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數據爆炸的時代,傳統的移動硬盤/U盤早已無法兼顧“便攜存儲”和“高速傳輸”這兩個轉移數據的技術點,云盤一類的免費網絡產品再也無法充分滿足IT“牛馬”們的實際需求。而金士頓XS1000的出現,正好彌補和解決了以上問題——29克的重量,卻能提供2TB的存儲空間和高達1000MB/s的讀取速度,實現了"快如閃電,輕若鴻毛"的使用體驗。
初次真正見到金士頓XS1000,它的精致小巧就讓人印象深刻:限定版的紅色金屬外殼正面簡潔地印著金士頓標志性的Logo,背面則是詳盡的產品信息標簽。令人驚喜的69.54mm×32.58mm×13.5mm的三圍尺寸,比起老北京傳統美食肯德基的番茄醬包都要小上一圈,重量更是只有28.7克,放在口袋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好奇心的驅使,我們破壞式的拆解了金士頓XS1000,去了解它小巧的秘密。發現其采用了SM2320主控,該主控完全整合了橋接芯片與NAND控制器,簡言之金士頓XS1000就是單芯片+固態顆粒的設計組合,盡可能的縮小了電路板的尺寸,加上保護外殼體積也就真“不過如此”了。
說了這么多“便攜存儲”的事兒,回到金士頓XS1000的實際性能上,USB 3.2 Gen 2×1的接口雖然只有10Gbps,但保證了充分的兼容性,不僅可使用USB Type-C兼容智能手機平板等,使用USB Type-A及瀕臨淘汰的Micro USB等老舊設備也在支持范圍內,隨機附贈的USB-A轉USB Type-C線纜也印證了這一點。
來吧,遵循傳統的數據跑分走一波:在AS SSD Benchmark下,讀寫分別為1015.42MB/s、939.84MB/s。
Diskmark的測試成績,讀取為1092.89MB/s、突破了1000MB/s,而寫入為1040.38MB/s,與官方標稱值接近。
換用TxBENCH進行測試,順序讀寫分別達到了1000.217MB/s、1038.313MB/s。
ATTO Disk Benchmark下,讀取性能與AS SSD Benchmark相近,而寫入性能則稍遜于其他測試軟件,僅為926.70MB/s。
這里需要和大家說明一下,不同軟件的測試算法不一而同,結果難免有所浮動,但正是在各項成績的交叉印證下,證實了金士頓XS1000已達到官方標稱的性能水平。
這樣的速度意味著什么呢?如果你是個視頻剪輯師,需要傳輸一段50GB的4K視頻素材,用傳統機械硬盤可能要等上十幾分鐘,而XS1000只需要1分鐘左右就能搞定;游戲玩家可以直接把Steam游戲庫放在金士頓XS1000中,加載速度幾乎和內置SSD沒什么區別;而對IT運維人員來說,用它作為Windows To Go和各種軟件的載體,更合適不過了。
至于新勢力車機用戶,使用它作為媒體影音中心,會免去額外的數據流量費用與等待時間,順便也能擴容下手機存儲空間,隨時記錄著旅途中美好的一切。
總的來說,金士頓XS1000移動固態硬盤是一款非常均衡的產品。它有著媲美高端產品的性能,卻保持著親民的價格;它提供了最高2TB的大容量,卻做到了極致的便攜性。在這個一切都講究快節奏的現在,擁有這樣一款高速、可靠的移動存儲設備,絕對能讓你的數字生活更加游刃有余,也讓大家的數據有了真正的家。
最后的最后,一條大家不能錯過的消息:5月7日~9日期間恰逢金士頓2025官方品牌日,購買金士頓產品的同時還能參與官方活動,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以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