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這位名字響當當的物理學家,和翁帆的婚姻故事,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2004年,82歲的楊振寧娶了28歲的翁帆,年齡差54歲,直接把這段婚姻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祝福,有人質疑,甚至還有人冷嘲熱諷。
可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倆硬是用行動證明,這段感情不是外界想的那么簡單。翁帆在一次自白里提到,為了楊振寧的身體,她16年來一直堅持早睡早起。這句話聽著樸實,可背后藏著的,是她對楊振寧實打實的付出和陪伴。如今,楊振寧都100多歲了,翁帆還是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
楊振寧和翁帆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楊振寧和翁帆的緣分,得從1995年說起。那時候,翁帆才19歲,是汕頭大學英語系的學生。學校辦了個世界華人物理學大會,她當志愿者,負責接待參會的物理學家。楊振寧那年73歲,跟原配妻子杜致禮一起來的。
翁帆年輕,熱情又開朗,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好印象。楊振寧呢,學識淵博,風度翩翩,翁帆也挺佩服他。大會結束,兩人交換了聯系方式,后來就通過書信聊了起來。翁帆寫信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楊振寧回信鼓勵她努力上進,就這么慢慢熟絡了。
到了2003年,杜致禮因為生病去世,楊振寧心里特別不好受。翁帆知道后,寫信安慰他,還提到自己對杜致禮的懷念。楊振寧挺感動的,回信感謝她,兩人聯系沒斷。2004年,楊振寧約翁帆在廣西見面,聊著聊著,感情就升溫了。
同年11月,他們在北京訂婚,12月24日在香港注冊結婚。楊振寧82歲,翁帆28歲,這年齡差一公布,網上炸了鍋,有人說楊振寧老牛吃嫩草,有人猜翁帆圖名圖利,反正啥說法都有。
其實,他們倆沒怎么理會這些聲音。結婚后,楊振寧說過,翁帆是“上天最后的恩賜”,這話聽著挺真誠。翁帆呢,也沒多解釋啥,她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這段婚姻不是玩票。
翁帆這些年都做了啥?
婚后,翁帆把楊振寧的身體健康放第一位。她知道楊振寧歲數大了,生活規律特別重要。年輕時,翁帆愛熬夜,讀書寫東西到半夜是常事兒。可為了跟楊振寧作息同步,她硬是改了習慣,每天晚上9點半睡覺,早上5點半起床。她自己說過:“為了丈夫的身體,我16年來都是早睡早起。”這話沒啥花哨,但聽著就讓人覺得,她對楊振寧是真上心。
她照顧楊振寧,不是光嘴上說說。每天早上,她會泡點紅棗枸杞茶,陪楊振寧在陽臺透透氣。吃完早飯,倆人去清華大學校園散散步,她扶著他慢慢走。回到家,她幫他整理講稿,念英文文獻。
楊振寧耳朵不太好,得戴助聽器,她就念得清楚又慢條斯理。吃的方面,翁帆還學了營養學,煲湯是她的拿手活兒,淮山蓮子湯清淡又滋補。楊振寧胃口不好時,她就做點蒸魚或者炒青菜,簡單又健康。有回楊振寧感冒,她熬了姜湯,還留了張小紙條提醒他注意身體。
除了日常照顧,翁帆還陪楊振寧到處跑學術活動,幫他整理書信和論文。2015年,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回中國當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翁帆沒二話,全力支持,從租房子到買菜,她都一手操持。
楊振寧把收入交給她管,她沒亂花過一分,大部分都捐給了教育和科研。據說,他們捐款加起來超1500萬,包括在清華設的獎學金。翁帆還替楊振寧給一所鄉村小學捐過書,親自去發書給孩子們。這些事兒,翁帆干得踏實,也沒拿出來到處宣揚。她不是光圖楊振寧的名氣或者錢,而是真心想讓他晚年過得好。
楊振寧的科學成就有多牛?
說起楊振寧,科學界的地位那是杠杠的。他最出名的貢獻是1957年跟李政道一起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的是宇稱不守恒理論。這玩意兒聽著玄乎,其實是解釋了自然界里一些基本粒子的行為,徹底改變了物理學的思路。他倆是第一批拿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挺給國人長臉。
但楊振寧不光靠這一件事而出名。1954年,他跟米爾斯搞了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研究原子核里的力是怎么回事兒。這理論后來成了粒子物理學的基石,影響特別大。他的研究還涉及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學,橫跨好幾個領域,堪稱物理學界的“全能選手”。就連愛因斯坦之后的世界級大師里,他都能排得上號。
楊振寧還不只是自己牛,他還想著帶動中國科學發展。1998年,他回國在清華大學建了個高等研究中心,專門培養年輕人。2015年,他正式放棄美國國籍,回中國當院士,等于把后半輩子獻給了國內科研。這份心意,也激勵了不少中國科學家。
這段婚姻剛開始為啥爭議那么大?
楊振寧和翁帆剛結婚那會兒,外界可沒少議論。54歲的年齡差,擱誰看都覺得夸張。有人覺得楊振寧是“老夫少妻”的典型,貪圖翁帆年輕漂亮;有人懷疑翁帆看上了楊振寧的錢和名氣,動機不純。
媒體炒得熱火朝天,網上評論更狠,五花八門啥都有。他們倆一開始也沒多回應,就低調過日子,偶爾公開露面,翁帆挽著楊振寧,楊振寧笑呵呵的,挺淡定。
時間長了,大家看他們過得踏實,風向慢慢變了。翁帆這些年的付出有目共睹,楊振寧也公開說過,能跟翁帆在一起是自己的幸運。他們的感情不是靠嘴說,而是靠行動證明。到現在,很多人提起這段婚姻,都覺得是真愛,沒啥好挑的了。
現在,楊振寧100多歲了,身體自然不如以前。腿腳不好,得拄拐,走路得人扶著,眼睛耳朵也不太靈光。翁帆的照顧就更細致了,每天幫他上下樓,盯著屋里的光線別太刺眼。有次楊振寧感冒住院,她守了一整夜,出院后還推著輪椅帶他在校園里轉悠。
他們結婚21年了,日子過得平淡又實在。倆人還一起出了兩本書,《曙光集》和《晨曦集》,記了些生活和學術的點滴。翁帆從28歲陪到快50歲,楊振寧也從82歲活到103歲。不少人感慨,要沒翁帆,楊振寧未必能這么長壽。他們這故事,現在看就是個正能量的例子。
楊振寧和翁帆不光顧著自己,他們還做了不少公益。楊振寧的收入不少都捐了出去,翁帆管錢管得嚴實,1500多萬捐款里,有給清華設獎學金的,有支持科研的。翁帆還跑去鄉村小學捐書,手把手發給學生。
楊振寧和翁帆這對兒,年齡差是大,可感情真不是靠歲數衡量的。翁帆16年早睡早起,就為讓楊振寧多活幾年,這份心意誰看了都得服。楊振寧呢,科學貢獻沒得說,晚年還有翁帆陪著,也算圓滿了。他們的故事告訴大家,真愛這東西,沒啥條條框框,只要倆人一條心,外界咋說都不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