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李輝 |?梁漱溟在我眼中是一個偉岸的存在

0
分享至


文 | 李輝

思想家,擁有自己的風琴

梁漱溟先生在我眼中是一個偉岸的存在。八十年代初來到北京工作,竟然沒有想到前去拜望,一直為之遺憾。雖未見過,作為思想家、教育家的梁漱溟,其精神活力與人格力量,可謂二十世紀的一個奇跡存在,令人敬仰。

叔本華曾說過,思想家的可貴在于精神力極強固,能把所有的東西克服或同化,融進他們的思想體系。因之,他們的識見雖是愈來規模愈大,但已做有機的關聯,全部隸屬在他們的思想總體系之下。“這種場合,這些思想家的固有思想,就如同風琴的低音主調,任何時刻都支配一切,絕對不會被其他音調所壓制。”(《關于思考》)那些未能走出書本的學問家,缺乏的正是一架自己的風琴,總是反復彈奏別人的音樂。

梁漱溟擁有一架自己的風琴,用這架風琴彈奏自己思想的聲音。他受過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也曾沉溺于佛學;他研究過印度哲學,也研究過西方哲學。然而一旦他在儒學中發現自己的位置,并創立新儒學思想,那些曾先后影響過自己的知識和學問,就如同叔本華所說,全部隸屬于他的思想體系之中。它們不再可能改變他的思想,相反,他和古往今來的所有思想家一樣,把它們化為自己所需要的成分,從而形成他思想的完整性。

當他確定了自己的選擇,完成了一個有別于所有人的理論體系,一個赫然存在的生命,就在梁漱溟身上所以體現出來。對于他,這一生命構成從此不會消失,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也許顯得孤傲,也許顯得寂寞,但都不會因之而改變。

梁漱溟顯然有一種宗教式的使命感。最初創立新儒學時他內心是否已經充滿圣徒一般的使命感,我們不太清楚,但他在年近五十時卻敢于這樣表示:當今世界唯有自己是孔孟儒學的繼承者和復興者。他說:“孔孟之學,現在晦塞不明。或許有人能明白其旨趣,卻無人能深見其系基于人類生命的認識而來,并為之先建立他的心理學而后乃闡明其倫理思想,此事唯我能做。”

他還這樣說:“前人云:‘為往圣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梁漱溟傳》138頁)他是這樣自信,自傲。正是有這樣一種與眾不同的使命感,他才會對新儒學如此迷戀,在這一點上,他真正具備了大儒的素質。在大半個世紀的思想旅程人生中,“天降大任于斯人”,歷代大儒心中充滿的這種豪情,同樣充溢在梁漱溟身上。

思想家必須這樣。他心里始終應該擁有激情,因激情而堅韌。他不能絲毫懷疑自己的思想,不能因外界的壓力或者變化而改變初衷。他可以吸收新的養料,但前提和出發點,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理論,而非其他。具有這樣特點的思想家,其獨立人格才會形成。

五四時代的最大特征不是別的,恰恰是一個個思想家以充滿朝氣的精神面貌出現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給思想以自由翱翔的翅膀,給思想家以廣闊的天地,且不管他們各自的信仰如何,體系如何,思想深度如何。一個社會應該給所有思想者以相同的機會,讓思想在碰撞中閃光,讓思想家在充分滿足自我之中達到整個社會精神的平衡與發展。一個既造就革命家政治家也造就思想家的時代,其精神狀態才是健全的。五四時代正是這樣一個時代,并將以這樣的特征而在不斷地為人們描述。

梁漱溟有幸出現在這樣一個時代,因此,他的使命感,他的宗教般的熱情,他的人格,才有可能得以充分體現。

在信札中重溫記憶

未曾拜見梁漱溟,另外一個契機,卻讓我與梁先生的公子梁培寬先生,有了深入接觸,從他那里感受到謙和、嚴謹、認真。


梁漱溟《亂世中特立而獨行》

走進新千年,我為大象出版社策劃一套“大象人物聚焦書系”。這套書,怎么能沒有梁漱溟?我請汪凌女士負責撰寫。她走進位于北大承澤園梁培寬家中,請他提供相關圖片。沒有想到,不僅提供圖片,他還拿出一大摞梁漱溟晚年批注的友人來信。汪凌告訴我,我喜出望外。此時,我正開始做“大象名人珍藏”系列,第一本是黃裳先生的《劫余古艷——來燕榭書跋手跡輯存》。梁漱溟這本暮年批注手札,多么好!當即約定,前去看望梁培寬先生,第一次走進他的家。

