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冬,64歲的李師傅被一紙"膀胱浸潤性尿路癌"的診斷書擊垮。醫生建議的膀胱全切手術方案讓他徹夜難眠:"切除了膀胱,以后的生活怎么辦?"這個倔強的老人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拒絕手術,選擇中醫。五年后的今天,他不僅健康活著,還精神抖擻地站在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的舞臺上。
病痛纏身:從尿路感染到癌癥確診
病根早在2017年就已埋下。當時忙于工作的李師傅總是忽視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直到2020年底出現嚴重尿血、貧血,甚至虛弱到無法行走時,才不得不就醫。"那時身上一點勁兒都沒有,連路都走不了。"2021年1月5日的活檢結果證實了最壞的猜測——膀胱癌。
面對醫生"膀胱全切"的治療方案,這個花甲之年的老人陷入了兩難:"全切了,以后怎么生活?"經過深思熟慮,李師傅做出了一個讓家人震驚的決定:拒絕手術,尋求其他治療方式。
絕處逢生:中醫帶來的轉機
2021年1月14日,在朋友推薦下,李師傅找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袁希福院長。當時的他身體極度虛弱,需要依賴導尿管排尿,還伴有持續尿血。令人驚喜的是,服用中藥不久后,他的體力就開始逐漸恢復。
"就像干涸的土地遇到了甘霖。"李師傅這樣形容自己的變化。到2021年5月24日復診時,困擾他多時的尿血癥狀已基本消失。更令人欣慰的是,他重新獲得了自主排尿的能力,擺脫了導尿管的束縛。
五年康復:活出生命新高度
2023年7月17日的復查結果顯示:病情穩定,無復發跡象。如今的李師傅不僅能正常生活,還能幫家人做家務,完全看不出是一位癌癥患者。
2024年4月,在"龍年中國行"開封站活動中,李師傅與袁希福院長一同游覽了龍亭公園。站在古城墻上,他感慨萬千:"當初選擇中醫,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醫者仁心:中西醫的不同視角
袁希福院長表示:"李師傅的案例展現了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的獨特價值。對于高齡或體質特殊的患者,中醫治療往往能在控制病情的同時,最大程度保障生活質量。"
這個案例也引發我們思考:當現代醫學手段可能影響生活質量時,中醫藥或許能提供一條更溫和有效的治療路徑。李師傅五年來與癌"和平共處"的經歷,正是這種治療理念的最佳詮釋。
生命啟示:選擇與希望
"癌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李師傅常對病友們說。從依賴導尿管到重獲健康,這位老人用五年時間證明:在生命的關鍵時刻,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往往能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跡。
如今,年近七旬的李師傅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抗癌經歷分享給更多病友,讓更多人看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