驗證。
在勝馬財經看來,互聯網巨頭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激烈爭奪,最終不應以犧牲商家、騎手和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巨頭們需要真正將精力放在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上,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補貼和資源爭奪的惡性循環中。只有這樣,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局,實現健康、有序、長遠的發展,消費者才能真正從中獲得持久的利益和優質的服務。
END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