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靜安區藍色港灣福利院迎來一位特殊的入住老人——77歲的熊阿婆。她在靜安公安分局芷江西路派出所、社區居委會和民政部門的多方護送下,結束了“流浪生活”,開啟了安穩的晚年生活。
這是一場漫長跌宕的溫情救助行動。去年7月,患有重度老年癡呆的熊阿婆在靜安區大統路933弄小區摔倒,腿部受傷,被熱心市民發現并送往芷江西路派出所,由民警和居委干部陪同就醫。但老人完診后不愿返回五樓的住所,反倒又折返至派出所過夜。此后,獨居的熊阿婆多次到訪滯留派出所。為此,派出所啟動“三所聯動”機制,聯合居委會嘗試為老人租賃一樓房屋并配備看護人員,但因老人記憶衰退、性格固執,方案未能奏效。
當安置遇阻,民警將突破口轉向親情紐帶。社區民警發現,熊阿婆在滬唯一的女兒始終回避溝通,甚至多次拒接電話、拒不開門?!拔抑囟纫钟簦瑒e逼我!”面對民警上門,熊阿婆的女兒情緒激動。但民警并未放棄,轉而通過其信任的居委會主任搭建溝通橋梁,同步開展“法理情”三重疏導:明確告知贍養義務的法律底線,傾聽其作為單親家庭經濟拮據、無力全天候照護失智母親的現實困境,承諾“我們一同分擔壓力”。
針對“子女有心無力、政府難以包辦”的現實矛盾,靜安警方建議嘗試“以租代養”的方案:將老人名下房屋出租補貼養老院費用,首季費用由民政部門托底。為確保安置安全,轉運當天,警方協調120救護車全程護送,社區民警、居委會干部陪同,家屬隨行簽署監護承諾書。如今在福利院里,熊阿婆有了專屬護理員,社區民警每月回訪機制更讓家屬吃下“定心丸”。
從凜冬到陽春的數月奔徙,終見曙光。“過去,這類警情容易陷入‘程序性處置’,但現在我們更關注根源性化解?!避平髀放沙鏊L謝龍告訴記者,通過統籌法律剛性、情感柔性、社會韌性,警方與民政、社區形成“問題共解、責任共擔”的治理閉環。數據顯示,靜安警方今年已通過“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解決特殊群體矛盾難題20余起。
謝龍表示,此案例的價值不僅在于解決個體困境,更在于構建了“政府引導、家庭主責、社會支撐”的可持續養老模式,為應對老齡化社會復雜照護需求提供了實踐樣本。
來源 | 新民晚報
作者 | 陳佳琳 通訊員 宋一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