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旗幟何耀榜口述評價,高俊亭被錯殺冤不冤?
高敬亭,紅28軍政委,堅持了3年游擊戰爭。抗戰時期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
1939年6月,高敬亭因屢次抗命,被解除職務,新四軍軍部召開公審大會,執行槍斃。
高敬亭是抗戰時期我軍槍斃的最高將領,他保留革命隊伍有大功,被殺有以下原因。
1、高俊亭作為紅28軍政委,是留下來的最高領導。三年游擊戰爭時期,他搞了三次大肅反。
殺害了82師政委方永樂、手槍團團長余雄、皖西特委書記徐成基、鄂東北書記獨立團團長陳守信、豫東南書記張家勝等重要領導。
2、新四軍改編時,高認為自己的部隊最多,有2000多人,卻只給一個支隊司令,很不滿(實際上8團源自紅一方面軍,與高敬亭無關)。新四軍成立后,他私下又成立了9團和手槍團。
3、中央派原紅25軍政治部主任鄭位三,蕭望東(后任四支隊政治部主任,開國中將)前去做說服工作。高敬亭拒絕接受上級派來干部。應高敬亭要求,戴季英派來擔任政委,來了也待不下去。害怕被高敬亭肅反,戴季英帶著政工干部逃到了8團。
4、1938年改編后,為了調動第四支隊抗戰。中央先后派葉劍英,董必武,張云逸這些大佬去做說服工作。高仍然不愿意執行命令,離開大別山也是磨磨蹭蹭,只有第8團堅決執行命令。高敬亭的部隊,成了誰也指揮不動的獨立山頭。
5、為了調動第四支隊,新四軍成立江北指揮部。
在開拔時,高部7團團長楊克忠叛逃至桂軍。這時,葉軍長給了最后一次機會,要高去把楊勸回,高不愿意。
6、第8團堅決執行軍部命令,第9團也拒絕了高敬亭錯誤指揮。第7團團長叛逃后,經過整頓,也聽從上級指揮。
7、1939年6月4日,高被槍決于肥東青龍廠。由于肅反錯殺了一大批干部,高敬亭被殺時居然無人求情。
1975年11月10日,高俊亭之女高鳳英在父親老部下、老戰友的幫助下,給毛澤東主席寫信,要求重新審查高敬亭的問題。
1977年4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關于給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國務院民政部發文,追認高敬亭為“革命烈士”。
何耀榜是大別山僅次于高敬亭的二號人物,毛主席把何稱為大別山的一面旗幟。
紅軍主力北上后,何耀榜在大別山堅持斗爭。一個小號的吳煥先,絕對是一個軍政雙優的革命領導人,在發動群眾,組織隊伍上能力很強。
1934年12月重建紅二十八軍,何耀榜、吳光陸、羅厚福等組建紅二十八軍羅山獨立團及特務一營、二營,堅持在禮山、羅山、黃安一帶進行游擊戰爭。游擊戰爭時期,腿部受傷無藥醫治,只好截肢。
何耀榜著有一本回憶錄《在大別山紅旗飄飄》。里面講述了3年游擊戰爭時期,高敬亭的很多事情。
1. 高有軍閥習氣。何通過幾年時間好不容易組建了一支手槍隊,有幾十個人。這些人都配備了當時比較好的盒子炮,戰斗力很強,經常進行鋤奸活動,相當于一支快速反應部隊。高有次看到了,就把這支隊伍收歸己有。何對此也無可奈何,只得重起爐灶。
2. 高經常舉棋不定,又易善變。這可能和大別山的艱苦環境有關。
3. 高很少與部下接觸,通常言語不多,也不與部下談心。只是有戰斗任務時,才召集部下開會。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人待在屋子里。
4. 紅28軍只有高敬亭擔任政委,沒有配軍長,高是一體抓,造就一意孤行的性格。3年游擊戰遠離中央,凡事都需要他獨自處理,他習慣上不聽命于其他人。
5. 本來計劃,高支隊也要跟著紅二十五軍去長征。走到半路,接到吳煥先政委留下的字條,通過交通員傳遞給高。意思是前面有堵截,不易通過,紅二十五軍付出了很大代價。要求高部留下斗爭,否則可能還沒趕上大部隊就被消滅了。
何耀榜的回憶錄《在大別山紅旗飄飄》中,口述的對高敬亭的評價:
高敬亭有功有過,功大于過。
他像一只老母雞,把紅28軍緊緊地裹在一起,功不可沒。
他不分輕重,殺人無數,傷害了許多自己的同志,包括我在內。
可當時環境復雜,條件艱苦,確有一些人經不起考驗而投敵叛變,這樣的事發生過好幾起,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
非常時期,革命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不能把過錯都記在他一個人的頭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