梁漱溟走進一九七六年,高壽八十三歲。在他看來,這個年齡該是重睹舊物、歸納一生的時候了。于是,他以翻閱舊札的工作開始暮年的懷舊之旅,也是借此重溫歷史,打撈記憶。于是,他也為我們留下這樣一份特殊禮物——“梁漱溟批注友人來信”。

二〇〇七年的一個夏日,在梁培寬家中,這些信札原件擺到我的面前,讓我一一翻閱。我的眼睛不由得為之一亮。對于一個有著濃厚歷史興趣的人來說,還有比這更讓人陶醉的場合嗎?遙想當年,人到暮年,歷盡滄桑的梁漱溟,日趨濃厚的懷舊情緒無法排遣,他從箱底找出多年間的友人來信,靜靜細讀,凝神回味,興致一來揮筆批注,此時此刻,必有一種悵望千秋、蕭條異代的蒼涼感,充溢心中。


胡適致信梁漱溟之一


胡適致信梁漱溟之二


胡適致梁漱溟信之三


馮友蘭致信梁漱溟


梁漱溟1971年致信馮友蘭


經梁漱溟批注的友人來信達數十通。寫信者包括歐陽竟無、胡適、黃炎培、陳銘樞、熊十力、馬一浮、馮友蘭、張申府、葉麟、唐君毅、黃艮庸、陳仲瑜、云頌天等政界、文化界人士,其中,大多的則為梁氏的同輩友人或學生。來信時間,最早者在一九一六年前后,最近者在一九七六年,歷史跨度長達六十年。

梁氏批注或寥寥幾字,或數行,或整頁。一般在來信原件上以毛筆直接批注,但有時也單獨附加一箋,詳加說明。批注或署名,或不署名而改加蓋名章。名章為“梁漱溟印”,四字系隸書,陽文。批注有時注明時間,有時則無。批注內容不一,或介紹來信背景,或批改信中文字,或借題發揮,對往事、對當事人予以點評。

一批與1926年前后北伐戰爭有關的來信,引起我極大興趣。來信者主要為他的朋友陳銘樞——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師長;學生徐名鴻、黃艮庸——時在陳銘樞麾下從軍。

陳銘樞,字真如,系北伐名將,自一九二四年起即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師長,北伐戰爭開始后,他所率領的第十師在攻打吳佩孚軍的汀泗橋、賀勝橋戰斗中立下戰功。然而,陳銘樞不只是一員就讀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戰將,他對佛學頗有興趣并有所研究,這也是他與梁漱溟在北伐戰爭前得以結識并成為朋友的原因。正因為如此,當他就任第十師師長一職后,特邀梁漱溟與熊十力南下共事,二人雖未前去,但派遣三位得意弟子王平叔、徐名鴻、黃艮庸由北京前往廣東,投筆從戎,輔助陳銘樞。關于這一背景,梁漱溟在陳銘樞一組來信前,特單附一頁予以說明:

據我所聞真如游學日本陸軍時,曾從桂伯華先生聽講佛法,甚勤懇。桂先生臨終囑其歸國后宜從南京歐陽先生問學,以故當其一度脫離軍隊時即投入內院歐陽先生門下。值其時熊子真(十力)亦在內院求學,彼此甚相得。子真既經我介紹入北大講唯識。一九二三年與平叔、艮庸同住纓子胡同我家。真如即于是年北來訪我結交,其后遂有一九二五年從廣東以革命之義相督責,而平叔等三人南下從戎之事,自是而后彼此關系日密,以迄于一九六五年真如身故,后計有四十余年。至今篋中所存真如手札獨多,雖不必皆有保存價值,亦姑存之備考。

一九七六年八月廿一日 漱溟識

梁漱溟說“所存真如手札獨多”,可惜此次輯錄只發現五封。其中三封為陳銘樞致熊十力信,梁氏在一封信前批注道:“此為一九二三年真如從南京來訪我于纓子胡同時偶然留存之一箋。”陳銘樞此三信雖是致熊十力,但均談及梁漱溟,且論及佛學和印度哲學,在一信后他還特地寫道:“諸函皆可轉呈梁先生更希就近代承教于艮庸、平叔兩先生。”這大概就是三封信得以保存于梁氏之手的原因。

