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財經九號&九號觀察
作者 | 跳跳
作為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藥研發企業澤璟制藥,近段時間以來股價逐漸回升至高位,市值也水漲船高接近300億。
令人不解的是,該公司自能查詢到的公開財務信息以來就沒盈利過,連續近10來年的虧損,即便是2020年上市以后,虧損額度在2021年、2022年反而擴大了;營業收入2020年至今能做到穩步有增,只不過即便是2024年度營收創新高也僅有5.33億元的體量。
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連續多年的業績虧損,作者認為如此之高的市值能維持多久恐怕要打上一個問號。
從近幾年來的數據看,澤璟制藥雖然營收規模穩中有增,但是研發費用卻逐年遞減,反倒是銷售費用卻逐年走高,甚至在2024年銷售費用占同期營收的比值仍然超過了50%,研發費用則是同比大幅下降21.83%。這種財務數據的導向意味已經很明顯了,澤璟制藥還能守住藥品研發的初心嗎?
甚至在去年年底,上市公司澤璟制藥自身竟然陷入“行賄丑聞”,被湖北廣水市市場監管部門處以30萬元的罰款處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項針對上市公司本身的行政處罰并未在年報中如實披露。
1
業績連年虧損5年虧超16億,
研發投入逐年下滑
澤璟制藥雖說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了,但是其業績表現可以說一言難盡。該公司2020年至2024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92億、-4.51億、-4.573億、-2.786億、-1.378億,2024年算是虧得最少的一年,5年時間累計虧損了16.445億元。
同期澤璟制藥的營收是多少呢?2020年至2024年分別為1.904億、3.023億、3.864億、5.33億,5年累計營收14.121億。
辛辛苦苦5年的營收,還不夠填補虧損的窟窿眼。
或許有人說,作為研發類醫藥企業,短期內虧損一點正常,畢竟前期的研發投入還是很重要的。作者查詢了一下澤璟制藥的研發投入,2020年至2024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14億、5.09億、4.98億、4.96億、3.88億,多個年份的研發投入卻是超越了營收規模,不過近三年的研發投入顯然是逐年下滑了。
不僅整體的研發費用逐年下滑,2024年年報信息披露,連研發人員數量都出現了較大幅度減少。
2023年尚有313名研發人員,到了2024年底只剩下289人,研發人員凈減少了24人,從研發人員隊伍比例來說,減員比例還是較多的。至于2024年3.88億的研發投入中,有近1億元是用于研發人員薪酬的,剩下用于新藥研發等投入就更可想而知了。
此外,澤璟制藥目前的公司運營仍然高度依賴外部輸血維持,自身經營造血能力還較為薄弱。
據澤璟制藥2024年年報披露,截至 2024 年12月31日,該公司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治療晚期肝癌和進展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放射性碘難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等藥物均已納入醫保目錄,重組人凝血酶產品也已獲批上市,只不過由于多納非尼片仍需持續投入團隊擴建和市場拓展等費用、重組人凝血酶獲批時間短且尚在市場準入階段,上述因素也導致上市公司的歸母凈利潤仍然為虧損狀態。
至于未來的預期,澤璟制藥也在年報中坦言:“未來一段時間,公司將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及可能持續虧損,并將面臨如下潛在風險:公司多個產品仍處于研發階段,研發支出較大,公司雖有藥品獲得商業銷售批準,但銷售收入可能無法彌補虧損,公司未來一定期間可能無法盈利或無法進行利潤分配。”
原研藥的研發,本身堪稱“九死一生”。據澤璟制藥披露,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的營運資金仍大部分依賴于外部融資,“如果經營發展所需開支超過可獲得的外部融資,將會對公司的資金狀況造成壓力,將影響公司的產品研發和在研藥品商業化進度,影響公司研發和生產設施的建設、未來人才引進和現有團隊的穩定等”。
從目前披露的財務信息來看,經營業績的持續虧損、營運資金對外部融資的依賴性、研發藥物的進展以及市場化等不利因素,恐怕仍然將拖累澤璟制藥的發展。
2
銷售費用率超過50%,
上市公司行賄被罰年報未如實披露
澤璟制藥雖然是一家年輕的上市藥企,做的還是原研藥,但是在市場推廣這一塊與老牌的仿制藥企相比,可以說是不遑多讓。
在研發費用逐年下滑的同時,澤璟制藥的銷售費用可以說是“高歌猛進”。
據澤璟制藥年報披露,2024年銷售費用高達2.71億元,較2023年的2.5億元增加了8.37%。
如果從銷售費用占同期營收的比例來看,澤璟制藥的銷售費用率超過了50%。
據其在年報中披露的同行業藥企銷售費用占比的情況來看,澤璟制藥銷售費用率顯然偏高。
如百濟神州的銷售費用率占比僅為41.92%、艾力斯為45.61%,也就君實生物、微芯生物較之略高。
如果從銷售費用的構成來看,除了近一半是銷售人員薪酬之外,有一項占比近三成的學術及市場推廣費用,高達9785萬元,這部分的費用業內人士都知道怎么回事。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就在2024年底,湖北省廣水市市場監管局以商業賄賂的事由對上市公司主體蘇州澤璟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處以30萬元的罰款處罰(處罰文書號廣水市監【2024】399號)。
只不過有意思的是,該項行政處罰并未在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中如實披露。
對于“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涉嫌違法違規、受到處罰及整改情況”信披一項中,該公司在年報中選擇了“不適用”(即表示沒有)。
年輕的上市藥企,真的是“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p>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信息及圖片均來自上市公司年報、上市公司公告、同花順財經、天眼查等公開信息,數據或信息如有遺漏,歡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終披露為準。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抄襲或洗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