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一早,豐田汽車新聞發布會剛結束,坐在第一排的我甚至都沒能來得及拍下一張全球首發鉑智7的完整照片,這臺新車就已經被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圍住了。
如果說一個月之前,鉑智3X上市開賣一個小時訂單破萬,受到用戶的追捧,讓不少人還覺得有些“不適應”,那么豐田在上海車展拿出一臺搭載鴻蒙座艙的D級轎車是否讓大家再度驚訝是不是下一個“爆款”又要來了?
一時間,豐田似乎成了跨國車企里,最會造智能電動車的那個。
或許很多人沒有留意,2025上海車展豐田的新聞發布會有這樣幾個細節:
臺下座位上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擺放同傳耳機,第一排最中間的“C位”留給了媒體記者,豐田中國總經理李暉在發布會中專門介紹了4位中國工程師。
這些轉變背后,是豐田在中國前所未有的本地化和開放,也正得益于此,豐田才能夠迅速實現轉型,并且打造出受到中國市場歡迎的智能電動車產品。
這并非很多人以為的豐田下場參與價格“內卷”,而是豐田正在發生的一場由中國推動的深刻變革。
智電爆款,是如何打造的?
本屆上海車展,豐田帶來了以全球首發鉑智7為代表的,多款由中國工程師主導研發的BEV產品。其中鉑智7是由廣汽集團、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豐田”)、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IEM by TOYOTA”)共同研發,在鉑智3X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智能駕駛輔助技術,同時首次搭載了鴻蒙座艙。
似乎“一夜之間”豐田就找到了在中國打造“智電爆款”的高效路徑,但其實這背后的轉變,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
2023年豐田,發布了“繼承與進化”和“以商品與地區為中心的經營”方針。堅持豐田品牌一直以來的“安全安心”、“品質可靠”的DNA,以及“多路徑新能源技術”、“Mobility for All”的理念,同時在中國進化,并且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
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豐田將中國的產品、研發放到了一個更加獨立、重要的位置,將產品研發的決定權從總部移交中國,并強化與中國企業及現地供應商的合作。這也就誕生了兩個重要的體制改變——ONE R&D研發體制和中國首席工程師體制(Regional-Chief Engineer)體制(下稱RCE體制)。
ONE R&D研發體制是將原本分散的IEM by TOYOTA與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進行整合,構建中國獨立的,并擁有決策權的研發體制。
這使得豐田可以在中國打破原先體制的壁壘,充分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實現更好的人才交流與培養,獲得更高的研發效率。
RCE體制則源自豐田獨特的“主查(CE)制度”,在中國進化為RCE體制,即車輛研發的負責人由了解中國市場同時又熟悉豐田體系的中國人擔任,負責車型從商品企劃、供應鏈管理、生產等全部責任,并為銷量負責。
這使得豐田的智電新產品可以從頭開始遵循中國市場的需求與競爭邏輯進行研發,同時繼承豐田豐富的造車經驗與品質標準,還可以更好地釋放中國年輕工程師的潛力。
此外,豐田也在思考將本地化思路輻射到現有車型的改款,根據中國市場的潮流以及消費者價值觀動向,推出適合更多出行場景的產品。
比如在上海車展,豐田就推出了“活力”和“城市”兩個系列的改款,分別面向戶外出行需求用戶和年輕一代用戶,更好地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體驗。
除了“更中國”,還要“立全球”
最近幾年,其實講“在中國”的企業很多,但如果以2025年上海車展作為時間標桿的話,真正能夠拿出來具備市場競爭力和受到用戶歡迎的產品的企業,并不多,而豐田是其中之一。
為何是豐田?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發現,豐田提出的本地化戰略是“立全球 更中國”,這意味著豐田在通過“反向合資”方式不斷擴大中國朋友圈的同時,也將中國與全球市場構建起連接。
“更中國”不難理解,如李暉所說的那樣,為了實現“共創汽車新未來”這個想法,需要攜手“擁有相同理想與熱情,希望一起改變未來的伙伴”。
過去幾年,豐田在智能駕駛領域和Momenta、小馬智行展開合作,在智能科技領域攜手華為、騰訊,同時在電動化方面與廣汽、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持續加深合作。而這些企業,不僅在各自專業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儲備,也同樣懷揣改變未來的夢想。
開放的朋友圈使得豐田可以兼收并蓄,快速、高效地吸收中國本地先進的智能化、電動化技術,這也使得豐田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完全中國本地化研發車型的上市,并且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躍升到市場頭部水平。
但在當下,比“更中國”更重要的,可能是“立全球”。
我們知道上海車展開幕前,汽車行業所迎接的一系列挑戰,讓車企們在發布會上的口號都小心謹慎了許多,但另一方面,所有人在談起這種變化時,又都認為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良性競爭是一件好事。
大多數人都明白,即便熱搜和流量再瘋狂,造車的一些基本原則也未曾改變,但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堅守這種原則在現實中也并非易事。
豐田則不同。
李暉在發布會上講,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此前曾對他說,中國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處于領先的位置,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那也一定能夠獲得全球市場的青睞。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一方面,中國的智能化、電動化技術可以賦能豐田,制造出更出色的智電產品,同時這種技術的吸納、學習,也可以幫助豐田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另一方面,豐田的中國標準也是全球標準,豐田并不會因為追求速度和價格競爭力,而犧牲產品的安全、品質、可靠性,這是豐田一直引以為傲的DNA,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
可以說,豐田的智電朋友圈不僅范圍廣,而且質量高。這也是豐田為何敢喊出“立全球 更中國”的戰略的更深層原因。
Best in Town,量產幸福
其實“智能化”的體現,不僅僅是更安全、好用的智能駕駛輔助和更“懂你”的座艙交互,智能或許還意味著讓更多人享受到移動出行的幸福和樂趣。
比如這幾年在豐田的車展展臺上,我們總能看到福祉車和鉑智4X Robotaxi,前者是產品不斷的豐富、服務不斷的拓展,讓那些原本很難有機會走出家門的人擁有了享受移動出行的權利,而后者是讓移動出行變得更加舒適、便捷,也變得擁有更多想象空間。
這或許是在智電時代,豐田“量產幸福”的更深層價值。“Mobility for All”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刻在豐田DNA里的行動。
李暉說:“無論過去還是未來,我們都將一如既往地與中國合作伙伴攜手,為中國社會做出貢獻,為了中國消費者展露出發自內心的微笑而全力以赴,也希望獲得大家由衷地認可,覺得‘有豐田,真好’。為了這個理想,我們今后會為了實現‘Best in Town’而持續地努力。”
這是豐田一直所追求的,也是豐田為何成為豐田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