另外兩封均寫于北伐戰爭期間,也是寫給梁漱溟、熊十力兩人。一員北伐名將的兩封私人通信,留下了諸多難得的歷史細節。

其一,梁氏批注為:“此為一九二五年平叔、艮庸、名鴻初到廣州時,真如兄來信。信寫于入湘接洽唐生智之途中。(名章)”。其二,梁氏批注為:“此為真如統軍北伐之時,行軍途中來信。一九七六年八月(名章)”。前信日期注明“十五日”,無月份年份,;后信注明“七月三日”,無年份。兩封信均涉及陳銘樞由粵赴湘,負責游說湖南軍閥唐生智(字孟湘)與北伐軍合作事宜,由此分析,應寫于一九二六年。

前信兩頁,毛筆行書,字大,較簡略,應寫于前,只提及“此次到廣州匆匆適奉使湘省”一句。后信三頁,鋼筆行書,字極小,約兩千字,詳告徐名鴻等三弟子近況,以及對他們三人的各自評價等。據史料,唐生智于一九二六年六月在衡陽率軍正式參加北伐軍,宣布就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軍前敵總指揮。顯而易見,陳銘樞的奉使之行圓滿成功。

在七月三日寫給梁漱溟和熊十力的長信中,陳銘樞以大量篇幅闡述自己對國民革命和北伐戰爭的態度,并介紹了自己奉使湖南的情況。他寫到與唐生智的接觸與印象:

平叔等次永興留候司令部,弟獨往衡州會唐孟湘,謀軍事。孟信佛極深,持念極切,志宏愿大,膽略才識矯然不群。然好用權術,是其大病。(惟弟能窺見之耳)又其作事火辣,不易得人親愛。(但其部曲訓練之良,團結之固,一時無兩。)弟自維庸愚,平昔惓惓慕才之念,以為于孟差為得之,故愛護之惟恐不至。然深慮其技癢不除(指權術),致患根本;又以其崇佛,未易以胡益陽曾湘鄉之說進;耿耿我思,憂何以輟,環顧宇內,每不禁其涕之涔涔下也!此意非兩兄誰與囑之!

由引文可見,行軍途中的這位北伐名將,胸中塊壘,不便與軍中人士泄露,只能馳筆向兩位京中友人傾訴。“孤舟夜泊,人靜水流,思懷不寐,緬書寄意。明日赴戰,奉訊又未知何日也?弟陳銘樞頓首,七月三日午夜筆于瀟舟中。”今日再讀信中最后幾句,當年此情此景,仍令人感慨萬分。正是這樣一封感人的長信,為北伐復雜的軍事形勢和政治博弈留下了一份珍貴記錄。唐生智后來與蔣介石時分時合,其間種種舉動,或許也可佐證陳銘樞當年對其性格所做的透徹分析。

梁漱溟這批書札,以《梁漱溟往來書札手跡輯錄》于二〇〇九年出版。梁培寬希望我為此書寫序,只能勉力為之。出版過程,梁培寬的來信對諸多細節等,頗為認真嚴謹。寄去的校樣,他看了兩編,隨后致信于我:

李輝先生:

《往來書札》校樣共看了兩遍,終于今日(十四)交出,由但漢瓊同志取走。其中應作改動的均一一用紅筆標明修改。至于是否恰當,以及有無疏漏之處,還希望先生再看看,把把關為好。另有幾個問題需與你商討:

信件標明年份是個難題。有的解決了(靠查日記、查信件內容等方法),有的只能推斷為什么年代。這如何標明?似有兩種辦法;“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現在我采用的是后者,以為似較簡明,不知是否恰當。

《相關人士簡介》又有少量改動或補充,因為后來又查明了一些原來不清楚的事;但字數仍控制住,沒有增加多少。

關于先生執筆的《代序》一文,末后提及“朝會”活動情景,引用了汪東林的《梁漱溟問答錄》中的一段文字,而這段文字是汪東林先生據《朝話》一書中的一段文字,“加工”而成。“加工”就往往失真,如汪書中有“抑揚朝氣”的話,即令人費解(“朝氣”只須“揚”,何須“抑”)。因此,還是以引用《朝話》書中原來文字為好,這樣才更真實,才是先父本來的話。(現將《朝話》中《 <朝會的來歷> 及其意義》一文 ,復印一份,隨此信寄上,供參考。)

此外或許還有些不大不小的問題,待先生最后看校樣時,如果發現了,需要我處理時,即請以電話與我聯系,盡快解決。

國慶前去重慶開會,去之前兩三天正好送來校樣。而校改工作只有待重慶返回之后才著手,因此被延誤了約十天,至今才得完成。這是應當說明,并表示遺憾的。

順祝

編安!

