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候,無疑是中國最黑暗的一段時光之一,那些日子里,國家山河破碎滿目瘡痍。
許多城市都被日軍攻陷,今天我們隨著一組老照片,走進1938年的徐州,看一看當時被日軍占領的徐州情況如何?
這張圖片里城門大開,日本士兵們的隊伍正緩緩地進入城鎮,一眼看過去似乎還看不到鏡頭,他們肩膀上扛著槍,火力十足。
更別提隊伍旁邊的坦克了,有這種量級的武器,這只日本隊伍或許也是日軍侵華的主力隊伍之一了。旁邊的居民們更是藏在屋子里,一點都不敢露頭,生怕吸引日本人的注意。
照片里,一群戰士們排成長隊,正順著小道往前趕路,周圍是低矮的小房屋,看起來是村落或者城鎮一類的聚集地。
圖片里的這些士兵們行李并不多,每個人背著一個包裹,手上提著一點東西,這就是他們抗戰是期的全部家當了。
旁邊是用磚塊和石頭堆砌成的墻壁,這邊的日本士兵排成兩列,正順著小道緩緩地爬上去,準備繼續他們的行軍路程。
最上方還有日本士兵站在那里戒備著,時刻觀察周圍的情況,提防襲擊的同時,保證所有日本士兵都跟上隊伍的步伐。
這張圖片似乎是在日本士兵們過河的時候拍攝的,旁邊是潺潺的流水,對面的岸邊還有小樹苗,看起來挺祥和的。
可是誰知道這是一批侵略者呢,站在最前面的官兵,似乎正在給其他戰士做動員,鼓勵他們為日本侵占更多的土地而拼命。
這張圖片里,日本人正在勞作,他們拿著鏟子和鋤頭,似乎正在挖坑或者挖溝,隨身帶著槍械的話,勞動并不方便。
于是他們把槍放到一旁,堆在了一起,有的人覺得勞動太熱,甚至把外套脫掉了,就是知道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挖坑究竟是為了干什么?
這張圖片拍攝的似乎是大戰的時候,這一小隊士兵躲在后面,正在發射炮彈,前面是滾滾的濃煙,看起來炮彈已經發射出去,甚至可能命中了目標。
這些日本士兵看起來甚至還沒有什么緊迫感,有人在觀望著,有的人覺得發射炮彈的聲音捂住了耳朵,有的人坐在一邊。
1938年拍攝的這張圖片似乎是日本士兵正在從城墻登陸,他們在墻壁上掛了一個梯子,所有士兵都可以順著梯子緩慢的上爬。
不過爬梯子的速度,比起隊伍前進的速度就太慢了,這導致城墻下面很多士兵堵在了一起,后面還有日本人不斷地走過來。
這張圖片里一個士兵打開了包裹,旁邊一個人正在給他演示和講解,后面是他們用沙袋堆積而成的戰壕。
還可以看到從沙袋中突出來的炮筒發射口,可以預想到的是,不久之后這里或許會爆發一場大戰。
在日本集結起來,想要侵占徐州的時候,中國的抗日部隊同樣沒有袖手旁觀,圖片里這些戰士們精神昂揚,行動迅捷。
如果說日本部隊前進是懶懶散散的話,圖片里的這些中國戰士們看起來就格外的有激情,好像還是跑著前進的,他們想要拯救國家,拯救人民,這樣的目標給了他們很大的動力。
圖片里日本士兵正從牌坊下面經過,扛在肩膀上的槍支上還掛著日本國旗,大張旗鼓的宣告者他們的來處。
照片背后是鐘樓,鐘樓上面懸掛的旗幟也宣告著這里已經被占領,這些日本士兵進城既是為了驗收成果,同時也是為了放松休息一下。
這張圖片拍攝的是日本戰斗的后方,他們穿著大衣,看起來天氣似乎比較寒冷,前面的人拿著望遠鏡正在仔細觀察前線的情況。
后方也有人拿著電話和大部隊溝通戰況,保證隨時改變戰術,更快地達到占領徐州的目的,這批部隊的人數看起來似乎并不多,所以才格外小心謹慎。
停留在后面的汽車,將一個又一個的日本士兵運送到這里,然后他們快速地趴進溝里去,架著槍,密切注視著前方的情況。
把這些再次運送到位之后,汽車就會開到遠處,盡可能的保持隱蔽,直到戰斗結束,才會再次接送這些士兵。
這張圖片拍攝的是1938年徐州城內的情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旁邊滿是碎石,不難猜測這里曾經發生過激烈的交鋒。
特別是旁邊的亭子,屋頂已經破破爛爛的了,亭子的幾個角也都碎掉,這里又少了一處景觀,少了一個讓人們休息觀賞景色的地方。
那個時候許多百姓的家里的房屋,都是用茅草而做的房頂,還要時不時地進行修補保證不會漏雨。
