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辦2025年首期教醫康融合家長培訓會
本網訊(通訊員 陳愛靈)為深化家校協同育人機制,推進教醫康融合試點項目落地見效,4月25日上午,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組織開展2025年首期家長培訓會,全體項目學生家長齊聚多媒體教室,共探特殊兒童成長之路。會議由副校長劉新文主持,通過理論宣講與實操指導雙軌并行,為家校共育注入專業動能。
專題講座:解碼教醫康融合的實踐路徑
學校黨支部書記傅朝暉以《教醫康·高質量》為題,開啟專題講座。她從項目緣起切入,指出教醫康融合試點項目旨在破解7-14歲殘疾兒童“學校醫院兩頭跑、康復融入雙困難”的現實困境,回應特殊家庭對優質康復教育的迫切需求。
傅朝暉書記系統解讀項目實施框架:從前期資源整合到校醫合作機制搭建,從智能康復設備升級到“1+X+N”特色課程體系構建,從“醫教聯合型”等四大康復模式創新到“七個一”成果體系打造,全方位展示了學校作為試點單位的探索實踐。她強調,教醫康融合不僅關乎個體生命質量的提升,更是推動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展望2025年,學校將持續深化多方合作,優化項目方案,為特殊兒童融入社會筑牢根基。
實操指導:夯實家庭康復的專業根基
言語康復教師熊飛奔帶來《構音障礙兒童的言語康復訓練指導》專題課程。她以理論與實操結合的方式,系統講解構音障礙及言語矯治的核心概念,剖析兒童言語發育規律與發音訓練要點。通過生動圖示呈現發音部位、發音方式,結合韻母習得難度等級、聲母習得順序,重點指導韻母發音糾偏與聲母部位矯治技巧。培訓現場,熊老師親自示范口型矯正、氣息訓練等實操方法,幫助家長掌握家庭康復訓練的科學路徑。
此次培訓既是一次專業知識的深度傳遞,更是一場家校共育的溫暖對話。家長們紛紛表示,通過培訓不僅明晰了教醫康融合項目的價值與實施路徑,更增強了參與康復教育的信心與能力。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家校協作,凝聚教育合力,以專業與溫度為特殊兒童鋪就成長之路,讓每個生命都能綻放獨特光彩。
來源:中國基層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