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羅茜)4月28日,武漢學院在22周年校慶之際舉辦2025年時間囊儀式,將存放年度紀念物品、標志成果的“百年時間囊”封存地下。時間囊封蓋圖案由AI輔助設計,定格人機協同、DeepSeek等AI技術標志,雕刻于時間囊廣場。
△時間囊儀式現場,地面為時間囊井倉
“百年時間囊”由武漢學院創辦人、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先生發起,已經連續舉辦13年,成為校園文化品牌活動之一。每年封存的時間囊將于百年之后再度開啟,寓意“與未來溝通”,見證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節點,寄望學校成為百年常青高等學府。
△2025年時間囊井蓋
時間囊封蓋圖案面向全校師生征集評選,每年圖案各有特色,蘊含著年度標志性元素。今年共有136幅投稿圖案,最終入選的圖案由學校黨委宣傳部教師夏雙雙設計。他介紹,圖案以“智啟時空·數聚未來”為核心理念,圍繞2025年爆火的現象級AI技術熱點,并使用了AI輔助設計工具。圖案中央以“AI”字母構成冠冕,四角分別為人類、機器人、校徽、DeepSeek標識,寓意學校正將人工智能與教學科研深度融合,打造教育數智化優勢。
△李忠云在時間囊中存放物品
過去一年,武漢學院在教育革新浪潮中穩步前行。校長李忠云在時間囊儀式上分享道,學校緊抓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契機,全力推進教育數智化轉型。AI 技術深度融入教學全流程,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改革深入推進,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緊跟社會發展前沿,開設《人工智能導論》必修通識課,各專業依托校企合作建設AI課程體系,賦予學生數智時代潮頭逐浪的能力。與此同時,武漢學院交叉學科數智應用研究院和大灣區人工智能應用研究院掛牌成立,將與頭部企業合作建立人工智能校企聯合體,用新技術武裝提升傳統學科專業,培育孵化新的學科專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內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