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四川某深山養殖基地的霧氣還未散盡,趙亮已拎著竹簍穿梭在林間。他熟練地撿起一枚枚溫熱的土雞蛋,臉上沾著草屑,褲腳沾滿泥土——這位憑借《康熙微服私訪記》中“三德子”一角家喻戶曉的演員,如今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生態土雞養殖帶頭人”。
一、明星下鄉:從熒幕到山野的“逆行”創業路
2014年,一次山區扶貧活動徹底改變了趙亮的人生軌跡。在海拔千米的村落,他目睹了留守老人守著滿山野果卻難換溫飽的困境,萌生了“用生態農業盤活鄉村資源”的念頭。面對親友反對與行業質疑,他抵押房產、承包荒山,在連路都不通的深谷建起養殖場。
“第一年死了3萬只雞苗?!壁w亮回憶,因缺乏經驗,雞群因暴雨受寒、因溫差染病,他整夜守在雞舍,用體溫計給雛雞測溫,自學獸醫知識調配中草藥防疫。為攻克運輸難題,他自費修通3公里山路;為提升品質,他跑遍全國考察土雞品種,最終選定抗病性強、肉質緊實的川藏黑羽雞。
二、品質突圍:用影視匠心打造“會跳舞的土雞”
十年間,趙亮將演員的“死磕精神”注入養殖業:
- 生態放養:雞群散養在2000畝山林,食五谷、啄蟲草、飲山泉,日均運動量超10公里,肉質緊實無腥味;
- 科技賦能:引入區塊鏈溯源系統,每只雞佩戴智能腳環,記錄生長周期、防疫記錄、運動軌跡,消費者掃碼可查“雞生檔案”;
- 嚴控標準:拒絕激素催長,堅持180天自然生長周期,土雞蛋經SGS檢測,葉黃素含量達普通蛋3倍,膽固醇降低40%。
“我們的雞能飛上樹杈,下的蛋摔不破。”趙亮笑稱,因運動量足,土雞常上演“飛檐走壁”的戲碼,網友戲稱其產品為“會跳舞的土雞”。如今,品牌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復購率穩居行業前三。
三、共富樣本:一只雞“啄”開鄉村振興新路
趙亮的養殖基地采用“1+N”幫扶模式:
- 農戶托管:為600余戶農戶免費提供雞苗與技術,農戶年增收超2萬元;
- 產業融合:開發“認養一只雞”云養殖項目,游客可遠程監控雞舍,定期收獲土雞與雞蛋;
- 文旅延伸:打造“雞文化”主題農莊,推出抓雞比賽、土灶烹飪等體驗項目,帶動周邊民宿、餐飲增收超千萬元。
“跟著趙老師養雞,脫貧帽子摘了,還蓋了新房!”脫貧戶李秀芳展示著自家新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目前,基地已輻射帶動3省12村,直接解決就業崗位200余個,間接受益農戶超3000戶。
四、IP賦能:明星光環背后的“笨功夫”
面對“明星帶貨”質疑,趙亮亮出“成績單”:
- 透明化生產:直播間直接連線養殖場,主播隨機抓雞稱重、現場煮蛋試吃;
- 反哺農業:每售出一份產品,即向山區兒童捐贈一枚營養蛋;
- 跨界創新:聯合川菜大師研發土雞預制菜,推出“三德子秘制叫花雞”等爆款,單月銷量破10萬份。
“演員靠作品說話,農民靠品質立身?!壁w亮坦言,他拒絕“貼牌代工”,堅持自建檢測實驗室,每批次產品均通過歐盟SGS 481項農殘檢測,“我演的是小人物,但做農業要當‘大人物’——對得起土地,對得起鄉親?!?/p>
結語
從“三德子”到“趙總”,趙亮的身份標簽不斷疊加,但始終未變的是對土地的敬畏與對鄉親的責任。如今,他的養殖基地已升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未來計劃在10個山區縣復制“三德子模式”。
“鄉村振興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是千萬農民的協奏曲?!壁w亮說,他正籌備“新農人培訓學院”,希望培養更多懂技術、善經營的“鄉土明星”,“讓更多‘三德子’從土地里長出來?!?/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