梁培寬上

十月十四日

為此書,梁培寬寫一篇后記,前面略述緣由:

先父梁漱溟的若干師友故舊來信,在他手頭已存放很久很久。這些數十年前的舊信他十分珍視。先父故去后,筆者曾加以清理,并妥為收存,可收存至今已近二十年,仍不知當如何處理,為它們尋得一個合適的“歸宿”,才與先父的心意較為相副。

今年五月的一天,李輝先生在汪凌同志的陪同下,首次來訪,目的是看看那些舊信。在翻閱了那些紙張多已泛黃的書札之后,他似乎毫無猶豫,就表示值得出版,并且要原色影印。這有些出乎筆者的所料,而事情竟這樣說定。隨后在李輝先生的關心與安排下,開始了本書的選編,掃描等工作,李輝先生且欣然命筆,為本書寫了序言,于是本書終得印行問世。

李輝先生來訪時,曾以他的文集《人生掃描》一冊相贈。待我讀過之后,才恍惚有悟,原來他是位對“往事的追尋”有偏愛之人,而且這種“追尋”是必至于“人物的內心”而后止的。那么,那些早年手札得以在此書中與讀者相見,就不能不歸之于這種“追尋”精神,而再往下追去,就要“追尋”到李輝先生處了。此書得以問世,應當感謝李輝先生,自是當然。

選編工作由筆者負責,其結果是:書信分為三部分,即第一輯為先父梁漱溟致故舊師友及其他人士的書信;第二輯為故舊師友等致梁漱溟的書信;第三輯為家書。還須在此說明,致師友故舊書信(第一輯)或他們的來函(第二輯),其各自編排次序大體依照彼此結交早遲與各人的年齒而分先后。

有梁培寬鼎力支持,這本名家珍藏系列才得以順利出版,深深為之感謝。

這本書出版后,朋友蕭然讀后,寫下書評《逝去的時代,逝去的生活》,他為之感嘆不已:

讀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前輩們美妙、飄逸的書法。在我看來,今天的絕大多數所謂書法大家,無論功力還是境界,已經無法與梁漱溟那一代人企及。這一方面是今天的啟蒙教育已經無法復制過去,毛筆、硯臺早被電腦、鼠標取代。而另一方面,在基本功以外,書法的最高境界是“氣”,今人之“氣”,俗字占了上風,因此即便字也可以漂亮,但終究飄逸不起來。

蕭然兄說得不錯。飄逸是一種境界,與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相媲美。時隔多年,再翻這本《梁漱溟往來書札手跡輯錄》,感受依舊真切。

“朋友相聚處 就是我的家”

讀《 <朝會的來歷> 及其意義》一文,梁漱溟描繪的與學生“朝會”的場景,令人神往不已。一九二四年他到曹州主持高中部僅僅半年,回到北京,卻有十幾位山東的高中學生跟隨而來,足見他天然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他和這些學生一起在什剎海租房同住共讀,開始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形式——朝會。每天早上,他與這些學生靜坐共讀,并即興講授心得。之后,這種形式堅持了多年,《朝話》即由這些講授記錄結集而成。梁漱溟這樣寫道:

在北平師生共約十人,我們在什剎海租了一所房,共同居住,朝會自那時就很認真去做,大家共勉互進,講求策勵,極為認真。如在冬季,天將明未明時,大家起來后在月臺上團坐,疏星殘月,悠懸空寂,山河大地,皆在靜默,惟間聞更雞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興起,特別的感覺心地清明、興奮、靜寂,覺得世人都在睡夢中,我獨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責任之重大。在我們團坐時,都靜默著,一點聲息皆無。靜默真是如何有意思啊!這樣靜默有時很長,最后亦不一定要講話,即(使)講話也講得很少。無論說話與否,都覺得很有意義,我們就是在這時候反省自己,只要能興奮反省,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可寶貴的一剎那。


唐君毅致梁漱溟信


梁漱溟談葉麟(石孫)遭際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場景。師生之間,竟有如此美妙、如此令人神往的境界!

