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弘一大師(李叔同)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上最杰出高僧,其名字“叔同”出自《佛經》“伯叔壯志,世界大同”。他也是近代以來,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他“二十文章驚海內”,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等多項才藝于一身,不僅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
最為人熟知的,是他作為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創作的那首《送別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歷經百年、傳唱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今天,我們說一個和他有關的風塵女子。這個女子叫楊翠喜,本姓陳,小名二妞兒,生于1889年,是清末至民國初年的京津名妓,也是傳說中弘一大師的初戀。
楊翠喜的具體出生年月、身世等說法版本不一。一般認為,陳二妮兒出生在天津郊區楊柳青的一戶農家,十歲那年因年景不好、父親得了癆病,被賣給鄰村一陳姓惡棍,后又被轉賣給天津城里白家胡同的樂戶楊茂尊。
楊茂尊把窮人家的女孩子買到天津后,教她們賣笑營生、逼她們接客為娼。當時,京津一帶風行京昆和直隸梆子(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河北梆子),女戲子比賣笑生意紅火,于是楊茂尊就將門下的楊翠鳳、楊翠紅、楊翠喜幾位有戲曲演唱天分的“養女”送到天仙茶園學戲。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翠喜出落得豐容盛鬢、圓姿如月,歌喉極其動人,十四歲時在天仙茶園一登臺,便藝驚四座,隨后成為紅遍京津的梆子名旦。在天津當時的大觀園、景春園、福仙樓、協盛園、會芳園等戲院茶樓,都經常能看到楊翠喜的倩影。
在當時捧場的人當中,有一個鐵桿票友,名字叫做“李叔同”。李叔同,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原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河東地藏庵(河北區糧店街陸家胡同),系津門巨富“桐達李家”之后。
楊翠喜
李叔同幼年飽讀詩書,并受生母王鳳玲影響,常到天津最有名的協盛園、福仙樓等戲院聽戲。十七歲那年,在福仙樓結識了楊翠喜,相見甚歡。當時,他幾乎每天晚上都去為楊翠喜捧場,散戲后便提著燈籠陪著楊翠喜回家。楊翠喜交往期間,李叔同不僅為她解說戲曲的歷史背景,還對其唱戲的身段和唱腔進行指導,使其表演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自然而然地,李叔同和楊翠喜結成了亦師亦友的至交。他們一度以為兩人可以締結鴛盟,共度一生。當時,李叔同曾給楊翠喜寫過兩首《菩薩蠻》來表達自己的濃情蜜意。
- 其一: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額發翠云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后,葉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
晚風無力垂楊嫩,目光忘卻游絲綠;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癡魂銷一捻,愿化穿花蝶;簾外隔花蔭,朝朝香夢沾。
