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齡化趨勢日益凸顯的社區中,高齡獨居老人的用藥難題成為民生關切。近期,徐匯區華涇鎮首個實現片區化物業管理的建華片區,推出了“物業+代配藥”服務。居委會收集高齡行動不便老人的配藥需求,物業工作人員化身“送藥使者”,社區衛生服務站開通綠色通道,多方接力完成從登記需求、代配藥品到送藥上門的暖心閉環,打通了代配藥“最后100米”。
藥盒雖小,牽動萬家冷暖
清晨,負責華涇四村的秀瀾物業小區物業經理李娓,敲響了79歲俞阿姨的家門。“阿姨,您這次需要配哪些藥?我幫您登記好。”她邊說邊接過老人遞來的藥盒,逐一核對藥品名稱:治療慢性胃炎的補中益氣顆粒、緩解骨質疏松的碳酸鈣D3鈣片……“都是常用藥,阿姨您放心,我這就去和衛生站確認庫存。”李娓安撫道。俞阿姨將醫保卡遞出時,眼中滿是信任:“你們來幫忙,我就踏實了。”
俞阿姨與老伴是小區里典型的高齡空巢家庭。早年,老伴身體硬朗時,還能攙扶著眼睛不好的俞阿姨去社區衛生站配藥。然而,自從老伴住了兩次院后,腿腳愈發不便,連下樓都成了難題。另外,原先小區后面的華涇地段醫院搬遷了,俞阿姨家配藥更是難上加難。
“物業代配藥服務真是太好了,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俞阿姨高興地說,非常感謝居委會和物業,在華涇四村這個家庭感覺很溫暖。
小區物業經理上門為老人登記藥品
在華涇四村,像俞阿姨這樣的老人并非個例。據華涇四村居務負責人祝金燕介紹,社區通過網格化管理,將60歲以上老人納入重點關愛對象,居委會安排塊長定期上門走訪,動態掌握老人健康狀況,了解老人的困難和需求。當得知俞阿姨的配藥困境后,居委會先是協助通過殘聯渠道購藥,后來又主動對接物業,將代配藥服務納入“物業+居家養老”體系。“現在物業24小時值班,老人一個電話就能聯系到人,比子女還貼心。”祝金燕感慨說。
配藥不停歇,“多格合一”接力傳遞
物業代配藥服務的運轉,離不開高效協作。從小區物業經理到物業代配藥專人,從片區物業經理到社區衛生服務站,逐步形成“居委盤需求、物業代跑腿、醫生代開藥、醫保卡不離社區”的閉環流程。
“物業+居家養老”服務站與華建社區衛生服務站僅一街之隔
小區物業經理李娓登記完老人需求后,第一時間與華建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確認是否有藥。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她就騎車前往“物業+居家養老”服務站,將藥盒與醫保卡交給物業代配藥專人。
“華涇四村與華涇五村、華建一二街坊同屬建華門戶片區,在片區一體化治理下,物業也一體化管理。”建華門戶片區物業經理衛方方介紹說,物業安排了專人統一為片區內四個小區的老人集中代配藥。
錢紹駿是片區物業的物業代配藥專人,每周兩次固定到華建社區衛生服務站,與醫生核對片區所有老人的藥品清單。“高血壓藥、糖尿病藥、哮喘噴霧……這些是老人最常開的。”他指著工作臺上的登記本說,“如果衛生站缺藥,我就去地段醫院調貨,絕不讓老人斷藥。”
華建社區衛生服務站與“物業+居家養老”服務站僅一街之隔,物業代配藥專人在此完成“最后一百米”交接。醫生與物業人員逐一核對老人信息、藥品名稱、劑量。隨后,藥品被分裝進貼有老人門牌號的密封袋,由物業代配藥專人交給小區物業經理,再由物業經理送藥上門。
衛生服務站醫生與物業人員逐一核對信息
“咚咚咚——”當李娓再次敲響俞阿姨家門時,老人已守在門口等候。“阿姨,藥和醫保卡都在這兒,您收好。”李娓將袋子遞上,又特意叮囑:“鈣片每天早晚各一片,別忘了。”
回到物業辦公室,李娓將此次配藥信息錄入電子檔案。在華涇四村,高齡老人的用藥需求都建立了“一戶一檔”,從藥品名稱到剩余存量,從配藥周期到緊急聯系人,所有信息一目了然。“這是獨居老人張伯伯的降壓藥,下周三要提前去地段醫院開;這是李奶奶降血糖的二甲雙胍……”她邊說邊在表格中標注重點。
在全鎮率先形成片區化物業管理,
探索“黨建+”“物業+”服務
在老齡化程度達40%的華涇鎮建華門戶片區,“黨建引領+物業代配藥”服務為4000余戶居民中的高齡、失能群體打通了用藥“最后一公里”。
作為華涇鎮首個實現片區化物業管理的示范區域,秀瀾物業與華涇四村、華涇五村及華建一二街坊結成黨建聯盟,將物業管家、社區醫生、居委會網格員納入“多格合一”服務網絡。黨建聯盟在上門推行“物業+”服務、慰問老人的過程中發現,因社區醫院搬遷導致配藥點位分布失衡,尤其華涇四村、華涇五村的居民需要步行20分鐘才能到新址,有很大的代配藥需求。
4月初,片區四個小區居委會聯合物業開展需求摸排,建立孤寡老人用藥清單,針對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重點家庭,制定了“三線并進”服務機制:通過物業熱線、網格員上門、社區公告欄公開三類信息收集渠道,實現需求精準對接;針對常用藥品推行“日清制”,當日取卡、當日配藥、當日返還;針對特殊藥品建立“藥盒溯源”標準,要求居民提供原包裝盒以核對生產廠家、劑量規格,避免誤服風險。
華涇四村物業管理處
據片區物業經理衛方方介紹,秀瀾物業正全力推進服務人才專業化建設,積極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區內開展的各類專業培訓,不斷提升服務團隊的技能與素養。隨著培訓成果的逐步顯現,未來將有更多持有專業資格證書的陪診員、居家護理員等加入服務隊伍,一同構建起“15分鐘養老守護圈”,讓片區內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貼心的養老服務,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記者:楊宜修、康家輝
視頻:李冠宇
編輯:陳海笑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