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轉債的轉股價12.92元,強贖價16.8元,到期時間是今年10月28日,僅剩5個多月。浦發銀行的最新股價僅有10.83元,距離轉股價,還有約20%的差距。距離強贖價,還有約55%的差距。
??懂財帝出品 · 作者|嘉逸
新管理層一到位,昔日“對公之王”浦發銀行,就交出了近五年來最好的一份成績單,2024年歸母凈利潤452.57億元,同比大增23.31%。
中國銀行業普遍降速承壓,浦發銀行卻逆勢崛起。在已披露2024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其凈利潤增速位居第一。
其股價更是強勢,2024年大漲63.36%。
2025Q1,浦發銀行的表現依舊亮眼,營收459.22億元,同比增長1.31%,凈利潤175.98億元,同比增長1.02%,是唯一一家“雙增長”的股份行。
截至2025年4月29日,其股價年內已上漲5.25%,漲幅處于行業中上游。
一向式微的浦發銀行,似乎正“涅槃重生”。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新董事長張為忠表示:“經過一年的轉型攻堅,全行發展動能日益強勁,在競爭中贏得了主動,也讓市場看到了一個再出發的‘新浦發’。”
但深挖財報,卻是另一番圖景:孱弱的凈息差、飆升的重組貸款、10月底即將到期的500億可轉債......2025年的浦發銀行,依然壓力山大。
1 | 巧妙的「財技」
銀行業息差持續收窄,低利率環境下,資產負債表的管理能力尤其關鍵。
但2024年,曾經的“對公之王”浦發銀行,表現一般,公司存款總額竟然下滑了0.44%。
對比股份行同業,招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的公司存款總額,分別增長了8.65%、5.86%、2.1%、4.68%,負債端繼續鞏固。
生息資產方面,浦發銀行平均收益率3.57%,下降25bps,屬于正常水平。計息負債方面,客戶存款平均成本率1.97%,下降19bps,優化幅度還行。
無奈,其基礎太薄弱。2024年凈息差1.42%,低于銀行業平均水平。
凈息差“孱弱”,直接導致浦發銀行未能“以量補價”。貸款及墊款總額增長了7.45%,擴表速度較快,但利息凈收入卻下滑了3.18%。
2025Q1依然如此,盡管浦發銀行未披露凈息差數據,但財報顯示,貸款總額增長了3.49%,凈利息收入僅增長0.48%,意味著其凈息差繼續承壓。
非息收入方面,股票市場、消費環境劇烈波動,除招行這樣的優等生外,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下滑是共性問題。不過,受益于去年的債券牛市,投資收益得以增長。
2024年,浦發銀行非息凈收入微增1.88%,為560.31億元。但未能挽回頹勢,其總營收1707億元,同比下滑1.55%,已連續四年承壓。
但這并不妨礙利潤的增長。
原因之一,是2023年的基數較低。
原因之二,是巧妙的財技。大多數銀行靠撥備“度荒”,浦發銀行2024年撥備覆蓋率僅182.26%,空間有限。因此,它換了一招,減少了73.83億元的信用損失計提,與利潤總額增幅(76.74億元),相差無幾。
具體來看,貸款和墊款的信用減值損失金額,變化不大,原因是浦發銀行的貸款撥備率3.18%,高于監管要求2.5%,但并不充裕。招行是3.92%。
浦發銀行只能從其他處下手,將其他債權投資(99%是債券)的減值損失金額,較2023年少計提了21.06億元。
同時,其他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包括應計及應收利息,存出保證金、抵債資產等,也少計提了38.75億元。
就這樣,利潤被“變”出來了。
但實際上,和經營基本面的改善,關系不大。換言之,浦發銀行大力推進的數智化轉型,效果尚未反映在財務報表里。
而當前,靠減值計提調節出來的利潤,不可持續。
2 | 重組貸款飆升
2024年,大多數銀行的資產質量下滑,或出現惡化跡象。
浦發銀行似乎是例外,不良貸款余額731.54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了10.44億元。
2024年不良率1.36%,2025Q1不良率1.33%,仍遠高于招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但降幅較大。
但,這只是表象。水面之下,浦發銀行的不良貸款規模,可能更大。
其財報披露,2024年已發生信用減值的發放貸款和墊款賬面余額為人民幣925.37億元,比不良貸款余額多了193.83億元。
根據《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這就是不良資產。不過,由于監管設置了兩年半的過渡期,所以,浦發銀行暫時未將這筆資產歸類。
過渡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在此之前,浦發銀行必須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所有階段三資產的分類。
這也意味著,屆時,其不良余額規模可能會大幅增長。
財報中,還值得注意的是,浦發銀行的重組貸款規模飆升。同一口徑下,2024H1僅為28.06億元。而到了2024年底,暴增至369.32億元。短短半年間,增長了12倍多。
對比來看,招行的重組貸款規模,2024年內下降了4.88%,光大銀行則增長了2.35倍。浦發銀行的增幅,明顯大于同業。
《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規定:將重組觀察期由至少6個月延長為至少1年。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再統一要求重組資產必須分為不良,但應至少分為關注。
換言之,做大重組貸款規模,短期能延緩不良的暴露。
但并不能掩蓋潛在的風險。2024年,浦發銀行的關注類貸款余額增長8.02%,關注類貸款占比2.34%。
2025Q1,盡管關注類貸款余額環比微降0.34%,但關注類占比依然較高,為2.26%
在其撥備覆蓋率較低,“安全墊”薄弱的情況下,需要警惕。
更明確地說,浦發銀行遠未到“拐點”,資產質量狀況仍不樂觀。
3 | 500億可轉債「倒計時」
不論是通過會計手段做高利潤、調節資產質量,還是提升分紅率,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升股價,促使500億可轉債能成功轉股。
商業銀行高杠桿經營,發行可轉債,是為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助力擴表。
2024年,浦發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滑0.05%,為8.92%。2025Q1,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繼續下滑至8.79%,雖然高于監管要求,但內生資本能力較弱,未來很難繼續支撐總資產規模的擴張。
因此,推進可轉債轉股“補血”,極為緊迫。
但目前來看,現實壓力很大。浦發轉債的轉股價12.92元,強贖價16.8元,到期時間是今年10月28日,僅剩5個多月。
而浦發銀行的最新股價僅有10.83元,距離轉股價,還有約20%的差距。距離強贖價,還有約55%的差距。
投資者不想虧損,轉股熱情極低。截至3月末,累計轉股股數僅98599股,僅占浦發轉債發行前股份總額的0.0003%,仍有99.9971%的可轉債沒有轉股。
如果10月底前,這部分可轉債還未轉股,浦發銀行將要連本帶息支付500多億元,將進一步削弱核心資本,制約業務發展。
為了突破資本困局,大股東上海國資火速馳援。去年底到今年初,頂額增持了9400萬股,并承諾:增持后,5年內不減持所持有的浦發銀行股份,以提振投資者信心。
爾后,行情修復,股價回升,但仍在區間震蕩階段,沒有更多的建樹。預計,浦發銀行會繼續釋放利好,來提振股價,全力爭取可轉債轉股。
但更重要、更長遠的,還是如何服務客戶,重構核心競爭優勢,清除積弊,以及保持管理層的穩定,這才是浦發銀行走出困境、避免平庸的關鍵。
昔日的“對公之王”,在兩位老將——浦發銀行董事長張為忠、行長謝偉手里,還能否恢復往日的榮光?
說明:數據源于公開披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點贊」「在看」與 「分享」,你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