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算力中心在規模擴張和結構優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利用率問題仍較為突出,具體表現如下:
一、算力中心規模
1. 總體機架規模
2024年,我國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數超過880萬架,較2023年底增長16.5%,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截至2024年6月,全國總算力規模達到246 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同比增長超65%,占整體算力的66.5%,成為增長核心驅動力。
2. 智算中心建設熱潮
全國在建和已建成的智算中心超過250個,部分城市如上海、北京已建成萬卡規模的高端智算集群。例如,中國電信臨港智算谷規劃終期達30萬卡集群。到2024年底,智算中心總量預計突破500個,但部分項目存在“點亮率不足20%”的問題。
3. 超算中心全球領先
我國國家級超算中心達14個,超級計算機數量占全球TOP500榜單的45%(226臺),穩居全球第一。
二、利用率現狀與挑戰
1. 整體利用率偏低
2024年新建智算中心的平均出租率僅20%-30%,部分企業級智算中心甚至低至10%。 供需錯配是主要原因:各地分散建設的算力中心尚未形成網絡化協同,且大模型等高端應用場景的算力需求尚未完全釋放。
2. 結構性矛盾突出
智能算力需求激增:大模型訓練和推理需求推動智能算力占比快速提升,2023年智能算力規模達289.4 EFLOPS,同比增長62%。
通用算力過剩:傳統數據中心面臨資源閑置,而智能算力因技術門檻高、適配復雜,實際應用落地不足。
3. 投機與資源浪費
部分企業通過“假租約、套補貼”等方式參與智算中心建設,導致低效投資和資源浪費。例如,2024年部分新建項目僅以獲取政府補貼為目標,未有效對接市場需求。
三、政c與應對措施
1.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
國家推動“東數西算”工程,統籌東中西部算力布局,引導新增算力向樞紐節點集聚,提升跨區域資源調配效率。
2. 綠色與集約化發展
2024年全國算力中心平均PUE(電能利用效率)降至1.47,140個以上中心獲綠色低碳4A級認證,通過液冷技術、模塊化建設(如浪潮算力工廠)縮短交付周期并降低能耗。
3. 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
加強國產芯片(如華為昇騰、寒武紀)和軟件生態建設,推動智算中心從“硬件堆砌”向“場景適配”轉型,支持行業專用數據集構建,降低大模型應用門檻。
算力的盡頭是電力,電力板塊最近持續上漲,當然與季節性炒作也有關系!隨著國家對數據中心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三年數據中心的能耗指標將更加嚴格。新建數據中心的 PUE(電能使用效率)值要求將進一步降低,預計新建大型數據中心的 PUE 值將普遍小于 1.25,部分先進數據中心的 PUE 值將接近 1.1 左右。綠色技術廣泛應用:液冷技術、余熱回收技術、太陽能光伏等綠色節能技術將在數據中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預計未來三年,采用液冷技術的數據中心比例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會配備太陽能光伏系統,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碳排放。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從一季度業績來看,算力概念個股業績大部分增長不及預期!重要的是川變臉發起的全球性gs挑戰,嚴重破壞了各企業間協同性步伐,全球各大巨頭在年初紛紛推出的人工智能領域巨額資本開支能否持續,遭遇了很大不確定性!英特爾最近最近也表示,隨著川變臉導致的不確定性大增,全球企業間的供應鏈系統已經遭遇巨大挑戰,未來有可能削減開支!
目前傳統的IDC利用率普遍偏低,而AiIDC區域性差異較大,大規模開發建設后如何有效提升系統協同性和利用率是關鍵!建議進一步關注后續老美和東大的GS進展,以及一季報業績披露完后各核心企業的營收規模、利潤、毛利率的變化,利潤增長僅僅是一方面,沒有營收規模增長不具備持續性!區位優勢局部和后來者在智算超算重點推進的相對確定性較高,周五市場已經進行了反饋!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