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菜園里直嘆氣,5月播的菠菜剛出苗就打蔫兒,葉子卷得像曬干的煙葉。隔壁王嬸更納悶,去年4月種的四季豆掛滿架,今年5月搭好架子卻只長葉不開花,藤蔓上連個豆角星子都見不著。“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如今五月天像著了火,氣溫直奔30℃,不少農友發現:往年好種的菜,今年咋都“鬧別扭”了?
第一類碰不得的,是天生怕熱的“冷性子”菜。菠菜、茼蒿這些綠葉菜,就像怕曬的大姑娘,溫度一過25℃立馬沒精神——莖稈瘋長抽薹開花,葉子變得又老又苦,炒鍋里一翻就縮水,吃起來跟嚼草沒啥兩樣。有北方農友不信邪:“咱這兒早晚涼快,白天遮遮陰總行吧?
”結果苗子勉強冒頭,正午太陽一曬,葉邊直接焦黑,就像被火燎過,連喂雞都嫌扎嘴。老把式都知道,這類菜是“春秋的客”,五月硬留它們“住店”,到頭來只能收一堆老葉子,種子錢都得搭進去。第二類是高溫下“光開花不結果”的豆角家族。
四季豆、長豆角看著藤蔓旺盛,其實最怕暑氣——氣溫超過32℃,剛冒頭的花苞就往下掉,整株像得了“不育癥”,花謝了連個小豆角都不結。
南方的農友更遭罪,濕熱天氣一來,根腐病跟著湊熱鬧,豆角秧子根部發黑腐爛,葉子黃得比秋天的稻田還快,別說收豆角了,連架子都得提前拆,看著就心疼。
有人偏要試試早熟品種,結果結出的豆角又短又癟,豆粒硬邦邦的,煮半鍋水都煮不軟,下鍋炒了還帶著股怪味,簡直白瞎了幾個月的功夫。
第三類是地下“偷偷空心”的根莖菜。蘿卜、胡蘿卜在五月播種,就像掉進了“陷阱”——地表溫度高,土里頭水分跑太快,根莖還沒長到拳頭大,中間就空了,咬一口全是蜂窩眼,口感跟棉花套子似的。北方有些地方五月還算涼快,可別忘了這些菜生長期長啊!
等到七八月大太陽一烤,就算前期長得挺好,后期照樣“糠心”,蘿卜辣得嗆嗓子,胡蘿卜甜勁全跑沒了,燉湯都不出味。
村里老張去年試過五月種胡蘿卜,挖出來一看,十根有八根空心,氣得他直拍大腿:“早知道聽老人言,不跟時節對著干了!”可別慌,五月也有“穩賺不賠”的種菜經。空心菜、莧菜這些“耐熱猛將”,簡直是為夏天而生——氣溫越高長得越瘋,掐一茬長一茬,從五月能吃到深秋,澆水施肥跟上,菜園子能綠瑩瑩一片。
黃瓜、苦瓜、絲瓜這幾位“爬藤高手”,給根竹竿就能往上竄,高溫下開花結瓜不停歇,只要早晚澆點水,藤蔓上掛滿青瓜,摘都摘不完。辣椒和茄子更是“高溫戰士”,35℃以下隨便種,太陽越曬辣椒越紅,茄子越熱越油亮,摘下來炒盤菜,下飯得很!要想不踩坑,這三招得記牢。
頭一條,學會“看天種地”——連續三天超30℃,就別想著種怕熱的菜了,天氣預報每天瞅兩眼,比悶頭干活強百倍。再就是給菜地“降降溫”,鋪點稻草、搭個遮陽網,地溫能低好幾度,澆水別在中午澆,傍晚澆才不會讓菜苗“洗桑拿”。
買種子也有講究,認準“耐熱”“抗病”的新品種,別圖便宜買那些老種子,雖說貴點,但收成有保障,算下來更劃算。
咱農民種地,最怕的不是流汗,是汗白流——跟老天爺對著干,真討不了好。五月種菜就得懂規矩,該種啥不該種啥,老祖宗的農諺里早有答案:“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話到啥時候都不假。
你說要是五月硬種怕熱的菜,忙活幾個月收不到東西,心里能不憋屈嗎?還不如聽勸,種點耐熱的品種,省心又高產。
當然了,各地氣候多少有點差別,咱也不能全照搬,還得結合自家地塊的情況調整。但有一點錯不了:順著天時種地,比硬扛著干強得多,收成好了,日子才能更順當不是?你家菜園子今年5月種對了沒?
趕緊瞅瞅,別等秋天后悔!種地就像過日子,順著天時來,才能收成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