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立足省會城市定位,聚焦離退休干部黨建融入城市基層治理,創新省市區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干部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五融五促”機制,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發揮優勢作用,為推動昆明高質量發展貢獻銀發力量。
深化融合共建適應發展新要求
昆明市積極探索離退休干部黨建融入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徑。面對城市基層治理中多元主體參與不足、資源整合不夠等問題,2020年,探索開展離退休干部黨建與城市基層黨建融合的工作,在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呈貢等主城五區10個社區開展試點。2022年,在全市全面推開,經過近三年的實踐,建立了55個市級離退休干部黨建融入城市基層黨建試點,其中12個被確定為省級試點,探索出了離退休干部黨建融入城市基層黨建“五融五共”工作法等工作經驗。2024年,在主城五區進一步深化拓展省市區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干部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融合共建“五融五促”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與城市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將離退休干部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為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拓展“五融五促”探索共建新路徑
組織融合促共建,構建全域協同“共同體”。建立“契約化”合作體系,在社區與駐區單位探索“1+N”黨建聯盟基礎上,開展省市區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干部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融合共建點,目前,已建立5個市級融合共建點、9個區級融合共建點,已有40個省市區級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其中,省級19個、市級3個、區級14個,其他4個)就近與融合共建點社區黨組織簽訂協議,建立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動態管理體系。創新“嵌入式”管理機制,共1500余名離退休干部黨員融入14個融合共建點社區,通過交叉任職、擔任網格長等形式,參與共建活動,促進深度融合。深化“項目制”治理實踐,建立“社區吹哨、單位報到”響應機制,協辦破解跨部門難題,僅主城區5個省級融合共建點就有372名離退休干部黨員通過融合共建機制融入社區治理。西山區廣福小區社區通過離退休干部牽線,促成社區“老年大學”建設,招收學員600余人。
隊伍融合促共管,鍛造銀青接力“生力軍”。構建“銀青接力”培養鏈條,五華區虹山中路社區實施“七彩同心結”行動,通過“老帶青”模式完成7輪老舊小區改造,未發生信訪案件,青年團隊開發的“虹山治理”小程序,實現居民訴求“一鍵上報”,處置率100%,2024年化解矛盾糾紛35件,群眾滿意度達95%。創新“專業共享”服務模式,呈貢區宜和路社區“銀青協同”,組織開展剪紙、書法等活動,服務社區青少年500余人次,開展健康義診活動20余次,服務社區老人300余人。打造“跨界融合”志愿團隊,建立“春城銀霞人才庫”,組建147支志愿服務隊,僅法律專業組每年就開展普法活動80余場,服務群眾1.2萬余人次。
陣地融合促共享,織密全齡服務 “一張網”。共建“全齡服務”綜合體,西山區廣福社區將黨群服務中心與醫養服務站、老年大學、健康小屋聯動,實現黨建資源與養老服務的精準對接,日均服務離退休干部200余人次。共管“智慧服務”云平臺,官渡區智慧化改造推動形成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服務響應速度提升60%,覆蓋人群擴大3倍;盤龍區在社區開發的智能社區系統整合線上問診、助餐預約、緊急呼叫等功能,形成養老服務“指尖生態圈”。共治“綠美春城”生態圈,通過“春城銀霞”品牌及多樣化活動,銀發志愿者積極參與滇池治理、植樹造林、節能減排、垃圾分類、環保宣傳等活動,2500余名退休干部志愿者成為“綠美春城”建設的重要力量。
活動融合促共辦,繪就春城氣韻“新畫卷”。深耕“家風潤城”品牌,結合為“光榮在黨50年”離退休干部頒發紀念章,開展革命故事宣講。呈貢區由老干部、老教師、老軍人組建3支“銀發宣講隊”,用紅色資源及身邊人身邊事,深入社區、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黨的創新理論宣講,營造“銀齡有為、榜樣引領”的良好氛圍。激活“非遺傳承”基因,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在“一所兩院”采取“非遺+互動”模式,開展民族人偶、剪影等非遺體驗現場教學;西山區書林街社區聯合非遺傳承人開展扎染技藝進社區活動,組織離退休干部學習傳統植物扎染工藝。打造“開放春城”開放窗口,嵩明縣打造“輕嵩旅居”品牌,吸引重慶旅居團從“短期避寒”到“長期扎根”,僅嵩蘭馨苑小區就吸引近400名重慶旅居者。安寧恒大社區16000多居民中,有80%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居者,最遠的來自新疆和黑龍江,有的住上小半年,有的直接在這里安了家。
治理融合促共贏,樹立社會協同“一面旗”。建立“協同議事”決策機制,離退休干部在西山區金碧街道109個小區改造中擔任“改造顧問團”,在盤龍區160個老舊小區改造中作為“銀發監理隊”;嵩明縣龍泉社區“奶奶志愿服務隊”推動建成集中充電場,設置400個充電口,滿足1900余戶居民需求。實施“平安春城”聯防護衛,五華區“銀發普法講師團”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2024年舉辦講座50場,覆蓋居民3000余人次。盤龍公安分局退休干警組建“銀發反詐宣傳隊”,制作方言反詐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10萬次,2024年協助警方阻止電信詐騙案件12起,挽回損失80余萬元。創新“代際傳承”服務模式,盤龍區蘭龍潭社區組織“老青對話”,青年黨員與高齡黨員結對,共同參與社區服務。呈貢區明潭社區與市公安局離退辦合作設立服務站,與云南開放大學聯合深化“明潭@開大”校地合作、成立“兒童議事會”,“老青小”三代人合作打造“正美明潭”社區品牌。
賦能“六個春城”交出老干新答卷
圍繞建設實力春城賦能產業振興。深入調研園區經濟、產業培育、高原特色農業等領域,開展技術培訓與產業指導,通過建議獻策、技術指導助力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促進循環農業、數字經濟、銀發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銀發動能。
圍繞建設溫馨春城共筑和諧家園。依托老年大學、黨群服務中心陣地,組織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精神生活;主動參與基層治理,開展治安巡防,牽頭化解矛盾糾紛,協調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物業管理等難題,推動社區共建共治,營造和諧互助的社區氛圍。
圍繞建設開放春城塑造良好形象。主動服務和融入旅居云南,打造“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特色品牌;參與市場監督與反詐宣傳,助力營商環境優化;發揮文化紐帶作用,通過民族文化傳承、對外交流活動,講好昆明故事,提升城市開放包容形象。
圍繞建設綠美春城守護生態底色。常態化開展環保巡查與監督,推動垃圾分類、節能減排宣傳,引導居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投身滇池治理、植樹護綠等生態行動,參與生態修復項目,助力構建公園城市體系,為“高原明珠”增添生態光彩。
圍繞建設幸福春城情暖銀齡生活。落實離休干部精準服務,優化助老設施與個性化關懷,打造“愛心食堂”“期頤小院”等暖心項目,開展助餐、義診等惠民服務,關注老年群體精神需求,豐富文化養老活動,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歸屬感。
圍繞建設效能春城助力治理現代化。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與城市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參與政策調研與效能督查,為基層治理建言獻策;推動智慧安防系統建設,協助化解安全隱患,通過“銀青共治”,促進代際協作,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