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巴特勒受傷倒下的那一刻,相信即使是勇士的球迷也很難再看好勇士接下來的征程了,但庫里卻用一場可能是賽季最佳之戰的表現助勇士完成了逆襲,但即使如此勇士仍然迫切的需要巴特勒的回歸,本期欄目將通過深度數據分析帶你了解了解。
即使巴特勒的傷情并不嚴重但至少也會缺席第三戰,就連解說員在直播中都說沒有巴特勒的勇士連季后賽都進不去,因此人們對勇士這場比賽的勝負也是并不看好的,不過此戰的庫里在出手數全場最多的情況下,得分、助攻與投籃命中率均為兩隊出戰首發的最高可謂是單核帶隊強行取勝。
基礎數據優異的情況下庫里的在場作用也非常明顯,此戰+18的正負值與23.8的凈效率均位于兩隊全部球員的第一,這意味著當庫里在場時球隊處于大幅度凈勝的狀態,此戰的庫里可以說無可挑剔。
庫里的表現自然無需多言,但實際上勇士此戰并未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去進行比賽,他們的勝利實際上有些奇怪,奇怪在哪里呢?眾所周知對于火箭這個對手而言,雙方防守端可以說旗鼓相當而勇士在進攻端占據著得分穩定性的優勢,但勇士最吃虧的方面就是籃板球與高度還有運動能力。
火箭此戰搶下了15個前場籃板與36個后場籃板對比賽季平均還算正常,但此戰勇士卻搶下了10個前場籃板35個后場籃板,對比自己賽季平均出現了較大的增幅;
由于本身得分穩定性就優于對手再加上籃板方面的爆發,勇士本場比賽的二次進攻得分竟然以18-11領先火箭7分之多;火箭由于陣容的年輕導致他們本該具備更強的運動能力,但勇士此戰的攻防轉換得分也以10-9領先火箭;火箭由于具備內線高度導致他們本該具備更多的內線得分,但勇士此戰的內線得分還是以44-38領先火箭。
勇士對比火箭而言并不具備高度上和運動能力上的優勢,因此這樣的數據增幅對勇士而言是反常的,雖說贏了就好但勇士也很難多次打出這樣的反常并依靠這樣的反常做到持續贏球,因此他們還是需要回到正常的軌道,也就是需要巴特勒的回歸。
季后賽前兩戰當巴特勒不在場時,勇士的進攻效率為102.2,而當巴特勒在場時勇士的進攻效率為101,這意味著巴特勒的在場令勇士的每百回合得分數稍有下降,而在場對勇士進攻提升最大的是庫里;
當巴特勒不在場時勇士的防守效率數值為113,當巴特勒在場時勇士的防守效率數值為92.8,這意味著巴特勒的在場令勇士的每百回合失分數大幅度下降;
雖然攻防兩端巴特勒的在場作用均達不到最高,但綜合攻防兩端的情況來看,巴特勒的在場可以令勇士的凈效率也就是每百回合凈勝分從負10.8提升到8.3,在場提升19.1的凈效率位于主力最高。
因此巴特勒或者說季后賽的巴特勒對于這支勇士的作用達到了夸張的水準,勇士的其他主力或多或多都是有明顯缺陷的:要么拉低進攻水準要么拉低防守水準,或者干脆攻防都拉低球隊整體水平。只有巴特勒在進攻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情況下防守端還有著超強的貢獻,只有當他回歸勇士才是常規賽后半段那支打出超強統治力的球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