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中最特殊的身份標識,因此人類對于自我面孔的識別與加工也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 (Platek, S. M. et al, 2006) 。但是當你在社交平臺瀏覽有些自拍的時候,你是否也曾在心里偷偷嘀咕:這一點也不像他吧,他還能認得出原來自己的樣子嗎?
我們課題組最新發表了一項關于自拍編輯行為與幸福感關系的研究 (Hung, K., et al., 2025)。具體而言,這項研究測量了自拍編輯行為、對自拍的主觀和客觀評價以及生活滿意度來探討自拍編輯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我們發現,自拍美顏在男女之間產生了不同的心理效應。
測量任務:
自拍編輯任務: 參與者拍攝并編輯自拍,評估對編輯前后自拍的滿意度。
主觀評價: 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估對未編輯和編輯后自拍的滿意度。
客觀認知處理: 通過形狀-自拍匹配任務評估參與者對自拍的認知處理,使用層次漂移擴散模型(HDDM)分析對面孔的潛在認知加工過程。
生活滿意度: 使用生活滿意度量表(SWLS)評估參與者的總體幸福感。
研究結果表明,在自拍編輯的行為層面,男性和女性在自拍編輯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自拍編輯都能顯著提高主觀對自我的面孔滿意度。想象一下,你拍了一張自拍,發現自己的皮膚不夠光滑,眼睛不夠大,于是你拿出美顏軟件,輕輕一點,瞬間變得光彩照人。這種“變美”的感覺確實讓人心情愉悅,對自己的外貌更加滿意。
在對自拍面孔客觀認知加工處理的方面,結果發現,無論自拍照片是否經過美顏處理,對自拍認知加工處理的不同階段都沒有顯著差異,但均表現出對自拍的自我優勢加工效應(self advantage effect)。也就是說,大腦在處理自拍的時候,將未美顏以及美顏后的自拍都同等感知為一種自我身份的延伸。
接下來,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對自拍美顏的主觀認知與客觀感知的差異能夠預測生活滿意度,但是存在性別差異。具體而言,對于女性來說,如果她們對美顏過的自拍很滿意,但在認知測試中對未美顏的自拍反應更快,也就是潛意識里還是更認可真實的自拍,這種認知和感知的矛盾預測了她們更低的生活滿意度。相反,如果她們在主觀和客觀都一致,她們的生活滿意度則更高。
然而,這種認知沖突并不能預測男性的生活滿意水平。為什么呢?這可能與這與社會文化對女性外貌的要求更高有關。女性在社交媒體上更容易接觸到理想化的美貌標準,進而形成自我客體化(從旁觀者視角看待自己)(Veldhuis, J. et al.,2020; 2021) 。
當內化的審美標準與其客觀真實的形象存在沖突的時候,表面享受濾鏡帶來的即時滿足,但是在深層卻因潛意識中的真實自我認知形象產生矛盾,反映的可能是她們對自我形象更低的接受水平以及整體較低的生活滿意度。而男性由于社會對其外貌的要求相對寬松(Boursier, V. & Gioia, F,2022),他們較少內化這種審美標準,所以美顏濾鏡的使用對其幸福感無顯著影響。
這一發現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感源于自我接納而非技術修飾。對女性而言,減少對濾鏡的依賴、培養多元化的自我評價體系至關重要;對社會而言,則需弱化外貌標準的性別差異,讓每個人都能擺脫"顏值焦慮"的桎梏,在真實與虛擬之間找到平衡。
參考文獻
Platek, S. M., Loughead, J. W., Gur, R. C., Busch, S., Ruparel, K., Phend, N., ... & Langleben, D. D. (2006). Neural substrates for functionally discriminating self‐face from personally familiar faces. Human brain mapping, 27(2), 91-98.
Hung, K., Feldborg, M., Moseley, R., Peng, K., & Sui, J. (2025). Digital selfie editing shows sex 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processing bias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ientific Reports, 15(1), 14235.
Vendemia, M. A. & DeAndrea, D. C. The effects of engaging in digital photo modifications and receiving favorable comments on women’s selfies shared on social media. Body Image 37, 74–83. https://doi.org/10.1016/j.bodyim.2021.01.011 (2021).
Boursier, V. & Gioia, F. Which are the effects of body-objectification and instagram-related practices on male body estee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lin. Neuropsychiatry 19, 8–19. https://doi.org/10.36131/cnfioritieditore20220102 (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