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有潛力徹底改變教育。然而充分發揮AI的潛力,關鍵在于如何清晰、簡潔且結合適當背景輸入正確的指令。缺乏這項技能,從生成式AI工具中獲取有用且可靠的結果可能會耗時且具有挑戰性。
為了彌合這一差距,美國知名教育技術公司Panorama教學與學習團隊為教師、輔導員、學校管理者和學區領導者專門開發了100多個專家精心設計的指令,每個指令都基于教育最佳實踐、負責任的AI使用以及學區工作流程設計。
具體而言,這些指令基于以下標準:
1.扮演角色(換位思考)
操作提示:使用“扮演……”或“假設你是……”等短語,為模型賦予明確的人設。
原因:認知負荷理論表明,當指令提供背景或特定角色時,學習者能更有效地參與學習(Sweller 等,2011)。
示例:“扮演一位高中歷史老師,用清晰、學生友好的語言解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2.清晰定義任務(任務導向的精確性)
操作提示:使用“創建”“解釋”“分析”或“比較”等動作動詞。
原因:目標設定理論指出,清晰、具體的目標能提高表現和輸出質量(Locke & Latham,2002)。
示例:“為七年級英語課設計一組關于《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討論問題。”
3.指定輸出格式(結構化行動)
操作提示:要求特定格式,如“以表格形式”“以清單形式”“以敘述形式”等。
原因:圖式理論表明,將信息組織成結構化格式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Anderson & Pearson,1984)。
示例:“以三列表格形式總結水循環:階段、過程描述和真實世界示例。”
4. 提供使用場景(情境相關性)
操作提示:通過說明場景、受眾或預期目的來增加背景。
原因:情境學習理論強調,背景豐富且相關的任務能提高學習參與度(Lave & Wenger,1991)。
示例:“生成一封給家長的信,解釋自我管理技能如何幫助中學生提高學業成績。”
以下為適合不同教育工作者的100多個示例指令,其中部分指令實用于Panorama自己的AI平臺,其他則為通用指令:
一、教師用指令
(一)備課與教學支持
1.提供三種不同的方法向二年級學生介紹分數(視覺、動覺和聽覺)。
2.推薦三項課堂活動,幫助學生參與《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小說研究。
3.建議一種在八年級美國歷史課上介紹歷史觀的互動方式。
4.修改上傳的教案,加入適合通過口頭參與學習的學生的差異化教學策略。[文檔上傳]
5.提供五種方法向八年級學生介紹議論文寫作單元。
6.生成一份將AI素養融入中學ELA課程的教案。
7.建議在六年級數學課堂上教授概率的互動方式。
8.設計一份面向五年級學生的為期兩天的結合音樂和歷史的跨學科課程。學生正在學習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知識。
9.修改上傳的科學教案,使其更具項目化學習特點。[文檔上傳]
10.提供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總結信息文本的策略。
(二)評估與評分標準
11.為四年級學生設計一份關于美國獨立戰爭的五道題測驗。
12.為七年級科學課設計一份關于化學反應的課堂小測。需要學生花費10分鐘時間完成。
13.為十年級ELA課的議論文生成一份4點評分標準。
14.修改上傳的評估,使其更適合英語學習者。[文檔上傳]
15.為“生態系統”單元提供其他評估方案。當前的紙筆評估已上傳。[文檔上傳]
16.為三年級學生設計一份關于“分數”的簡短且符合標準的形成性評估。
17.為高中生設計一份5分制的歷史演講口頭展示評分標準。
18.生成學生自我反思提示,幫助六年級學生評估他們對數學單元的理解。
(三)課堂管理與學生參與
19.為中學課堂制定一份學生行為期望合同。
20.編寫一份向學生介紹晨練的腳本。
21.為上傳的代數課設計一項讓學生離開座位的互動熱身活動。[文檔上傳]
22.為二年級學生制定一套支持積極學習環境的課堂規范。
(四)數據與學生進步
23.總結[XX學生]的學業優勢和需要成長的領域。
24.提供[XX學生]兩年閱讀成績的趨勢分析。
26.根據[XX學生]最新的數學評估,推薦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
27.分析[學生1、2、3]的表現,并突出共同的挑戰。
(五)家庭溝通與參與
28.為二年級班級通訊起草歡迎信息。
29.撰寫一封致家長的信,解釋附件中即將開設的關于成長心態的單元。[文檔上傳]。
30.生成一條短信提醒家長,告知他們3月3日為提前放學日,學校下午1點放學。
31.起草一封電子郵件,向[XX學生]的家長反映出勤問題。
32.為與家長討論[XX學生]的學業困難創建談話要點。
二、輔導員和社會工作者用指令
(一)學生福祉
33.為難以自律的[XX學生]制定一個干預計劃。。
34.建議晨會討論話題,以培養中學生的韌性。
35.為七年級男生小組設計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練習在食堂中的沖突解決。
