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隆回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曾陸紅
近日,好友聶世忠(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給我寄來了他最近花瑤寫生的部分彩墨作品和圖片。當這些圖畫展現在我的眼前時,的確令人眼睛一亮。畫中的花瑤是那么美,美的令人陶醉,傳達的情感又是那么清新和美好。這些作品是他五一期間的潛心畫作,他自謙要我對他的這些作品作個點評。
在當代藝術多元發展的語境下,如何以傳統的繪畫媒材表達地域文化特色,始終是藝術家探索的重要命題。聶世忠以邵陽隆回花瑤為創作母題的系列彩墨寫生作品,則打破了傳統水墨的固有范式,將彩墨材料的特性與水彩水墨技法相融合,巧妙地將西方光影造型觀念與東方線條與寫意精神相貫通,為我們呈現出一幅幅充滿詩意與文化厚度的視覺圖景。這些作品不僅是對花瑤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的生動描繪,也是對傳統繪畫語言新的探索與拓展,展現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價值。
一、材料與技法的融合創新
《花瑤翠影》彩墨50cm×50cm
聶世忠選擇彩墨作為創作媒材,為他的繪畫帶來了豐富的色彩層次與表現力。彩墨材料既保留了傳統水墨的韻味,又賦予了畫面更加鮮明的色彩對比與視覺張力。在《花瑤翠影》中,彩墨的運用表現得淋漓盡致。畫中,花瑤民居掩映在綠樹成蔭之中、天空云彩飛逸。畫家以青綠彩墨層層暈染樹冠,墨色與石綠交融處透出深淺不一的層次感,而天空部分則采用水彩的濕畫法,群青與鈦白在濕潤的紙面上自然暈染,形成云彩舒展流動的形態,既保留了水墨的氤氳氣息,又通過色彩對比強化了空間的縱深感。
《瑤寨花開》彩墨50cm×50cm
水彩技法的融入,為作品增添了靈動與通透之感。水彩的透明性和流動性,使得畫面中的色彩相互滲透、交融,產生出自然而微妙的變化。這些描繪花瑤的山水作品,聶世忠運用水彩的濕畫法,讓色彩在濕潤的紙面上自由暈染,表現出云霧繚繞的山間景色,使畫面具有一種朦朧的詩意。在《瑤寨花開》一畫中,“瑤山秘境”民居周圍映山紅綻放,農田里大棚蔬菜錯落分布。畫家以水彩的鮮亮色彩勾勒出映山紅的花瓣,通過水分的控制讓紅色自然暈染,與墨色勾勒的民居形成鮮明對比;大棚蔬菜的塑料薄膜則以留白與淡彩結合,表現出反光的質感,體現了水彩技法對現代元素的細膩捕捉。?
《花瑤山居》彩墨50cm×50cm
西方光影造型觀念與東方線條寫意手法的結合,是聶世忠花瑤寫生作品的一大特色。在西方繪畫中,光影是塑造物體形態、表現空間深度的重要手段。聶世忠將這一觀念引入彩墨寫生,通過對光線和陰影的細致描繪,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在《花瑤山居》中,青石色山體下瑤族民居一片安逸,畫家運用赭石與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山體受光面與背光面,使青石的厚重質感躍然紙上;民居的木質結構則以簡練的線條勾勒,疏密有致的線條既表現出建筑的結構邏輯,又賦予畫面靈動的氣韻,實現了光影造型與線條寫意的完美平衡。
二、花瑤景觀的詩意表達
邵陽隆回花瑤地區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為美術家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聶世忠的作品中,花瑤的山水、村寨、人物等元素被賦予了詩意的表達,展現出一種超越現實的審美境界。
《花瑤山鄉》彩墨50cm×50cm
他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藝術語言,展現出花瑤山水特有的神韻與氣質。在《花瑤山鄉》中,聶世忠采用國畫古典技法,描繪梯田下的花瑤古老寨舍,畫面呈現雅致韻味。層層疊疊的梯田以赭石與花青勾勒輪廓,再以淡墨渲染,表現出土地的質感;民居的黑瓦白墻則以簡潔的線條概括,與遠處青灰色的山巒形成色調呼應。畫面中留白處理的天空與溪流,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仿佛將觀者帶入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
《花瑤畫境》彩墨35cm×35cm
花瑤村寨是聶世忠作品中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對象。他通過對村寨建筑的細致描繪,展現出花瑤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在《花瑤村落》《花瑤坡上》等作品中,畫面生動表現了掛了紅燈籠的花瑤木結構古典民居。畫家以朱砂點染燈籠,鮮艷的紅色在灰黑色的木質建筑與綠色植被間格外醒目,既增添了畫面的生活氣息,又象征著花瑤文化的鮮活生命力。建筑的木紋肌理通過枯筆皴擦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的方式呈現,展現出工匠精湛的技藝和歲月的痕跡。
《花瑤人家》彩墨50cm×50cm
在《花瑤人家》《墨染花瑤》中,畫面中大面積天空云彩飄逸,為花瑤人民活動的詩意背景,展現出花瑤人民的淳樸、善良的民族風情,畫家通過留白與淡彩的結合,表現出天空的開闊與云彩的輕盈,傳遞出花瑤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自然的敬畏。
三、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
《云上花瑤》彩墨50cm×50cm
聶世忠的花瑤寫生作品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花瑤,建在起伏的山巒中最突出的新建筑是俗稱“花瑤帽”的“云上花瑤”。這一當代新式建筑在聶世忠畫筆下流光溢彩、色彩斑斕。畫家以大膽的色彩組合和富有張力的筆觸,描繪出這座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建筑,其夸張的造型與絢麗的色彩既展現了花瑤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也體現了藝術家對傳統與現代關系的深刻思考。作品是對邵陽本土花瑤文化的記錄與傳承,通過藝術的方式展現了花瑤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和精神世界,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有意喚起了人們對花瑤文化的關注和重視,為花瑤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從藝術價值的角度來看,聶世忠的花瑤寫生作品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將西方繪畫的觀念和技法與東方藝術的精神相融合,企圖打破了傳統水墨的固有模式,表現出了一種新的繪畫語言。他的作品在色彩運用、構圖布局等方面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展現出了他深厚的繪畫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
在審美層面上,聶世忠的花瑤寫生作品為觀者帶來了獨特的視覺體驗和審美享受。他通過對花瑤景觀的詩意表達,營造出了一種寧靜、祥和、美好的意境,使觀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愉悅。他的作品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和民族風情,也讓觀者在欣賞藝術的同時,能夠了解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聶世忠的花瑤寫生作品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幅幅充滿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是對花瑤文化的生動詮釋,更是對當代中國畫創新發展的積極探索,對于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作者系美術評論家、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藝術學院原副主任曾陸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