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98年房改以后,房地產業迎來了20多年的輝煌,期間房價漲幅用驚人來形容,不為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0年左右,全國的平均房價2000元/平左右,但現在,百城二手房均價13892元,漲了超5倍。
這還只是平均價漲幅,具體到一線城市,漲幅10-20倍,如果是一線城市核心區,漲幅甚至超30倍。
所以為啥以前大家瘋狂買房?為啥很多行外企業削減腦子都要做開發商?我國開發商規模最多的時候接近10萬家,核心原因:來錢快,賺錢容易。
以前大家都把買房視為穩賺不賠的買賣,哪怕借錢,都要買房,畢竟買房不僅關乎一家人的生活質量,而且還事關財富的保值增值,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隨著房價的日益攀升,不少人又開始感嘆買房的壓力越來越大,老百姓家庭掏空家底也只夠勉強首付,剩下的錢只能貸款,背負長達20~30年的房貸壓力!
那么,問題來了,房價到底多少才“合理”?有高人算出“答案”:6000元足矣!原因是什么?
先說說大家的收入。絕大多數普通打工人一個月收入3-5000,甚至企事業單位職工,很多到手工資也就幾千塊,更何況還有6億人收入不足1000,如果房價居高不下,買房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比如現在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30以上,相當于打工人不吃不喝,起碼要30年才能買得起房。
如果房價降到6000,三口之家只要省吃儉用五六年,完全足夠買房,一家人就能其樂融融地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再來看看建筑成本,別以為房價如果降到6000,房企就會虧的一毛不剩。有專業人士總結,如果房價6000元一平,既可以保證覆蓋各種成本,比如土地成本、建筑成本以及各種稅費等等,也可以保證開發商有利可圖,
有開發商土拍部門的朋友說,土地出讓的時候,價格要是合理控制,建筑材料以及人工這些成本也都在一個正常范圍內,水泥、鋼材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也都比較穩定,沒有被哄抬物價,綜合算下來,其實房價是可以維持在6000元這樣一個比較合理水平的。
接著再從城市發展和老百姓的居住需求平衡上來說,現在大城市房價60000,而且核心區高品質樓盤甚至十幾萬一平,很多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拼多年,收入都貢獻給了房東,更別提買房了,最后扛不下去,只能無奈回到老家或者去一些房價相對低一點的城市發展,
如果房價6000元一平,年輕人留在大城市的動力十足,城市也能輕而易舉留住人才,在如今老齡化加深、出生率持續下降,拼存量人口的年代,如果一個城市能夠留住人才,就意味著未來發展將進入良性循環。
不過,這里就得考慮到現實面,像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資源集中、地價高,房價6000元一平都不夠成本價的。
但是,對于其他絕大多數普通城市,房價6000元一平還是合理的!比如我們老家一個三線城市,房價1.2萬,收入3000,按照這個收入,起碼不吃不喝10年才能存滿首付,如果除去開銷,很多人20年都買不起。
所以,綜合考慮老百姓的收入、房子的成本以及城市發展等多方面因素,普通地區6000元房價,還是合理的。只是,想要達到這種預期不太容易,但是這起碼是很多人更愿意接受的。
畢竟老百姓買房的目的不是炒房,只是為圖個安穩的家,如果讓房價慢慢回歸居住屬性,與收入掛鉤,大家不用背負那么沉重的負擔,日子也就能過得輕松一些,幸福感也能有顯著提高,
所以,不管是開發商也好,還是各級相關部門也好,都應該多想想怎么把房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讓大家都能買得起房,住得起房,有個安穩的家,讓更多的人實現自己的住房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