但是,李叔同二人的這段情緣卻無果而終。起因1898年9月,戊戌變法失敗后,李叔同被傳為康梁同黨,為躲避清廷的通緝、偕眷至上海,和楊翠喜失去聯系。楊翠喜被袁世凱手下得力干將段芝貴量珠聘去(量珠指豐厚的酬金)。
當時的袁世凱野心勃勃。段芝貴身為袁世凱的干兒子、拼命為袁拉攏滿清王公,同時也為自己找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
段芝貴其時身份是道員兼天津南段巡警總局總辦。那時,慈禧面前有個紅人是慶親王奕劻(kuāng),1906年、其子小王爺載振奉旨趕吉林督辦學務,途經天津時,津門各界為其舉行宴會。
身為天津名伶的楊翠喜出現在酒宴上,為來賓演劇侑(yòu)酒。唱戲中,她一雙烏溜溜的媚眼,老是朝載振身上瞟,讓稟性風流的小王爺心旌搖曳。段芝貴善于拍馬逢迎,便慫恿楊翠喜身著戲服,到載振的面前當筵謝賞。等楊翠喜走過來,就被載振迫不及待地拉住手,色迷迷地望著,有一搭、沒一搭地問長問短。
楊翠喜
段芝貴看透了載振的心思。等到載振帶著段芝貴送給自己老爸的壽禮、從天津商會籌措到的10萬白銀,依依不舍地返回北京以后,段芝貴接著就花1萬2千兩白銀替楊翠喜贖了身,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她送進京城獻給了載振。
這個進獻活寶的活動非常有效。載振大喜,感謝段芝貴玉成美事,于是就在慶親王奕劻面前,夸段政績卓著、心細才長,請求對他破格使用。慶親王奕劻于是就奏請慈禧,慈禧即發上諭:“欽命天津巡警道段芝貴恩賜布政使,署理黑龍江巡撫,著即前往任事。”
段芝貴由道員而被賞布政使銜,署黑龍江巡撫,可是連升了三級。但是,天有旦夕禍福。清朝當時有條規定,雖然滿漢大臣同時起用,但實權要握在滿族大臣手中。當時的袁世凱勢力已經很大。他以興辦新軍起家后,歷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和另一漢族大臣張之洞一起,提出君主立憲、限制皇權時,就引起了朝廷的大大不快。
一旦段芝貴到任黑龍江巡撫,那么,奉天巡撫唐紹議、吉林巡撫朱家寶、東北關外總督徐世昌,這幾個人全部都是袁世凱的心腹爪牙,滿清皇族根基所在的東北就完全成了袁世凱的天下。這是滿清皇室不可容忍的事情。
經人點拔提醒后,慈禧開始有了警覺。一批皇清的忠臣孝子,紛紛開始想辦法,要把袁世凱拉下馬來。于是,近代史上有名的“丁未大參案”就此開始。他們覺得一下子將矛頭對準袁世凱會非常唐突,于是資歷平平、聲望不足的段芝貴就成了目標。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段芝貴色賄小王爺的事情漸為世人所知。1907年3月,《京報》載文披露此事,轟動了京城。
1907年5月7日起,御史趙啟霖、郵傳部尚書岑春煊相續上奏折參劾段芝貴。各大報刊如《申報》《時報》等不惜版面追蹤報道。慈禧得知情況后大怒,再頒上諭將段芝貴革職。接著又派醇親王載灃,和大學士、人稱“壽州相國”孫家鼐詳細查辦此案。
此時,段已在赴任途中,接到革職上諭后如晴天霹靂,十分懊喪,但也只能中途折返。載振作為當事人,不得不主動具疏辭職。其父慶親王奕劻結結實實地把他教訓了一頓。為了一個茶園女伶,惹了一身晦氣,載振不敢再沾楊翠喜一絲半點兒,索性把她送回天津。
楊翠喜(左)
這一事件因為發生在1907年,按干支紀年法為丁未年,所以,史稱“丁未大參案”。在這個案件中,袁世凱、奕劻與其對手展開了拉鋸式的明爭暗斗,最終誰也沒有撈到太多的好處。只有一人除外。這人是天津鹽商巨富王益孫。
- 王益孫系天津“新八大家”中的“益德王”之后。曾捐建南開學校,每月捐銀200兩作為南開日常費用。南開遷新址時,曾一次拿一萬兩銀子作為建設費用。南開大學創建時,他帶動、聯絡富戶,一次性捐十萬兩銀子。
- 清末民初,天津的豪門巨富有“八大家”之說,版本不一。咸豐年間,最早說的八大家,分別是“益德裕高家”“天成號韓家”“楊柳青石家”“土成劉家”“正興德穆家”“長源楊家”“振德黃家”和“益照臨張家”。