梁培寬寫到,自有朋友團體之后,父親曾說:“于是我的生活幾乎是成了兩面的了:一面是家庭,一面是朋友;一面是家庭的一員,一面是朋友團體的一員。”“朋友相聚處就是我的家。”

說得多好。

梁培寬在后記中寫到,先父昔日青年朋友逐步步入暮年;或因政治運動的風吹雨打,或因體弱多病,竟然多先于先父離開人世——

陳亞三先生因肺癌一九六四年病逝于北京,終年六十九歲。


黃艮庸致梁漱溟信之一


黃艮庸致梁漱溟信之二

黃艮庸先生,一九六六年八月以莫須有的“逃亡地主”罪名,被紅衛兵押回廣東,途中于車廂相連處不時遭到“提審”,“不是文斗,直到不能支持”。在番禺老家五年,撿糞掙工分糊口。一九七二年得免除“監督勞動”,抱病回京。一九七六年十一月病故。據先生家人稱,他曾表示愿留京侍奉老師;返故里終老,須待老師百年之后;不料竟先于老師而去。梁漱溟致信田慕周,寫道:“艮庸二十歲從游于我,垂五十七年之久;其他人或早死,或隨我較晚,或中道分手,皆不及他。”


云頌天致梁漱溟信

云頌天先生一九六五年退休。一九七〇年九月與一九七六年六月,兩度長途跋涉自四川來京看望老師。一九八三年中風復發,病故于重慶,享年八十二歲。據先生子女說,中風復發后,先生已舉步維艱,但仍囑子女為其購車票,打算再次赴京拜望老師。先父嘗寫道:“頌天為學懇切為已,師友儕輩無不欽重其人。自一九二四年遠從廣東來投我,同學共處達數十年,愚自忖受朋友之益,必不能不念及頌天也”。

梁培寬感嘆,先父暮年寫成《略記當年師友會合之緣》一文,懷念昔日師友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由此可見,梁漱溟生活中不可一日無師友。


梁漱溟暮年讀信,是與歷史對話,是與友人另外一種形式的傾談。歲月蒼老,梁漱溟深知,他和學生已不大可能重新相聚,如早年那樣閑談切磋了。我想象著,在暮色茫茫的秋日余暉下,他以復雜心情細讀這封新札。往事不再,來日不多,弟子的真誠與感傷想必同樣讓他激動不已。

朋友相聚處,就是我的家!

父親梁漱溟,常在兒子心中


《父親梁漱溟》

《梁漱溟往來書札手跡》出版后,我想到,何不請梁家公子編選一本他們筆下所寫的父親?書名為《父親梁漱溟》,交由長江文藝出版社于二〇一四年出版。

編選過程,同樣是讀兒子們眼中的父親。梁培寬、梁培恕兩位先生,非常配合。沒有想到,梁培恕曾經在《人民日報》國際部工作過,可惜,無緣相見。在編選這本書時,他寫來一信如下:

李輝先生:

萬分抱歉,上午寄快遞時竟將家兄致你的信函等三紙遺漏。想來你已察覺并帶來不便。

我五十年代在人民日報國際部工作,此后調動幾次,最后在社科院退休。今秋曾去宿舍區與老同伴聚會。半世紀過去,尚及見面者不足半數,可嘆。

工作順利!

梁培恕上

2009.10.7

借編選《父親梁漱溟》,我讀到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梁漱溟兩篇大作,一是《周恩來總理——如我所知者》,一是《論毛澤東主席的晚年》。

李輝先生:

今寄上《周恩來總理——如我所知者》復印件一份。

從此文內容看,與談毛主席一文不同,似多可公開發表,只是不知有何處愿刊出。

編安!

梁培寬上

九月廿九日

隨后,又寄來梁漱溟長達十頁的《論毛澤東主席的晚年》。文章寫于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八日,縱論他眼中早年與晚年的毛澤東。撰寫此文時,也是他開始整理友人與學生書札之際,思想家的他敘述他與毛澤東交往的過程,以及對毛澤東晚年的看法。最后一段文字,以飲酒抽煙細嗜好結束全文:

毛主席不習慣于收斂克制,素有飲酒吸煙等嗜好。記得一九五二年八月七日午后在中南海頤年堂他的書齋見面談話時,他自己要吸煙,先取紙煙一枚遞給我。我說從不會吸煙,他點點頭,說聲“好習慣”!那時節他曾一度戒煙(因為醫生提供意見),但不久,忍不住又抽起煙來。他一向任性,不能警惕克己,即此可為例證。一旦他去世,中國歷史必將掀翻一頁而入于新局乎!

