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太猛了!
5月2日, 美元對港幣 匯率一度升至7.75。
這是自4月3日關稅風暴以來,港元的再次快速大幅升值。
接連幾日, 美元兌港 幣都被 “釘”在7.75的強方兌換保證線上,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密集出手 “ 撒錢 ” 。
2日當天,金管局便火速斥資465.39億港元購買美元,以維持匯率穩定。
這是自200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香港金管局最大的單日美元購買操作,也是自2020年以來首次通過干預買入美元。
在紐約時間5月2日-5日的4天內,金管局三次出手,累計向市場注入1166.14億港元,分別承接美元賣盤60.05億、12.3億及78.12億美元。
港元匯率強勢攀升,反映出國際資本持續流入;金管局三天千億彈藥,盡顯充裕流動性。
全球資本搶籌布局下,港股新一輪牛市或已箭在弦上!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香港的 聯系匯率制度 。
它就像 給港 元 拴了一根“美元橡皮筋” ,把 匯率 穩定維持在 7.75至7.85 的窄幅 區間 。
若國際市場瘋狂買入港元,推高港元價格,此時港元“供不應求”,當美元對港元匯率漲到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時,金管局就出手拋港元、買美元;
若國際市場瘋狂拋售港元,市面上的港幣過多,引發“貶值”,跌到7.85時,金管局就拋美元、買港元,以“收回”港元。
換句話說,每一次強方兌換保證的觸發,都是全球資本大買港元,用真金白銀給香港資產(港市、匯市、地產)“投票”的時刻。
所以,當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時,往往也是港股牛市的信號。
港元匯率上一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是2020年,當年4月21日至10月28日期間,累計觸發85次,香港銀行體系累計資金流入3835億港元。
到2021年2月中旬,恒生指數從25000點附近大漲至3萬點上方。
不過,如果是依賴港元走強來帶動港股走強,前提是港元能持續走強。
但本輪港元走強,力度和持續時間可能都不如2020年的。
匯豐策略師提到關鍵的兩點。
一是在美國加征關稅背景下,穩定通脹限制了美聯儲的降息空間。
二是在香港本地,港元存款在加速增長,而信貸發放持續萎縮,導致2025年3月底的港元貸存比率下跌至72.3%,創金融海嘯以來最低。
簡單來理解一下。
美國為應對通脹(尤其加征關稅推高進口成本),可能維持高利率,限制降息空間。
而 美國高利率本應吸引資金流入港元,支撐匯率。
但由于香港本地 存款激增與信貸萎縮 ,會 導致流動性過剩,壓低HIBOR, 降低持有港元的收益。
若HIBOR低于美元利率, 可能 引發 套息交易(借低息港元 , 換高息美元), 進而 壓制港元匯率。
香港本地因素可能抵消美聯儲政策的支撐作用, 使港元此輪走強力度 可能 弱于2020年 。
那么,港股牛市還可期嗎?
港股的走強邏輯,并不是單一匯率信號的映射。
即使拋開匯率驅動, 港股 資金熱力與內生韌性, 正在為新一輪上漲埋下伏筆。
了解清楚本次流入港股的熱錢可能從何而來、匯率緣何走強,一切就有眉目了。
首先,南向資金是主力,但外資可能也一改態度開始主動涌入接盤了。
據中金公司4月底研報, 2025年以來 , 港股通南向資金規模流入 超 6000億港元,相當于去年全年流入8078.7億港元的四分之三,日均流入規模為去年的2.5倍。
從公募基金角度看, 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持倉占其股票投資市值比例已經升至36.9%, 創近五年以來最高水平,明顯高于去年底的30.5%。
五一假期后第一個交易日的5月6日,南向資金繼續大買近135億。
內資發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外資或許也轉變態度大舉買入了。
盡管目前還沒有出具體數據證明資金從美國、日本等回流港股,據3月底高盛報告, 對沖基金對中國股票的凈敞口和總敞口不斷上升 ,但 全球投資機構的參與度仍然不高。
而到五一黃金周,在南下資金因假期缺位、沒有內地資金“撐腰”的情況下,港股卻逆勢大漲。
5月2日,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分別大漲1.7%、3.1%。
外資可能正從“避險撤離” 轉向 “戰略布局”,主動發力接盤港股,而港元走強只是這一趨勢的 “后視鏡”。
其次,港股大型新股IPO和集中派發股息,也助推港元兌美元匯率走強。
據LiveReport大數據,截至2025年4月30日,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且申請在有效期間內的公司累計有147家。
其中,寧德時代在5月6日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或者本周就啟動H股上市程序,集資規模約為50億美元;恒瑞醫藥也在當天啟動預路演。
大型IPO的招股期會引發全球投資者的集中認購,而認購資金需以港元結算,直接推高港元的即時需求。
派發股息方面,企業為應對6-8月股息派發高峰期,增持港元需求強勁。
尤其是部分大型金融機構將派息時點從往年的7-8月調整至5-6月,今年的股息支付高峰可能提前。
從短期看,這將增加對港元的需求,使得港元升值;
從長期看,這意味著港股有更多的優質、高息資產,更能吸引全球資本進場。
另外,港股市場內生韌性轉好,有助于筑牢上漲根基。
2024年、24H1全部港股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分別為9.8%、7.5%,而全部A股為-3%、-3%。下半年港股凈利潤增速也大幅上行,A股則繼續下滑。
港股盈利表現明顯優于A股。
更值得關注的是,全部港股ROE(凈資產收益率)上升至7%,雖仍處歷史低位,但全年延續了上升趨勢。
而資產周轉率是2024港股ROE上升的主要原因。
全部港股2024年、24H1資產周轉率為0.231/0.222 次,全年港股資產周轉率有所上升。
這意味著企業盤活資產的效率在加快,也就是“賣貨更高效”,實現內生性增長。
所以,港元走強只是短期現象,或許會隨金管局干預而暫時平復,但其背后折射的國際資本重估潮與港股盈利拐點,卻是牽引牛市的長期引擎。
加上隨著中美貿易可能緩和,關稅利空風險不斷降低,此刻的每一次震蕩,或許都是機會。
在經濟大轉型過程中,家庭財富正在發生大遷徙與大洗牌。
大會帶來哪些利好?二季度還會有哪些刺激政策?5月資本市場還有哪些機會?
公開場合不便多說,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進群。
累計10+場干貨直播,10+位行業大咖,
價值3999元的直播課堂,本周限量免費開放。
我們一起了解政策趨勢和經濟走勢,找到確定性機會!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