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招投標這場沒有硝煙的商業博弈中,信息就是武器,而泄密則如同在戰場上暴露己方位置,隨時可能讓精心籌備的投標計劃功虧一簣。
標書編制階段:細節藏“雷”
標書編制時,從項目調研到方案撰寫,每一步都可能暗藏泄密風險。不少企業為圖方便,會在內部網絡甚至公共辦公區域討論標書核心內容,這就給了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
曾經有家建筑公司,在編制標書時,負責技術方案的人員在辦公室大聲討論獨特施工工藝,被隔壁公司員工聽到并記錄,最終該公司在投標中因方案優勢不再而落敗。
所以,標書編制一定要在獨立、安全的封閉空間進行,參與人員嚴格保密,避免信息外泄。
供應商溝通環節:信息易“漏”
投標過程中,與供應商的溝通必不可少,但這也是泄密的高發區。有些企業采購人員在與供應商交流時,毫無保留地透露項目預算、技術參數等關鍵信息,甚至還會提及競爭對手情況。
供應商若與競爭對手存在利益關聯,這些信息就會迅速擴散。比如某電子設備采購項目,采購員向供應商透露了項目對芯片性能的特殊要求及大致預算,供應商轉頭就將此信息賣給了競爭對手,導致該企業投標時陷入被動。
與供應商溝通務必簽訂保密協議,對關鍵信息嚴格把控。
評標前夕:人心作“祟”
臨近評標,部分人員因心理壓力或利益誘惑,可能成為泄密源頭。有些企業員工為獲取額外好處,私下向評審專家透露標書細節;還有些人因擔心公司不中標影響自身發展,提前向外界透露內部消息。
曾經有家企業在評標前,一位參與標書制作的人員因對獎金分配不滿,將標書關鍵內容泄露給競爭對手。企業要加強員工保密教育,建立嚴格的保密制度,對違規行為嚴肅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