36.為五年級學生的小組輔導課程生成關于自我調節的腳本。
37.為中學生提供角色扮演場景,練習同伴調解。
38.為[XX學生]提供應對考試焦慮的策略。
39.為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學生小組設計為期5周的社交技能干預計劃。
40.總結在高壓學業環境中減少學生壓力的研究支持策略。
(二)行為與出勤
41.總結[XX學生]過去一學期的出勤趨勢。
42.為課堂上經常發生干擾的[XX學生]制定行為支持計劃。
43.為[XX學生]撰寫出勤改進目標合同。
44.根據上傳的數據,識別全校出勤的規律。[文檔上傳]
45.為長期缺勤的[XX學生]起草一份積極的出勤干預計劃。
46.為教師撰寫模板,用于長期跟蹤學生行為模式。
47.制定策略幫助學生培養出勤內在動機。
48.總結[XX學生]的紀律數據,并提出恢復性措施。
(三)家庭與危機支持
49.準備與家長討論學生焦慮問題的腳本。
50.為教師撰寫一份指南,指導他們如何支持正在經歷悲傷的學生。
51.生成一份支持學生住院后返校的清單。
52.起草一封電子郵件,向家長提供在家管理壓力的策略。
53.為家庭制作一份指南,告訴他們如何幫助學生在中學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
54.提供與家長討論學生行為問題的非評判性腳本。
55.為家長創建指南,幫助孩子在經歷重大生活變化時培養韌性。
56.為焦慮學生的家長開發資源列表。
57.為家長制定一份清單,幫助孩子從小學過渡到中學。
(四)上大學與職業咨詢
58.生成[XX城鎮]高中畢業生的獎學金機會列表。
59.為[XX學生]起草申請STEM項目的推薦信。
60.確定200英里范圍內符合[XX學生]學業水平的大學。
61.撰寫一份學生友好的經濟援助選擇指南。
62.為九年級顧問建議一些職業探索活動。
三、學校管理人員用指令
(一)專業發展與員工支持
63.設計一個關于使用AI進行差異化教學的交互式專業發展課程。
64.為員工會議制定一個議程,重點是提高出勤率。會議時長為45分鐘,應該包括反思和行動計劃的時間。
65.為八年級教師創建分析學生寫作的專業學習共同體討論提示。
66.創建一個以學校文化為重點的新教師培訓會議的議程。這是一個2小時的會議,應該包括至少45分鐘的練習。
67.起草一個關于將成長思維融入教學計劃的專業發展討論會。
68.設計一個關于使用AI工具簡化教師工作量的研討會。
(二)政策與文檔
69.請根據上傳的學校手機新規定起草一份家長政策。[文檔上傳]
70.請就上傳的學區評分政策撰寫一份簡單一頁紙摘要。[文檔上傳]
71.為中學生撰寫行為期望合同。
72.為教師準備標準化測試制定一份清單。
73.以更家庭友好的語言重寫上傳的畢業要求文檔。[文檔上傳]
74.總結最新的州教師評估指南的要點。
75.根據上傳的新校紀規定撰寫一份員工備忘錄。[文檔上傳]
76.為教師開發關于在課堂上使用晨會的指南。
77.生成學生友好的學校學術誠信政策版本。
78.為員工創建準備學校封鎖演練的清單。
(三)全校倡議與數據分析
78.總結[XX學生]過去一學期的行為事件趨勢。
79.根據上傳的學校數據,找出常見的學業差距。[文檔上傳]
81.起草一封電子郵件,宣布針對所有學生的新出勤計劃。
82.根據上傳附件找出過去一學期的行為推薦模式。[文檔上傳]
83.建議改善跨年級員工協作的策略。
84.為校長撰寫消息,向家庭發送關于即將舉行的市政廳會議的通知。
85.制定實施AI輔助評分的戰略計劃,以提高反饋一致性。
(四)戰略規劃與領導力
86.生成擴大高級課程機會的政策建議。
87.根據上傳的指南,撰寫關于AI在課堂中應用的學區通訊。[文檔上傳]
88.開發一個學區范圍內的計劃,提高家庭對中學教育的參與。
89.生成擴大雙語沉浸式課程的提案。
90.總結最近一次學區范圍內教師調查的關鍵發現。[文檔上傳]
91.建議使用AI簡化學校運營的創新方法。
四、學區管理員用指令
(一)學區數據與政策分析
92.根據上傳的數據,找出各子群體的學業成績差異。[文檔上傳]
93.根據上傳附件,總結最新學區調查中的家長反饋。[文檔上傳]
94.提出改善教師留任的建議。
95.開發提高高中畢業生FAFSA完成率的策略。
96.制定解決教師留任挑戰的戰略計劃。
97.根據上傳附件總結過去五年的州考試成績趨勢。[文檔上傳]
(二)利益相關者參與與公共關系
98.根據上傳的學生反饋調查,起草一封來自校長的信,回應社區對學校安全的擔憂。[文檔上傳]
99.撰寫一份新聞稿,宣布一項以出勤率為重點的新舉措。
100.為學區領導討論預算分配提供談話要點。
101.為家長創建一份一頁指南,介紹學區在教育中使用AI的情況。[文檔上傳]
資料來源:
Panorama. 100+ Generative AI Prompts for School and District Teams.
https://www.panoramaed.com/blog/100-ai-prompts
[本文為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國際前沿課題組”(IFRGE)課題組成員整理,課題負責人張永軍,編輯劉強。內容僅供參考,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下載該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