不過日本人是不會考慮這么多的,他們把梯子一架,爬上房頂就開始用望遠鏡觀察前方的情況,房屋的主人站在旁邊也只能不吭聲,任由這些日本人糟蹋。
這張圖片里,日本人士兵背著包裹,正緩緩地進城,似乎人數不是很多,不過或許是因為帶著武器,以及日本人的惡行非常有名。
所以即便是本應該熱熱鬧鬧的地方,此刻也是寂靜一片,除了這些日本人,完全看不到其他人的聲音,街道上更是空空蕩蕩的,小攤小販也沒有。
這張圖片里這些日本士兵熱情的爬上墻去,看起來相當的無序,一切都只是為了給上面的城樓懸掛上日本國旗。
這標志著他們又占領了一個地方,又完成了一個總部下達的指令,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獎賞,以及更高的榮譽。
這張圖片里,日本士兵在城墻之上,有的人蹲著有的人藏在城墻的后面,堅固的城樓成為了他們絕佳的掩體。
這也給想要打敗這些日本士兵的抗日戰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他們沒有有利的地形,一舉一動都暴露在日本人的視野之中。
這張圖片后面的日本士兵被聚集起來,似乎正在頒布命令,進行動員,保證之后的戰斗能夠順利進行。
同樣也有一小批的士兵們被安排去做戰斗之前的準備,比如拿鏟子挖出壕溝,用望遠鏡觀察周邊情況進行警戒等等。
會提前埋伏的,可不僅只有日本士兵,圖片里的這些抗日戰士們,堆積在一起的柴禾成為了他們絕佳的掩體。
旁邊是發射彈藥的地方,他們穿著標志性的服裝,在百姓的眼中,他們就是救星,是中華的兒女,是可以信賴的家人。
坦克緩緩地開進城市里,坦克上面飛舞的日本國旗,有這樣強大的武器在,坐在坦克上的日本士兵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桿。
旁邊是戰士們組成的方隊,坦克前進的聲音,日本士兵的腳步聲,對當地的居民來說,就是悲慘生活的預告。
1938年,這一只小部隊走在鄉間的小道上,他們看起來有些松散,或許是看到了前面的城鎮,知道了自己的目標就在不遠處。
和抗日戰士相比,日本士兵們的包裹明顯體積更大,這也難怪,畢竟當時他們有比較充足的物質支撐,在這種情況下抗日成功,不得不歌頌先烈的努力和付出。
小土堆后面是趴著的日本士兵,他們扶著槍看起來相當專注,時刻觀察著四周的情況,日本的記者經常拍攝這樣的照片。
畢竟在他們眼里,他們日本的部隊就是最強的,所有拍攝下來的照片之后都可以用在報紙上,來宣揚日本的戰績。
這張圖片是在街道的拐角處拍攝的日本隊伍,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日本人的數量之多,這里的街道這么寬闊,想必平時是相當熱鬧的。
然而此刻卻空無一人,和一座城市里面的的人都跑光了相比,更加可信的還是居民們都躲藏起來,畢竟日本人殺人不眨眼。
有的日本部隊前進是完全依靠雙腳的,而圖片里的這些日本部隊明顯不是那一類人,他們前進有汽車,只需要站在汽車上,可以更好地保存體力方便之后的作戰。
道路兩邊還站著先前探路的日本人,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大部隊到來之前查明周邊的情況,減少危險的存在。
這張圖片足以看出戰斗的緊迫,戰士們彎著腰互相攙扶著往前跑去,力求可以盡快地支援到前線。
旁邊的斷壁殘垣說明戰斗已經開始好一段時間了,這個時候比拼的就是誰更有毅力,誰更有恒心,退讓一步就可能一敗涂地。
這張圖片里,日本軍官站在山坡上,或許是這里信號比較好,其中一個人拿著電話,正在努力的聯系后方的總部。
旁邊站著的日本軍官正耐心的等待著,準備在電話接通的第一時間進行匯報,日本軍官的站姿相當的囂張,看起來勝券在握。
這張圖片更能直觀地展示當時日本人擁有的火力優勢,和他們相比,抗日部隊的武器是完全不夠看的。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抗日獲得了勝利,這并非簡單的事情,其中犧牲了多少先輩,死去了多少同胞,都值得我們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