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江蘇“北大門”;新沂,江蘇“正北大門”。僅從此點便可品出這兩地的“火藥味”。
邳州和新沂是徐州、乃至蘇北縣域的翹楚。夾在徐州、連云港間的邳州和新沂,都以“東隴海第三城”自居,再次燃起“新沂有實力超越邳州”的“自信”源于“千億縣”榜單。
2024年62個“千億縣”GDP排名(圖源:賽迪顧問)
近日,工信部賽迪顧問發布了“2024年62個千億縣GDP排名”榜單。“千億縣”可謂是2844個全國縣級行政區中特別的存在。這些千億縣GDP總量達10.5萬億元,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以全國1.3%的陸地總面積,貢獻了全國7.8%的GDP。
全國62個千億縣中,東部地區46個,中部地區9個,西部地區6個,東北地區1個,區域分布極不平衡。在主要經濟大省中,廣東、四川千億縣掛零,但原因不盡相同。廣東以“強區經濟”、“強鎮經濟”著稱,大量強縣早已撤縣設區。四川缺少千億縣,是因為強省會實力強大,其它地級市體量太小,縣域自然難以脫穎而出。
早在數百年前,我國就有“璦琿-騰沖”一線,后來縮短為“黑河-騰沖”一線,這是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畫出的這條線。“胡煥庸線”不僅是人口密度的分界線,也是兩個世界的分界線,這條線左右了14億中國人的命運。
2014年11月,前總理指著地圖上“黑河-騰沖”這條線說:“我國94%的人口居住在東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樣也需要城鎮化。我們是多民族、廣疆域的國家,我們要研究如何打破這個規律,統籌規劃、協調發展,讓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分享現代化。”
這個議題太大,自有上層把控統籌,我們還是來探討新晉級的新沂。
江蘇在62個千億縣中高達22個,后面的浙江、福建、山東分別是11個、6個、6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江蘇省堪稱千億縣“收割機”。
而蘇北的徐州有三地上榜,邳州市位列第35位,沛縣位列第49位,新沂市位列第62位。2024年,新沂GDP達1026.64億元,同比增長8.3%,這也是新沂首次進入“千億縣”序列。
新沂,被官方定位為“東隴海沿線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和“長三角北部新興工業城市”。
新沂擁有3條鐵路、4條高鐵(其中3條在建)、3條高速、3個內河港口、1個通用機場,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縣級綜合交通樞紐”。其“三橫三縱”鐵路網絡使其成為新亞歐大陸橋東部的關鍵節點,被稱為“高鐵小霸王”,交通優勢顯著。
“小縣城、大樞紐”,是對新沂市的生動描繪。2024年,新沂把建設“長三角交通樞紐城市”作為發展定位之一。網友戲稱新沂有“三個高鐵站”:既有的“新沂南站”和京滬二線在建的“新沂東站”,加上“邳州東站”。邳州東站因其選址靠近新沂,邳州人自己都說“邳州沒有高鐵站”,那個站應叫“新沂西站”。
這說明了新沂的交通樞紐地位連一些普通的地級市也望塵莫及,也可看出新沂和邳州兩地的“骨肉相連”。
資料顯示,新沂原是從“宿遷、沭陽、東海、邳縣”四縣邊區析置而出“新安縣”,后來在1952年,以境內新開辟的新沂河得名新沂縣,1990年撤縣建市。據此淵源,網上曾傳過“新沂要升格為地級市”,把沭陽、東海、邳州、睢寧全劃給新沂。當然了,這都是網友的臆想,不可當真。
其實,這里就有個問題,既然新沂“區位優勢”這么好,為什么發展不如邳州呢?
