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酷熱難耐,吃上一口冰爽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鎮飲料等,無疑是極大的享受。然而,對于血液病患者而言,在高溫天氣下是否能吃冰,卻需要謹慎考慮。
血液病是一類涉及血液、骨髓以及出凝血機制的疾病,通常來說,血液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往往較為脆弱。從生理層面來看,血液病患者的胃腸功能可能也會受到疾病影響而變得敏感脆弱。因此,夏季吃冰則主要需要考慮這兩個方面。
其一,當冰冷的食物進入胃腸道時,會迅速使胃腸道血管收縮,導致局部血液循環減慢。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短暫的血管收縮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血液病患者由于自身身體機能下降,胃腸道黏膜可能已經處于相對薄弱的狀態,冰冷刺激容易引發胃腸痙攣,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其二,免疫力較低的血液病患者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平衡容易被打破,食用冰冷食物后,胃腸道受到刺激,可能會進一步擾亂腸道菌群,增加腸道感染的風險。如果治療不及時,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如發熱、電解質紊亂等,還會影響治療進程以及患者預后。尤其許多血液病患者的治療藥物,本身就會對腸胃有刺激性。
綜上所述,對于病情處于發作期以及身體狀態不佳的患者,并不建議在夏季吃涼的、冰的食物。如果想要食用,至少在病情穩定期,身體狀況較好時遵循醫囑少量食用。此外,夏季解暑除了冰的食物,還可以選擇淡鹽水、電解質水、蔬菜湯、黃瓜、西紅柿等。
??
(圖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公益知識科普,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