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位中國女性站在東京地方法院的原告席上,用顫抖的雙手展開泛黃的檔案。她是王選,不是法律科班出身,卻以流利的日語質問日本政府:“731部隊活體實驗的真相,還要被埋藏多少年?”這場持續17年的跨國訴訟,揭開了二戰期間日本細菌戰最黑暗的一頁。
一
1942年,日軍在浙江義烏崇山村投放鼠疫菌,王選的8位親人相繼死亡,襁褓中的她被母親藏進地窖才幸免于難。1994年,已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教師的王選,偶然得知日本學者在調查細菌戰,她毅然變賣家產,踏上跨國取證之路。
在浙江、湖南等地的田間地頭,王選帶著攝像機走訪1300多位幸存者,記錄下潰爛的傷口與殘缺的肢體。她鉆進各地檔案館,從1950年代中國政府的防疫報告中,找到日軍飛機空投跳蚤容器的原始記錄。這些用麻繩裝訂的泛黃紙頁,成為撬動歷史鐵幕的杠桿。
二
1997年,王選聯合108名中國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起訴訟。法庭上,她以驚人的記憶力背誦731部隊生產鼠疫菌的月度報表:“1942年8月,哈爾濱平房基地產出跳蚤45公斤,每克含鼠疫菌3000萬……”日本律師團試圖以“個人無索賠權”搪塞,她立即援引《海牙公約》第3條:“違反戰爭法規的行為,受害者有權獲得賠償。”
這場拉鋸戰創下多個“首次”:首次有日本法官承認細菌戰事實(2002年東京地院判決書),首次在官方文書中出現“731部隊人體實驗”表述。雖然最終日本最高法院以“國家無答責”駁回索賠訴求,但王選成功迫使日本學界公開20萬頁731部隊檔案。
三
王選的抗爭催生了國際法領域的重要突破。2007年,她在美國國會作證,推動《日本戰爭責任法案》進入立法程序;2015年,聯合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審議大會首次將日軍細菌戰列為典型案例。那些曾被視作“鄉村野老”的幸存者,如今成為紐倫堡法庭原則的活證據。
當日本右翼叫囂“沒有物證”時,王選亮出在哈爾濱郊外找到的陶瓷細菌彈碎片——經德國實驗室檢測,彈體殘留的炭疽孢子仍有活性。這份跨越80年的生物證據,讓所有否認者啞口無言。
2023年,86歲的王選仍在為義烏細菌戰紀念館奔走。她說:“我們不是在索賠,而是在為文明立碑?!边@位從地窖爬出的幸存者,用半生光陰完成了最殘酷的復仇:讓施暴者的檔案成為人類的集體記憶,讓沉默的證物化作永恒的警示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