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問五臺山弘愿老禪師:“世人常問人生最快樂最有價值之事,佛經中可有否?”老禪師微微笑道:“且聽五句禪語,如五面明鏡,照見本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老禪師以茶湯為喻:“你看這杯中碧螺春,初泡時濃烈如少年志氣,二泡漸入佳境似中年沉穩(wěn),三泡后淡若清風——所謂快樂與價值,本無定相。世人追逐功名如撈水中月,執(zhí)念愈深,離本心愈遠。”阿彌點頭說道:人生最快樂之事,是放下對“有為”的執(zhí)念,如云卷云舒,自在無礙。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禪師指向檐角風鐸:“風動時鈴響,風止時寂然。心若住于聲,便困于無常;心若不住,鈴響與寂靜皆是菩提。”這時,阿彌低頭看到有掃帚劃過石階的痕跡,緩緩說道:人生至樂,如掃地般“應無所住”——不困于過去功德,不貪未來果報,只于當下耕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老禪師以松針入茶:“松針沉浮,看似有形,實則隨水而化。世人貪戀色相,如執(zhí)枯葉為金,卻不知空性才是萬物的生機。”阿彌望向庭前古樹,枝頭新綠與落葉共舞:原來最珍貴的價值,是看透表象后的慈悲——接納無常,方能在“空”中生出無限可能。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老禪師拾起一片槐葉:“此葉脈絡如星河,露珠映乾坤。掃地的笤帚能掃凈石階,亦能掃盡心頭塵埃。”阿彌撫過葉片,忽覺渺小與宏大本無分別:人生至樂,是于細微處見真章——一餐一飯、一呼一吸,皆是修行的道場。
“明心見性,不假外求”
老禪師以鏡映日:“心若明鏡,何須向外尋光?世人求福求慧,卻不知福慧本在心頭。”阿彌望向潭水倒映的晴空說:最究竟的價值,是如“深潭印日”般守住本心——不逐外境,不惑于相,方得自在圓滿。
弘愿老禪師最后以偈點化:“橋流水不流,心靜萬象休。快樂非所得,本自具足留。”人生最快樂最有價值之事,原非向外追逐,而是向內覺醒——以佛法為燈,照破無明;以禪心為舟,渡盡迷津。如此,方知“一飲一啄,無非般若;行住坐臥,皆是菩提”。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頂禮至尊諸圣為眾生祈福:南無阿祖太上老君!阿彌陀佛!六時吉祥!阿觀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積德,越來越好!南無阿彌陀佛,一切變得越來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阿觀自在,菩提薩婆訶!阿觀自在,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
(李松陽2025公歷0503《非常財富》 第02895篇 阿彌聞道第105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