到了民國初年,社會上曾流傳著一本韻語讀物《天津地理買賣雜字》,對當時的“大家”給出的說法是:“天津衛,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華。財勢大,數卞家,東韓西穆也數他。振德黃,益德王,益照臨家長源楊。高臺階,華家門,冰窖胡同李善人。”在這里,“大家”有九個,除天成號韓家、正興德穆家、振德黃家、益照臨張家、長源楊家外,又新起了“益德王家”“鄉祠卞家”“高臺階華家”和“李善人家”四家。
王益孫原來一直在追楊翠喜,卻難如心意。想不到“丁未大參案”一發,楊翠喜竟被小王爺載振送給自己,還額外得到一批豐厚禮物,這讓他大喜過望。小王爺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希望王益孫代為掩飾,出一張假證明,證明楊翠喜一直是他的偏房小妾。這是個小CASE。王益孫人財兩得,撿個大便宜。
- 有文人得知此事后,寫詩詠嘆,如:
其一
送盡鈿車拾翠人,一天余韻殿芳春。相逢無賴隨萍水,墜落微憐雜溷茵。
其二
歌館淡煙彈粉黛,帝城寒雪罨香塵;謝娘休負閑才思,臺閣凄迷飛燕春。
其三
杜曲日返驕寶馬,章臺風急返香車;王孫直覺春魂斷,海怨云愁有暗嗟。
楊翠喜的故事到此并未結束。1909年,宣統小皇帝登基后不久,武昌城炮聲響起,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勢力風起云涌。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凱,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希望他控制的新軍勢力把革命烈火撲滅下去。
風情萬種的楊翠喜和小王爺載振
以段芝貴為代表的一批新軍將領,手握兵符,唯袁世凱馬首是瞻,一會兒在漢陽的龜山上駕炮,轟擊武昌城的革命黨人;一會兒又發表通電,叫宣統皇帝退位。在袁牙凱軟硬兼施的手法下,宣統帝被迫退位。
袁世凱從孫中山手中接過臨時大總統的桂冠。不久就任正式大總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共和國大總統。段芝貴等人由于擁戴之功甚偉,個個封爵受勛。那時,楊翠喜正二十出頭,猶如鮮花盛開,豈愿芳華虛度?
于是,她就把王益孫丟在天津,三天兩頭到京城溜達,成了段芝貴時常帶在身邊的女人。楊翠喜經常在盛宴上表演她的拿手戲碼。到北京后不久,就博得了幾乎所有人的歡迎。
她替段芝貴寫信、辦事,陪他聊天、玩牌、出入上流社會,又時髦,又出風頭,得到了大家的奉承。一旦她哪天登臺唱戲,臺下必將是一片叫好聲。段芝貴雖說也是酒色場中的好手,但也經不起她的體貼服侍,對她依頭順腦。
為了滿足楊翠喜的虛榮心,段芝貴經常放下自己的工作,陪楊翠喜兜風,參加各種宴會。對楊翠喜來說,她在京城的最大成功,當屬成了袁世凱最寵愛小妾的好友,可以自由出入袁的寢宮。
那時,她經常到袁世凱小妾的房中,把宴會上每個人的表現模仿得淋漓盡致,將那些太太小姐們挖苦得一錢不值,以此博得小妾哈哈大笑。
在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過程中,楊翠喜也忙里忙外、四處奔走,甚至還舉行了大型的義演活動,為復辟做宣傳、為袁世凱歌功頌德。當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在絕望中死去后,段芝貴背叛了袁世凱、也拋棄了楊翠喜。
此后的楊翠喜,就成為世人嘲弄的對象。不僅不為政界人士所容,而且連平民百姓都看不起她。她被認為是一個不祥的女人,甚至有人還把“丁未大參案”和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政壇鬧劇都歸罪于他。從此往后,有關楊翠喜的事情,世人所知甚少。據說,她一直活了八十多歲,直到六十年代初才在天津去世。
文史大家鄧之誠先生曾作《書楊翠喜案》一文,這么評價楊翠喜:楊翠喜尋常里巷中人,非有傾國之貌;因緣時會,亦得掛彈章,騰萬口。衰世乏才,乘時擅權者,率不能高于此輩,良可慨也。
如去嗟嘆:若當初,楊翠喜和李叔同走到了一起,又將會是怎樣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