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域的潛水員曾將這條海底奇觀稱作“黃磚路”,直到考古隊發(fā)現(xiàn)——這竟是解開丹麥奴隸船失蹤懸案的關鍵鑰匙!
2015年,美國考古學家在哥斯達黎加卡維塔國家公園海域發(fā)現(xiàn)異常:散落的黃磚構成的神秘路徑直指兩艘沉船殘骸。當?shù)貪O民口耳相傳的“海盜沉船”,在丹麥專家介入后,竟牽出300年前的血色往事。
“當木質樣本的樹輪指向1690年代的波羅的海西岸,我們就知道找對方向了。”丹麥國家博物館首席研究員格雷戈里舉著燒焦的船板說道。1710年的航海日志記載,兩艘載滿非洲奴隸的丹麥船只FridericusQuartus號和ChristianusQuintus號在中美洲海域遭遇滅頂之災,前者被縱火焚毀,后者錨鏈斷裂后撞毀于巨浪。但三個世紀以來,它們的殘骸始終成謎。
考古隊最新發(fā)布的檢測報告揭開驚人真相:
那些海底黃磚與丹麥弗倫斯堡磚廠18世紀的制品完全吻合;船體木材的碳化痕跡與歷史記載的縱火事件嚴絲合縫;甚至船員使用的陶土煙斗,都是專供丹麥遠洋船隊的荷蘭定制款!
“這是丹麥歷史上最慘烈的沉船事件之一。”參與研究的海洋考古學家布洛赫站在實驗室里,手中托著剛清理完畢的船長煙斗,“當我們發(fā)現(xiàn)磚塊上的焦油痕跡與奴隸船艙室的防腐涂料成分一致時,所有線索終于拼成完整圖景。”
更令人震撼的是,這些沉船殘骸不僅改寫了丹麥航海史,更撕開了殖民時代的殘酷傷疤。
1792年丹麥雖明令禁止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卻直到1847年才真正廢除奴隸制。如今靜靜躺在海底的黃磚,曾是運送非洲奴隸的船艙地板,每一塊都浸透著血淚。
隨著Njord考古研究中心全球尋蹤計劃的啟動,更多被遺忘的歷史真相或將重見天日。當我們凝視這些海底遺物時,是否也在凝視人性最深的黑暗?
你認為這類考古發(fā)現(xiàn)對現(xiàn)代社會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A.銘記歷史教訓
B.推動種族和解
C.促進文物保護
D.警示科技濫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