梁漱溟與毛澤東同齡,均出生于一八九三年。八十三歲的他,最后一句頗有預見性:“一旦他去世,中國歷史其將掀翻一頁而入于新局乎!”不到四個月,毛澤東于九月九日逝世,歷史新的一頁,從此拉開序幕。

很快,梁培寬編好《父親梁漱溟》一書,并寄來一信:

李輝先生:

據您的意見,匯編成一本四五萬字的書,現已完成,寄上請審閱,看是否可用。因須在審閱之后才能定,因此說完成是指我們的完成,最后的完成還有待審閱之后。

內容是否合用,標題與文字上有何需作修改的,均待回示。

《周恩來總理——如我所見》,我又與原件對照,改了幾個錯字。但我反復又看了兩三遍,覺得內容雖有可取之處,可同時又存在一些瑕疵(至少是如此)。如說周“似乎未能洞臆于事先”的三件事,這是極難免的,因為兩個人(毛與周)的所想是往往不同的,是極其自然之事。又如說彭真被批為“水潑不進,針插不進”,這是黨內高層政見分歧的表現,并非彭真個人“專橫跋扈”之故。這樣看來,有可取之處與不可取之處,二者并存,于是相互抵銷后,發表的價值就十分有限了。這種看法是否不妥?希望聽聽您的意見,再定是否發表。祝

編安!

梁培寬上

十一月廿九日

信中所說的周恩來、毛澤東兩文,關涉甚大,故沒有收錄《父親梁漱溟》之中。全書文章分別為梁培寬、梁培恕二人所寫,包括梁培寬文章《先父梁漱溟與北京大學》、《“我的生命就寄于責任一念”》,梁培恕《謹記先父梁漱溟》、《十年浩劫中與人良性互動》等十余篇。雖然只有十萬字左右,卻呈現父親的可敬可親,寫出父親處在時代漩渦之中剛正不阿、坦蕩、執拗的性情與人格力量。有這樣的父親,他們驕傲!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長子梁培寬為《父親梁漱溟》前面寫了一段卷首語,說得真好:

一切有生之物唯人有心。有心,使人對外有創造,對內有涵養。中國有句老話叫“動于衷而形于外”,意思是說凡內心有的,總會表現于外。

受命編一本小冊子介紹先父,便從我們兄弟二人過往所寫的長、短篇中摘取十萬余字。文體不盡相同,但全屬記述先父不同時期生活、活動的舊作,期于將他“形于外”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先父嘗說,東方之學(儒、釋、道三家)雖有不同,但同是反身向內認識自己,與西學之向外用力(認識和利用物)正相反。又說,東方之學收效在改變人的氣質,竊以為這就是平常說的有涵養。

當前社會于東方之學頗疏遠,倘若通過先父這個人使讀者對東方之學有一種感知,坦白說,那正是我們所期待的。


1980年美國漢學家艾愷訪問梁漱溟


八十年代梁漱溟全家福

梁漱溟先生一九八八年去世,享年九十五歲。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620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上海等多地遭遇蟬鳴困擾,樹上滴水竟是蟬尿? 專家:含氨基酸、糖類等營養物質,對人體本身無害,可通過打傘等方式應對

