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摸著青牛的脖子,看著孫悟空火急火燎的背影,捋著白胡子笑出了聲。這場景在《西游記》里少說也重復了七八回,每當那些下凡作亂的坐騎妖怪鬧得不可開交時,他們的主子總要先讓孫悟空把妖怪引到跟前才肯出手。
您當這些神仙真收拾不了自家寵物?那您可太小看三清四御了。當年道祖在《太清圣境游記》里說過一句:"上善若水而不爭,大道應'和'而不應獨尊",這話里藏的玄機,直到今天才讓人咂摸出滋味。
就說那青牛精下凡吧。
太上老君的坐騎偷了金剛琢,把滿天神佛的法寶收了個精光。孫悟空急得抓耳撓腮,跑到三十三重天搬救兵。老君裝模作樣查了查牛欄,一拍大腿:"這孽畜偷吃了我七返火丹!"
可您細想,煉丹爐前打瞌睡的童子、恰巧丟失的仙丹、大開的牛欄,這套路跟現在公司里"不小心"泄露商業機密的操作簡直一模一樣。
老君非等孫悟空把青牛引到跟前,才慢悠悠拋出金剛琢,這哪是降妖?分明是給取經團隊現場教學:看見沒?關鍵時候還得靠體制內的法寶!
再看觀音菩薩的金毛犼。
這貨偷了紫金鈴下凡稱王稱霸,把朱紫國攪得天翻地覆。觀音趕來收場時,偏要等孫悟空偷了鈴鐺才現身。您以為菩薩真管不住坐騎?當年金毛犼聽到佛母要給朱紫國國王"拆鳳三年"的懲罰,立馬心領神會下凡執行,這等默契沒主子點頭能成?就像現在職場里,領導有些話不能明說,全靠心腹"擅自行動"。等事情鬧大了,領導再出來唱紅臉,既全了面子又辦了實事。
最絕的是文殊普賢那對獅子白象。
這兩貨在獅駝嶺跟如來舅舅大鵬精稱兄道弟,吃了滿城百姓。等孫悟空哭到靈山,如來卻帶著二位菩薩慢悠悠出場。
您當文殊菩薩真不知道自家坐騎跑哪去了?原著說得明白,青獅下凡是奉了如來法旨去教訓烏雞國國王的。
讓孫悟空先去誘敵,就是要讓取經團隊看清楚:西天路上這些妖怪,可都是帶著編制來的!這跟現在某些空降項目組一個套路,明面上是外包團隊干活,實則全是總公司的暗樁。
道祖那句"上善若水而不爭"算是點破了天機。
您看太乙天尊的九頭獅子,明明是能一聲吼開地獄門的狠角色,下凡后卻成了慈眉善目的"祖翁"。等孫悟空打死了它的干孫子黃獅精,這老獅子才出手擒人。
抓了又不傷性命,輕輕銜回洞府,活脫脫一副老領導做派:既要讓新人吃點苦頭,又不能真鬧出人命。這手段可比現在某些公司高明多了,既鍛煉了基層員工,又維護了團隊穩定。
要說這里頭的職場智慧,還得數南極壽星玩得最溜。
他家白鹿精跑到比丘國搞什么小兒心肝煉丹,被孫悟空揭穿后,老壽星踩著點趕來救人。臨走還送了國王幾個延壽仙棗,硬是把妖禍變成了政績工程。這操作跟現在某些部門一模一樣:先縱容關系戶搞試點,等群眾怨聲載道了再出來整改,最后還能混個"為民除害"的好名聲。
難怪道祖要說"大道應和而不應獨尊",這和稀泥的功夫,沒幾千年道行真練不出來。
如今再翻《西游記》,那些神仙降妖的套路越看越眼熟。
太上老君裝糊涂放青牛,觀音菩薩等鈴鐺被盜才收金毛犼,文殊普賢揣著明白裝糊涂......這不就是現代職場里的"領導的藝術"?該裝傻時裝傻,該亮相時亮相,既讓下屬有表現機會,又牢牢把控著最終話語權。
道祖千年前就參透了這層道理,所以他的坐騎下凡惹事最多,善后手法也最干凈利落,因為真正的話事人,從來不需要親自下場撕破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