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南京銀行召開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回望過去一年和今年第一季度,南京銀行的業績表現堪稱城商行界的“秀兒”,在營收、凈利潤呈現“正U型曲線”的同時,成本和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線”,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努力凸顯經營韌性的確定性。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南京銀行資產規模超2.5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25%;負債規模超2.3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1%;營業收入達到502.73億元,同比增長11.32%,增速領跑萬億規模上市銀行;歸母凈利潤201.77億元,同比增長9.05%,保持較高增幅。
得益于良好的業績表現,2024年,南京銀行全年股價累計上漲57.96%,位列A股上市銀行中第5位,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分別為1.83元和14.33元,均實現穩步上升。
但在規模擴張與利潤增長的背后,南京銀行資產質量壓力、資本消耗加速等暗流涌動,當撥備調節空間耗盡、資本紅線逼近時,高增長曲線還能否延續?
01
債券牛市催生業績增長
2024年南京銀行非利息凈收入實現顯著增長,全年達236.46億元,同比增長19.98%,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提升至47.04%。非息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力,尤其是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爆發式增長。
2024年的債券牛市讓南京銀行這個“債券之王”有了大施拳腳的機會,全年柜臺債交易量位列城商行第一,成南京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核心收益來源。數據顯示,2024年,南京銀行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暴漲329.48%至73.77億元,占非息收入的31.2%,對凈利潤貢獻率達36.6%。
然而,進入2025年,由于債市回調,南京銀行在一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20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16億元,對其非息收入形成負向拖累。
財報顯示,2024年末,南京銀行金融投資占總資產比例達41.7%,在已披露財報的29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三,同期排名第一的杭州銀行為46%,第二的寧波銀行為44%,但從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占比來看,南京銀行要高出寧波銀行和杭州銀行不少,三家銀行占比數據分別為18.21、11.43%和10%。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南京銀行對債券收益的較高依賴也使得它必須承受市場波動帶來的高風險。
大規模的債券交易亦考驗著南京銀行的管理能力.去年6月,南京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就因債券交易授權管理不到位、投資獨立性不足被監管部門處以60萬元罰款,暴露其內部管理存在缺漏。
02
撥貸比逼近監管紅線
一直以來,南京銀行資產質量都處于城商行第一梯隊,不良貸款率連續15年始終保持在1%以下.2024年,南京銀行不良率再度下降0.07個百分點至0.87%,彰顯其資產質量的穩健。但這背后,是銀行撥備的透支和核銷的激增。
2024年,南京銀行繼續通過降低撥備覆蓋率與撥貸比來釋放利潤,但這一策略已逼近監管底線。
對比來看,近年來,南京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22-2024年,南京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97.20%、360.58%和335.27%,三年累計下降61.93個百分點;撥貸比則從2022年的3.6%速降至2024年的2.77%,2025年一季度末,南京銀行的撥貸比進一步下滑至2.68%,日益迫近監管規定的撥貸比下限2.5%。
撥備覆蓋率下降主要歸因于核銷與計提力度的提升。2024年,南京銀行加大了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全年共計核銷不良貸款132.86億元,同比激增69%,占凈利潤51.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計提則同比增長20%。2024年末,南京銀行關注類貸款151.14億元,較上年底增加近23億元,關注類遷徙率45.21%,較上年底增加12.13個百分點,提示不良的潛在風險上升。
在撥備率持續下降、撥貸比日益迫近監管紅線的情況下,南京銀行“以撥備換利潤”的策略恐難以為繼,未來若不良生成率上升或貸款增速放緩,關注類貸款遷徙率可能進一步攀升,暴露真實不良壓力,其風險抵補能力與盈利可持續性將面臨挑戰,利潤增速或將腰斬。
03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創新低
南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已亮起紅燈。
截至2024年末,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3.7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1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36%。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02%、10.52%及8.89%,分別下降0.7個百分點、0.6個百分點和0.47個百分點。
南京銀行8.89%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創下歷史新低,距離監管紅線7.75%僅剩1.14個百分點,對其風險處置能力帶來負面影響。
南京銀行近三年累計分紅171億元,其中,2024年度分紅60.54億元,占歸屬公司股東年度凈利潤的30%,南京銀行兌現了讓投資者分享發展紅利、共享發展成果的價值回報承諾,但依賴可轉債轉股的資本補充方式也讓其資本空間日益受到擠壓,未來若南京銀行維持當前擴張速度,2025年末可能觸及警戒線,被迫啟動再融資。
短期看,南京銀行仍可憑借區域經濟優勢、股東增持信心維持增長慣性。但中長期而言,仍需平衡好規模與質量,從“沖規模”轉向“優結構”,提升零售與中間業務占比,降低對公貸款依賴,提高資本補充可持續性。而這,并非一夕之功。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