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讀魯迅留下的有力的文字,穿過百年,你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熱度。
恰巧是一百年前,也就是1925年1月,有著“副刊大王”稱號的孫伏園,想在剛剛接手的《京報副刊》上弄點起色,搞點“花頭”,順便也和他的老東家《晨報副刊》別別“苗頭”,于是便在他編輯的《京報副刊》上發出“兩大征求”:一是讓青年讀者寫出“青年愛讀書”十本,二是讓名流學者推薦“青年必讀書”十本,他將在下月起陸續刊載各種征文意見,歡迎大家點贊留言。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妙招”果然讓沉寂一陣的文壇又活躍了起來,一時內稿件紛至沓來,數百位青年給出了“愛讀書”的答卷,而七十多位名流大咖,如梁啟超、胡適、徐志摩、顧頡剛等,則被“定向”接受了試卷問答。
三百多張有效選票,選出了青年愛讀的各種書籍。按得票高低排列,結果,《紅樓夢》《水滸傳》《西廂記》拿下了前三。前十位都是中國書,除了《史記》《詩經》等古代經籍之外,當代作家僅兩位進入前十,一是魯迅的《吶喊》排第五,二是胡適的《胡適文存》排在第十,幸好那時還沒有金庸和瓊瑤。至于七十多位的名家推薦,那就豐富復雜得多,古今中外文史哲,幾何物理相對論,幾乎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譬如梁啟超一口氣寫了《孟子》《荀子》等十本中國書,翻譯家潘家洵一個勁推薦了十本外國書,而胡適則中外參半各薦五本……可見專家的意見永遠是很難統一甚至是互為矛盾的,本來么,所謂“青年必讀書”,就是一個最沒有標準答案的征求,每位專家學者都按自己的口味推薦。有位民俗學家江紹原,就在征求表的書目欄里畫個大大的“×”,然后旁注道:“我不信現在有哪十部左右的書能給中國青年‘最低限度的必需知識’。你們所能征求到的,不過是一些‘海內外名流碩彥及中學大學教員’愛讀書的書目而已。”
征文連載到了二月下旬,輪到大文豪魯迅出場,他也一本書沒薦,只在書目欄中寫上“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魯迅向來特立獨行,他借機反而語驚四座地解釋道:“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魯迅是始終反對“空頭文學家”的,他一貫主張青年“行勝于言”,尤其是在他所處的時代,改變現狀、推動社會才是當務之急。“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如此有力的文字,穿過了百年,你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熱度。
確實,對所有青年推薦“必讀書”,顯然不是一件明智事,俞平伯當時就認為:“青年既非只一個人,亦非合用一個脾胃的;故可讀的、應讀的書雖多,卻絕未發見任何書是大家必讀的。”魯迅在其他文章里也說過:“近來很通行說青年;開口青年,閉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語說來還真有一點體會,去年我曾受邀赴某校講課一學期,然同學們的表現真還不能“一概而論”,認真者如“打雞血”般亢奮,而反之者,如打醬油般的疲沓,其余如打瞌睡的、打游戲的、打kiss的(談戀愛),似乎都有,那么,你怎可能以一條標準給如此不同興味的年輕人呢?而且,年輕人的心理往往逆反,你越提倡,沒準就越遭抵制。蕭伯納曾言,許多英國人終身不讀莎士比亞,就因少年時被強迫硬背而造成的惡果。所以說,真正“必讀書”是絕難統一列出的,而“不必讀的書”倒可以隨意列出許多,尤其是當下書籍泛濫的時代。
盡管向青年薦書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似乎仍時有發生。《京報副刊》那場爭論過了沒多少年,魯迅與施蟄存在上海又來了一場大筆戰,起因也是施蟄存推薦青年讀《莊子》和《文選》,引發魯迅的批評。結果一來二去,由誤會升級成罵戰。施蟄存事后自嘲曰“青眼忽然白,橫眉嗔惡少”,一頂“洋場惡少”的帽子,使他蒙冤了幾十年。
是不是魯迅先生一直反對“青年必讀書”?尤其是讓青年讀古書?其實也不然,只是他反對籠統地給所有青年作指導。我們都知魯迅有個最要好的朋友許壽裳,當許壽裳的兒子許世瑛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要請教魯迅應讀哪些書時,魯迅則長長地開了如《論衡》《世說新語》等一大串古籍。許壽裳自己也是位學者,但兒子的發蒙與薦書他都請了魯迅代勞。這使我想起諾貝爾獲獎者丁肇中先生在某次演講中,有人請他為現場的青年提些建議給個忠告,他想了想認真地說:“我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但他們從來不聽我的建議!”
通常,我們總喜歡聽聽專家的意見,但專家的兒子,卻偏不聽老子的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