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廣東冷暖氣流持續交鋒,全省拉響57個雷雨大風、60個暴雨預警,臺山市及陽東區暴雨紅警高懸。未來三日(26-28日)全省仍多雷陣雨天氣,27日午后至夜間將迎最強降雨時段,清遠、韶關及珠三角北部等地將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來自南方都市報)
沿海及西南等地區全面進入汛期,暴雨、臺風、強對流天氣密集來襲,隨之而來也觸發城市內澇、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如21日安徽黃山市突降暴雨出現內澇,多輛汽車被淹;24日云南國道219貢山至丙中洛路段,因連日降雨導致泥石流滑坡。消防隊作為一線救援隊伍,迅速響應并調配排水設備,確保無人員傷亡且降低財產損失。
(圖片截自網絡,黃山內澇導致汽車被淹)
然而,洪澇災害也會帶來一定的通信困難。這不僅給人們的日常通訊造成困難,也為消防隊救援帶來挑戰。2021年7.20鄭州特大暴雨掲露了內澇給城市通信帶來重大難題。因水淹與塌方光纜,洪災三日后,45%基站停電亦或中斷服務。基站癱瘓后,通信工作人員雖全力搶修設備,但因基站數量龐大,恢復工作仍需一到兩天方能完成。在此期間,遠離基站的區域需前往高處才能獲取微弱信號,災民求救信息傳遞受阻,消防人員響應速度也被迫減緩。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工作人員在搶修通信設備)
衛星系統的應用,為通信盲區點亮應急保障的明燈。2024年,中國電信面向抗洪一線調撥逾千套衛星通信終端,涵蓋衛星電話、便攜式基站等,迅速搭建災區應急通信網絡,助力救援指令精準下達與多方資源聯動。以北斗為核心的衛星系統,在電力中斷、基站損毀等極端場景中,為災情監測、人員定位及生命通道開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術保障。
北斗三號短報文便攜終端PD17(北斗盒子)以“強通信+準定位+高防護+長續航”為核心,覆蓋從日常監控到極端救援的全鏈路需求。
北斗盒子
一、可靠通信
PD17支持北斗三號短報文雙向通信,可通過短信與天地衛通平臺發送圖片語音,成功率高達95%,突破洪澇災害導致基站癱瘓的限制,確保現場信息的及時回傳,實時指揮排水與人員調度。
可通過天地衛通平臺查看定位、發送信息等
二、精準定位
PD17支持BDS B1定位,定位精度≤10米,即使在洪水淹沒區域或強降雨干擾下,仍能實時追蹤人員動態,為指揮中心提供精準坐標,確保救援行動高效展開。
3、 全面防護
PD17具備IP67防護等級,防水防腐蝕性能優異,可在-20℃至55℃極端溫度下工作。其具備的落水自動報警功能尤其適用于洪澇場景,設備觸水三秒后將自動觸發求救信號,報警模式持續72小時,10分鐘上報一次,為落水人員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4、 持久續航
PD17可持續工作≥30小時,滿足全天候連續救援需求。其次,設備擁有防反接功能,避免誤操作導致電量浪費,突發斷電時將自動保存關鍵數據。而設備搭配的磁吸充電線,即便在泥濘環境中也能快速補電。
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是對生存的深刻反思——如何在混沌中重建秩序?如何在斷聯中重拾希望?答案或許藏匿于那些靜默運轉的科技之力中。在洪水淹沒地面通信設備的至暗時刻,衛星通信如同暗夜中的螢火,以精準的坐標傳遞、穩定的信號回傳,為救援者指明方向,為受困者點亮生還的希冀。我們無法阻止暴雨降臨,卻能讓每一次救援更快一步;我們無法消除所有風險,卻能在絕境下架起希望的通道。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或許渺小,但科技與勇氣的結合,終將編織成一張守護生命的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