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茶飲·蒙頂山茶價值鏈共享項目
實地探訪活動” 圓滿收官
4月的雅安名山,春風拂綠,茶香滿山。
為深化新茶飲行業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融合,探索蒙頂山茶全產業鏈賦能新模式,4月22日至24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新茶飲公益基金、雅安市名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新茶新飲·共建共享”2025年新茶飲蒙頂山茶價值鏈共享項目實地探訪活動。來自名山區政府、茶百道、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喜茶、益禾堂、茶顏悅色、7分甜、甜啦啦、執行單位咖門代表和本地茶企等30余位代表齊聚一堂,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和文化體驗等形式,共謀蒙頂山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以茶為鏈,從千年茶史到現代產業轉型
名山作為世界茶文化發源地,擁有39.2萬畝生態茶園,2024年“蒙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54.76億元,連續八年蟬聯全國十強。然而,茶農分散經營、品牌溢價不足等問題仍制約產業發展。
新茶飲公益基金自2023年成立以來,聯動10家茶飲品牌,通過技術賦能、品牌共建、人才孵化等舉措,助力蒙頂山茶從“原料供應”向“價值鏈共享”升級。本次探訪活動旨在通過深度調研,打通產業鏈堵點,探索“公益+商業”的創新協作模式。
技藝點亮茶香,一動一靜交融共生
活動特別設置茶文化體驗環節,茶技活化石非遺“龍行十八式”茶技表演率先登場,茶藝師手持長嘴銅壺,以行云流水的旋身、提壺、注水等動作,將滾水精準注入茶盞,宛若游龍戲水、詮釋茶道精髓。
蒙頂山千年傳承的“天風十二品”茶藝緩緩鋪陳。茶藝師身著素雅漢服,依古法演繹溫杯、投茶、醒茶、高沖、低斟等十二道工序,動作如清風拂葉,優雅從容。茶湯斟入白瓷杯時,氤氳茶香中仿佛可見蒙頂山云霧繚繞的春色。
兩大非遺茶藝一剛一柔、一動一靜,既是對“世界茶文化圣山”歷史底蘊的致敬,也為現代茶產業注入文化靈魂。
跨界對話,共謀產業創新藍圖
新茶飲企業代表、政府各部門代表、名山本地茶企代表和基金會代表共同參與的專題座談會是思想碰撞的焦點。名山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鄧旭在致辭中指出,蒙頂山茶不僅是區域文化名片,更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未來將以“茶文化傳承與新茶飲創新”雙輪驅動,構建從種植、加工到品牌營銷的全產業鏈共享模式,實現多方共贏。新茶飲企業代表積極響應,從品牌營銷策略到聯農帶農利益鏈接機制,從產品創新到食品安全,與當地茶企代表展開深度討論。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表示:“新茶飲公益基金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就是助農增收,而產業發展是助農可持續增收的基礎。此次座談既聚焦產業痛點,又探索可落地的解決方案,未來將通過政策支持、資源整合、技術賦能等舉措,推動討論成果轉化為實際項目,助力蒙頂山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標桿范例。”
全鏈溯源,解碼名山茶業振興密碼
新茶飲企業代表深入名山茶產業鏈核心環節,展開系統性調研:
在躍華茶莊園,現代化茶葉加工線與茶旅融合模式展現了“種植-加工-文旅”三產聯動的綜合效益;
步入蒙頂山茶史博物館,千年茶文物與文獻印證了“世界茶文化圣山”的歷史地位,博物館特設的“故宮貢茶回蒙頂山”專題展區,還原了古代茶馬互市盛景,令嘉賓直觀感受茶文化對中外文明交融的深遠影響,為產業發展注入文化自信;
蒙頂山原真性保護茶園內,當晨霧漫過茶壟,蒙頂山用最純粹的方式詮釋:生態優先的可持續發展,是敬畏,亦是傳承,“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在此煥發新生;
安橋茶葉產業園區的規模化加工車間與智能生產線,則凸顯名山茶企集約化發展的強勁動能。從歷史縱深到技術革新,從集約生產到生態共贏,勾勒出名山茶業轉型升級的立體圖景。
傾聽茶農心聲,共謀聯農帶農新路徑
活動期間,新茶飲企業代表先后走進高崗村和騎龍村,與茶農、合作社代表面對面交流,圍繞鮮葉收購、規模化種植技術、采茶方式革新和收益分配機制等實際需求進行深入探討。茶農代表反映,當前鮮葉收購價格波動較大,標準化種植技術普及不足,制約了產業效益提升,亟需通過機制創新破解發展難題。
為強化長效支持,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提出系統性幫扶方案,包括開展多輪標準化種植與電商運營培訓,助力茶農掌握全產業鏈技能,品牌共建提升市場競爭力,引入先進農機設備提升生產效率等。從需求精準對接到具體可實行路徑,為小農戶融入現代化產業鏈提供了方向,也為鄉村茶業振興注入可持續動力。
茶香飄世界,共享新篇章
隨著活動的圓滿結束,新茶飲蒙頂山茶價值鏈共享項目也邁入了新階段:各方達成共識,將圍繞“標準化種植、培訓賦能、品牌共建”三大方向深化協作,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也會持續發揮平臺紐帶作用,匯聚政府、企業與社會力量,打造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為全球消費者奉上一杯“中國好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