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合生匯B1層,面包工坊的長隊又拐了個彎。
冪冪攥著剛買的三款面包,均價35元讓她直咋舌:“這價夠吃一星期大土司了。
”可怪了,消費降級喊得震天響,貴價面包店咋扎堆往商場鉆?
北京長楹天街仨網紅店擠一塊兒,合生匯里烘焙品牌能數出20多家。
單價60元以上的高端烘焙,正往一二線城市猛擴張。
上海的B&C、武漢的UH祐禾、濟南的石頭先生的烤爐,開店勢頭一個比一個猛。“不是說沒人買貴面包了嗎?”年輕消費者們嘟囔著,眼神卻忍不住往排隊的店飄。
前幾年老牌網紅面包店大批收縮,如今新貴們又帶著高價面包殺回來了。
小紅書上,網友曬出的賬單刺眼睛:巴掌大的草莓泡芙32元,黑巧巴斯克35元一個。
北京白領Monica直搖頭:“以前20元能買兩三個,現在100元買不了仨,貴得離譜。
”可就有人愿意為貴價面包掏腰包。武漢“不晚面包”開團,18元的番茄豬肉脯吐司、30元的抹茶米,一天30單得等四個月,有人糾結半天還是下單:“搶都搶了,退了多可惜?”這波貴價面包玩出了新花樣。
UH祐禾的“核桃馬里奧”,半個手臂長賣28元,料多到快溢出來,“便宜大碗”成了新賣點。面包名字也越來越讓人摸不著頭腦。
“咕咕霍夫”“巴布卡”“佐莫拉吉”,全是外語直譯,B&C的抹茶巧克力咕咕霍夫,26元一個,甜到齁卻成了網紅。
門店選址更是有講究,專挑頂流商場的黃金鋪位。
長楹天街里,“崎本的小店”挨著地鐵口,排隊的人烏泱泱,隔壁“原麥山丘”卻冷冷清清。透明后廚成了標配,師傅在里面揉面烘烤,暖光一照,看著就舒服。
有的店走輕奢風,紅磚墻、木質貨架,隨手一拍就能發朋友圈。包裝袋也成了營銷利器,B&C的綠色袋子被炒到百元,聯名款一出,潮人們搶著打卡。“背著這袋子上街,感覺自己特international。
”有消費者說。開業折扣更是引流妙招,UH祐禾五折優惠,隊伍從商場排到地鐵口。
可優惠一減,路人粉還能剩多少?大家心里都打個問號。
貴價面包看著熱鬧,背后成本高得嚇人。
一線商圈租金上百萬,后廚四五個師傅,門店十多個員工,開支像流水。B&C日均單店業績7萬到10萬,算下來月銷不錯,可跟連鎖品牌比,規模還是小。
烘焙行業關停率25%,平均存續周期才32個月,不少新貴已經開始閉店。
“石頭先生的烤爐”山東關了四家店,曾經的“吐司愛馬仕”銀座仁志川,紅了一年就冷清。
這波新貴能紅多久?誰也說不準。
有人圖新鮮,有人看重料,有人喜歡打卡發圈。可面包終究是吃的,價貴量少沒新意,早晚得被拋棄。
我個人覺得,跟風打卡沒問題,可錢包得扛得住。
等新鮮勁過了,大家還是會琢磨:這35元的面包,到底值不值?
貴價面包的熱鬧,像陣風吹過商場。能不能留住人心,還得看是真有料,還是靠噱頭撐著。
您說,這高價面包,您愿意常買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