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的過山車一定是豆粕。
一會兒從2800沖到3800,一會兒又跌到3100,這大漲大跌也不過就是一兩個月的時間。
再確切點說,快速的大漲大跌主要就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初,這段時間豆粕是非常瘋狂。
但是漲和跌的邏輯都是十分清晰的。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豆粕的上漲和下跌只和一件事有關(guān),那就是南美大豆的到港。
豆粕上漲是因為南美大豆到港延遲,本來日子就沒到呢,結(jié)果又刮了幾天狂風(fēng),使得到港又延誤了。
然后海關(guān)又提高了檢驗標準,使得大豆通關(guān)再次緩慢。
于是,不少油廠斷豆停機,再加上市場炒作,豆粕價格就一飛沖天了。
當然這種沖天大家都心知肚明,它飛不了多久,原因很簡單,因為南美大豆只是到港延遲,只是慢一點,而不是不到。
所以,只要南美大豆一到,開機率一恢復(fù),豆粕供應(yīng)緊張的問題就馬上會得到緩解,那么價格也自然就會跌下來。
所以五一節(jié)后,豆粕就開始大幅下跌了。
現(xiàn)在跌到什么程度了呢?
主流報價再次跌到了3000元到3100元/噸。
目前看,是稍稍挺住了,在這個位置上開始整理,但遠期看,心里沒底,3000元/噸還能守得住嗎?
答案是,守不住。
可能有人會說了,不對啊,你不是之前說由于美豆缺席,國內(nèi)對南美大豆需求提升,豆粕供應(yīng)依然偏緊的么?
這個沒錯,但是這是一個整體性的,而豆粕行情呢,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比如說,南美大豆到港晚了,豆粕行情就會出現(xiàn)大漲,但當南美大豆陸續(xù)到港,豆粕就又跌下來。
這就是階段行情。
而這個階段行情除了受總供需轄制以外,還受市場情緒影響很大,而豆粕由于對進口大豆依賴較大,所以豆粕市場情緒注定要和進口大豆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之前豆粕大漲,主要是進口大豆到港量偏低,再加上一再延誤,使得市場情緒高昂,但是現(xiàn)在風(fēng)向變了,開始進入到南美大豆出口的旺季了。
雖然說4月份,進口大豆到港只有600萬噸出頭,遠低于市場預(yù)期的八九百萬噸,但是原因大家都知道,只是慢,而不是缺豆。
所以后續(xù)這個節(jié)奏一上來,進口大豆每月到港千萬噸量級并不是什么難事,市場情緒也會再次發(fā)酵,當初怎么看漲的,到時候也會怎么看跌。
所以,你說豆粕撐得住嗎?
很難撐住。
但是也不用太悲觀,因為有跌也就會有漲,因為進口大豆現(xiàn)在呈現(xiàn)明顯的季節(jié)性分化,當前是南美大豆的出口旺季,所以當然供應(yīng)不缺,但隨著南美出口旺季過后,進口大豆到港就要收緊了。
另一方面,就像咱們之前說的,現(xiàn)在我們對進口大豆依賴比較單一,主要就南美,或者說主要就是巴西大豆,而一旦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導(dǎo)致到港再次延誤,那么豆粕肯定還要再次波動。
所以,豆粕很難走出一個穩(wěn)定的局面。
不過,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市場也變得十分警惕了,豆粕再漲的空間明顯下降了。
為什么呢?
因為大起之后又大落,對市場的沖擊是很大的,尤其是情緒,所以即便當豆粕再度上漲,也很難有人會輕易追高,大家都會變得謹慎。
這么一來,豆粕想再大漲,也就難了。
本文完,歡迎關(guān)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