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川南渝西教育協同研討暨榮昌區“三為課堂”建設成果展示推廣活動在榮昌區安富中心小學舉辦。活動以“素養導向下的新卓越課堂建設”為主題,通過課例展示、經驗共享、技術賦能,推動川渝教育從“協同”走向“共生”,吸引了川渝兩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教研員、校長及教師代表共200余人參與。
課例展示。主辦方供圖
據悉,百年老校榮昌安富中心小學依托榮昌陶文化,創造性地構建“五育融陶”育人體系,讓學生在說陶、制陶、畫陶、曬陶、樂陶等實踐中,既傳承千年陶藝文化,又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種將地域特色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為特色辦學提供了鮮活樣本。安富小學“三為課堂”以“四定”教學設計為內核,系統構建“定位育人價值、定軌學習閉環、定標學業質量、定活動教學評一致”的實踐框架,精準撬動課堂改革,實現核心素養落地。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一直以來通過推廣優質教育資源,形成共享機制,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讓優秀成果在推廣應用中實現再創新、再提高,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巴蜀小學的應有之為。
在課例展示環節,來自安富中心小學、棠香小學和巴蜀小學的3位老師代表先后帶來數學課堂《有余數的除法》、語文課堂《我的“自畫像”》和綜合實踐課《走進場館去學習——我為探館做規劃》課例展示,來自巴蜀小學的李方紅、劉俐宏、劉瑩3位相關學科主任分別對課例展示進行現場評課。
課例點評。主辦方供圖
在經驗交流活動中,安富中心小學的學生們通過聲情并茂的情景劇表演、朗誦和歌唱,生動演繹雷鋒“助人為樂”“釘子精神”等經典事跡,傳遞無私奉獻的榜樣力量。
期間,川渝兩地的教師代表還進行了課堂建設經驗交流。來自重慶榮昌的安富中心小學、棠香小學、榮昌區教師進修學校、大足區寶頂鎮實驗小學及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瀘天化小學、瀘縣實驗學校的教師代表們,分別以《“助學三單”的設計和使用》《四定教學設計區域實踐》《貼著教材走 順著學情來 奔著育人去》《“4Q”學堂建設實踐與思考》《研以賦能 行以致遠——校本研修與“力行課堂”的共生共長》《指向思維能力提升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探索》為題開展深度交流。
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校長潘南講話。主辦方供圖
重慶市巴蜀小學教育集團校長潘南點贊榮昌區在聚焦課堂教學與課程建設上所作出的成績,肯定了安富中心小學高質量發展下成就的學生高質量成長樣態。她表示,教育人要堅持兒童立場,立足課堂研究,做好教育傳承,同時做好系統規劃,將課堂轉變為激活生命的實踐殿堂。
榮昌區教育委員會調研員李明講話。主辦方供圖
榮昌區教育委員會調研員李明表示,面對人工智能時代對傳統教育的挑戰,教育人要緊扣《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推動課堂改革。榮昌區將持續以“三為課堂”和“四定”教學設計為抓手,重構教學生態,激發學生創造力,促進教師成長,不斷深化川南渝西教育協同,借助巴蜀小學等優質資源,共建教育共同體,攻克改革難題,推廣“三為課堂”經驗。
本次活動由榮昌區教育委員會、榮昌區教師進修學校、重慶市巴蜀小學校聯合主辦。(晏紅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