2024年,邳州市GDP達1354.89億,新沂市為1026.64億。兩地處于徐州東部,是徐州和蘇北的重要經濟縣域。
邳州作為“徐州第一縣”,是蘇北縣域工業的代表地區。邳州的半導體產業有特色,可能支撐其持續增長。而且,邳州的工業基礎更成熟,且近年增速10.4%略高于新沂的9.5%,短期內新沂難以超越。
新晉“千億縣”的新沂,同樣得益于工業發展。2024年,新沂工業開票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成為徐州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工業開票突破千億元的縣(市)。2024年,新沂的GDP增量高達121.4億元,增速為8.3%,成為徐州市的“增量王”,占全市增量的19.1%。因此,有網友認為,新沂是徐州最有“爆發力”的區縣。
不過,目前來看邳州的GDP明顯領先,所以短期內新沂可能難以超越,但長期看產業轉型和交通優勢可能帶來機會。
今年新沂“新春第一會”,當地明確將圍繞高端紡織、精細化工、先進材料等重點領域,大力招引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科技含量高、資本密度高、投入產出效率高的強鏈補鏈項目,不斷主導產業的鏈條拉長做粗、補缺升級。在徐州市2025年重大產業項目中,新沂的高端紡織、新材料等項目被列為重點,進一步強化其產業地位,可能未來發展潛力較大。
當然,兩地沒有必要非爭個高下。事實上,蘇北縣域的競爭將更依賴產業升級與區域協同。例如,新沂若能在新材料領域形成千億集群,或借助高鐵經濟吸引蘇南產業轉移,則可能成為黑馬;而邳州需在半導體等高附加值產業上鞏固優勢,避免被進一步拉開差距(點擊參閱《》一文)。
而且,看地理區位特點,邳州新沂同城化發展很有必要!現實也是,邳州和新沂的同城化或一體化發展,也是比較容易的,畢竟兩地的城市區域相距不遠。如果邳州和新沂兩地實現同城化發展,那么這兩地也可以成為徐州至連云港這一條城市帶中間的一個城市補充,或者徐州東部的一個副中心區域,并且可以成為蘇北面對魯南的一個城市窗口,影響力將大大提升。
我們也看到,根據江蘇省公布的徐州市軌道交通規劃,未來徐州市將建成8條城市地鐵交通,6條軌道快線。其中,徐州火車站至邳州火車站的徐邳線S5,并延伸至新沂市,這可以進一步助推邳州和新沂的同城化或一體化發展。
同時,新沂還有另一條北向發展延伸。作為京滬二線高鐵與徐連高鐵的交匯點,新沂將成為蘇北連接長三角與環渤海的關鍵樞紐。
楊集鎮屬于山東臨沂市郯城縣的,但是距離新沂市區非常近。事實上,新沂、郯城兩地間的相鄰區域已經形成一條狹長的城鎮帶了。
新沂和隔壁山東的“曖昧”關系,從其改名可以看出端倪來。
1952年,“新安縣”和洛陽市下屬的縣重名后改為“新沂”,因為其境內開辟了一條“新沂河”。本來就“靠”山東,還起了帶“沂”的名字,這下都說不清了。臨近山東區域已經有臨沂、沂水、沂南、沂源等地,而且城區“沐河”穿城而過,為什么不能帶個“沐”字?想想本身之前就是“沭陽”等地析置的,這是要“撇清關系”嗎?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也不是我們能“瞎操心的事”,八卦而已。
在官方層面,新沂與郯城共建“蘇魯合作示范區”,在化工、文旅、生態等領域形成跨省產業鏈。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點上,邳州與相鄰棗莊、臨沂的產業協同較弱,尚未形成“跨省”合作機制。
“準萬億之城”徐州,2024年GDP達到了9537.12億元,距離“萬億俱樂部”僅有一步之遙。
顯然,邳州和新沂等“千億大縣”成為徐州沖擊“萬億俱樂部”必不可少的旗手。
綜合來看,雖然新沂在增速和某些新興產業上有潛力,但邳州現有的經濟基礎、產業規模和人口優勢使其在短期內難以被超越。不過新沂的交通和綠色發展戰略可能為其帶來長期增長機會,但需要時間驗證。兩者更可能形成互補協同發展的格局,共同推動徐州乃至蘇北經濟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