上海等多地遭遇蟬鳴困擾,樹上滴水竟是蟬尿? 專家:含氨基酸、糖類等營養物質,對人體本身無害,可通過打傘等方式應對

東方網
2025-07-21 15:30:13
Model 3,破紀錄了

Model 3,破紀錄了

放毒
2025-07-21 17:03:53
日本造出本土首顆2nm晶體管

日本造出本土首顆2nm晶體管

觀察者網
2025-07-21 14:50:13
TA記者:續約未必是詹姆斯首選,如果湖人賽季開局不利可能會有變化

TA記者:續約未必是詹姆斯首選,如果湖人賽季開局不利可能會有變化

雷速體育
2025-07-21 22:35:06
小孩被烏龜砸中頭后續:搶救無效死亡,飼養人30天內需賠128萬

小孩被烏龜砸中頭后續:搶救無效死亡,飼養人30天內需賠128萬

面包夾知識
2025-06-10 19:46:23
比“啤酒肚”更可怕的是“中國式大爺發型”!油膩又老土,是你嗎

比“啤酒肚”更可怕的是“中國式大爺發型”!油膩又老土,是你嗎

時尚搭配師Nicole
2025-07-18 21:23:00
康熙去民間吃飯,問掌柜:朕要給錢嗎?掌柜只用7個字救了飯店

康熙去民間吃飯,問掌柜:朕要給錢嗎?掌柜只用7個字救了飯店

牛魔王與芭蕉扇
2025-07-20 08:35:02
首奪夏聯冠軍!黃蜂拒絕國王18分逆轉 新科4號秀21分獲FMVP

首奪夏聯冠軍!黃蜂拒絕國王18分逆轉 新科4號秀21分獲FMVP

醉臥浮生
2025-07-21 12:12:42
羅德里戈與女友歡樂度假:沙地騎行四輪摩托

羅德里戈與女友歡樂度假:沙地騎行四輪摩托

懂球帝
2025-07-21 20:27:13
林彪為何多次探望遠離政治的賀子珍?孔東梅:恐怕只有一個原因

林彪為何多次探望遠離政治的賀子珍?孔東梅:恐怕只有一個原因

歷史星空回望
2025-07-20 06:00:06
韓國知名女星炎熱天手持暖手寶,韓網友有吐槽,有支持

韓國知名女星炎熱天手持暖手寶,韓網友有吐槽,有支持

韓小娛
2025-07-19 21:15:36
太原多家五星級飯店街邊擺攤!醬肉包子三元一個,一天銷量500個...

太原多家五星級飯店街邊擺攤!醬肉包子三元一個,一天銷量500個...

太原全接觸
2025-07-21 15:50:46
為全運會放棄世錦賽!中國香港游泳名將何詩蓓,退出新加坡世錦賽

為全運會放棄世錦賽!中國香港游泳名將何詩蓓,退出新加坡世錦賽

全景體育V
2025-07-21 18:49:38
30年后再拍三級片,她可真敢!

30年后再拍三級片,她可真敢!

書畫藝術收藏
2025-07-13 19:25:03
著名舞蹈演員朱潔靜自曝患乳腺癌,醫生教你三個自檢方法

著名舞蹈演員朱潔靜自曝患乳腺癌,醫生教你三個自檢方法

現代快報
2025-07-21 20:43:49
阿莫西林是消炎藥?醫生提醒:真正的消炎藥只有這2種,別...

阿莫西林是消炎藥?醫生提醒:真正的消炎藥只有這2種,別...

袁醫生課堂
2025-07-21 13:22:06
朝鮮宣傳畫 圓滿解決首都的生活用水問題

朝鮮宣傳畫 圓滿解決首都的生活用水問題

那些看得見的老照片
2025-07-20 17:00:02
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接受英媒采訪:英國對烏克蘭“缺乏興趣”,我“非常難過”

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接受英媒采訪:英國對烏克蘭“缺乏興趣”,我“非常難過”

環球網資訊
2025-07-20 20:54:46
浙江確診1例!體溫超43℃!

浙江確診1例!體溫超43℃!

FM93浙江交通之聲
2025-07-21 20:46:14
上海樓市最大贏家出現了

上海樓市最大贏家出現了

魔都財觀
2025-07-21 07:40:36
2025-07-21 22:55:00
六根 incentive-icons
六根
李輝、葉匡政、綠茶、韓浩月、潘采夫、武云溥
119文章數 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科技要聞

OpenAI自嗨“國際奧數金牌”遭官方怒斥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旅游
家居
藝術
教育
軍事航空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聞

別樣老上海 重塑復古優雅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教育要聞

小學數學題經典題目雞兔同籠,這道題難倒了許多小朋友

軍事要聞

美客機空中險與美軍B-52轟炸機相撞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绿春县| 腾冲县| 枝江市| 新竹县| 乐昌市| 托里县| 雷山县| 阿勒泰市| 庆元县| 柏乡县| 永福县| 方正县| 托克逊县| 土默特右旗| 安化县| 阿克陶县| 华池县| 万载县| 溧水县| 牡丹江市| 富源县| 乌兰察布市| 库车县| 纳雍县| 富阳市| 凤庆县| 江达县| 武穴市| 手游| 全椒县| 都兰县| 咸宁市| 历史| 宣恩县| 大渡口区| 隆化县| 汤阴县| 延长县| 陇南市|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