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粵進深 李奕和
去年6月,位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網紅豪宅中海深灣玖序開盤。
項目毛坯備案均價13.3萬元/㎡,精裝均價14.3萬/㎡,創下深圳新建商品房最高價。
“深超總”的區位價值,在那一刻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位于同一片區域、就在深灣玖序的旁邊,有項目卻因賣出5萬/㎡ 的價格而出圈。
前不久,深圳地產圈被超總壹號發出的特價宣傳海報刷屏了。
項目推出部分特價房源,單價5萬/㎡起,而且帶1.2萬/㎡精裝修,118㎡總價646萬元,2025年底交付。
這樣的價格有多香?對比深灣玖序的精裝均價,項目等于是打了個四折。
要知道,超總壹號同樣在“深超總”核心區,就在深灣玖序的邊上。
價格出來后,不少人說道:“沙井價住深超總”。
實際上,即便是同一個項目,超總壹號據悉在去年的價格還去到10萬/㎡。
如今其推出的特價房源,相當于打了個五折。
當然,降價是有理由的。
超總壹號由神州數碼開發,后者的核心人物是郭為,目前也是神州數碼董事長。
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0.6萬平方米,是集超高層辦公、獨棟辦公、高端公寓、商業于一體的生態綜合體。
分東西塔,東塔為純辦公用以自用及對外租賃,西塔則為商辦公寓。
目前對外銷售,并打出特價的就是商辦公寓部分。
該建筑高度200米,層高4.5米,戶型面積段主要為118-278㎡。
也就是說項目并非住宅,而是商辦性質做成的類住宅產品。
這種產品有一定的靈活性,可用來辦公,又可當會所做商務接待,還可以住。
但畢竟跟純正的住宅產品有所區別,客群面較窄。
不可否認,超總壹號在區位上其實具備豪宅基因,開發商在打造上也花了不少的心思。
項目地塊最早在2017年,由神州數碼以36.2億成功拿下;2018年,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至今已八載,是神州數碼打造的重要項目。
只不過,產品與區域的錯配,使得有錢人看不上,普通投資客買不起。
同時伴隨這幾年商辦公寓市場下行,超總壹號的以價換量似乎就成了一種必然。
實際上,不只是超總壹號。
深圳各大核心區類似產品的還有SIC、恒裕深圳灣、華僑城新璽、太子灣108府、僑城壹號、SCT灣流、瑞灣府、歲寶壹品等。
這些項目,不少也都經歷了跌價。
房地產的投資、開發,并不是神州數碼的主業,它的另一個重要標簽,是國內IT分銷龍頭企業。
但即便如此,神州數碼的業績還是受到了超總壹號跌價的影響。
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1.66億元,同比增長7.14%,實現歸母凈利潤7.53億元,同比減少35.77%,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
而這里面,如果扣除深圳市神州數碼國際創新中心(即IIC超總壹號項目)負向影響,其凈利潤13.05億元,是保持正向增長的。
對此,神州數碼在年報中也做出解釋:
“公司持有的IIC資產已實現部分銷售,但是銷售毛利未能彌補因資金占用而產生的財務費用,以及因房地產市場因素引發的資產減值,對公司的凈利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具體而言,2024年,神州數碼公允價值變動為損失3.05億元,相比2023年的損失6380萬元,增加了不少。
信用減值損失1.36億元,資產減值損失1.5億元。這兩項,2023年還是正向收益。
報告期內,神州數碼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較大,主要受到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
其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包括房屋、建筑及深圳灣總部基地兩部分。
這兩部分,期初余額分別為2.19億元、46.25億元。期末則變更為2.11億元、42.11億元。
而僅深圳灣總部基地項目(即IIC超總壹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了3.86億元。從而對企業整體的利潤產生影響。
商辦公寓不好賣,超總壹號還需應對片區“商改住”的沖擊。就在4月29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位于IIC超總壹號北邊的商業用地,調規成了住宅用地。
要知道,去年爆火的深灣玖序,前身也是商改住地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