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追回“縮水”的工傷醫療補助金(主題)
山西侯馬:支持起訴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副題)
檢察日報訊(記者吳楊澤 王鵬翔)“我和公司已經簽署了和解協議,公司說會在5月底前一次性把補助金發給我!”近日,山西省侯馬市檢察院檢察官給鄭某打去電話,得知鄭某即將收到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檢察官感到十分欣慰。
2022年4月,鄭某因工受傷,經鑒定為八級傷殘,停工留薪7個月。鄭某在申領工傷保險待遇時發現,其所在公司按低于實際工資的標準為其繳納工傷保險,導致他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大幅降低。根據《山西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下稱《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未足額申報繳費基數造成待遇差額的,應由用人單位補足。多次向公司索要無果后,今年3月,鄭某來到侯馬市檢察院求助,他對檢察官急切地說:“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怎么辦了,希望檢察院能幫幫我,讓我拿到應有的補償。”
受理案件后,該院檢察官對案件事實證據進行了全面審查,發現鄭某每月的平均工資為9000余元,根據《辦法》的規定,八級傷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即19萬余元。因鄭某所在公司按低于其實際工資的標準繳納工傷保險,社會保險中心便按照實際繳納的4000余元工資的標準向鄭某撥發了8萬余元。根據《辦法》規定,公司應該將11萬余元差額補給鄭某。
檢察官認為,鄭某的情況符合支持起訴條件,經其申請,侯馬市檢察院決定支持起訴。該院協助鄭某梳理證據及相關法律依據。在該院向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后,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判決該公司向鄭某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差額11萬余元。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