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和清軍到底誰的戰(zhàn)斗力更強一些?雖然太平軍最后確實是被清軍剿滅了,實際上,也是清軍付出極大的代價才達到的目的。
從客觀來講,到底雙方的實力如何?這要從李秀成拿著30萬大軍與3萬清軍對碰說起……
不知道李秀成開戰(zhàn)前有沒有說過一句話:“不管怎么說,30萬對3萬,優(yōu)勢在我……”
30萬大軍為何啃不動3萬湘軍?
1862年深秋,南京城外的雨花臺炮聲震天。李秀成率領號稱30萬的太平軍,將曾國荃的3萬湘軍團團圍住。按說兵力十倍于敵,拿下這場攻堅戰(zhàn)易如反掌,可打了46天愣是沒啃下這塊硬骨頭。這事兒就像現(xiàn)在十個人圍毆一個,結果被對方反殺,你說邪門不邪門?
其實早在三年前,曾國藩就看出門道。他在給咸豐的奏折里寫:“賊眾雖多,然烏合之眾,器械不精;我軍雖寡,然器械精利,訓練有素。”這話可不是吹牛。當年湘軍用的洋槍洋炮,不少是從上海洋行買的進口貨,光是開花大炮就能打三里遠。反觀太平軍,主力武器還是大刀長矛,火器多是土制抬槍,打兩發(fā)就得降溫。
更致命的是戰(zhàn)術僵化。李秀成晚年寫的《李秀成自述》里痛心疾首:“我軍每攻必人海戰(zhàn)術,清妖則以深壕堅壘耗我銳氣。”就像打游戲只會無腦沖塔,碰上會走位的對手自然吃虧。
雨花臺戰(zhàn)役時,湘軍挖了三道壕溝,架起鐵絲網(wǎng),太平軍沖一波倒一波,尸體把壕溝都填平了。
百萬大軍背后的“空架子”
說太平軍有30萬大軍,水分比太湖還大。史學家茅海建在《太平天國戰(zhàn)爭全史》里算過細賬:所謂30萬,實際戰(zhàn)兵不到8萬,剩下都是隨軍家屬、流民甚至強征的老弱婦孺。這些人飯都吃不飽,扛著竹槍充數(shù),碰上真刀真槍立馬潰散。
反觀湘軍,3萬人全是職業(yè)兵。曾國藩搞的是“兵歸將有”,每個營官自己招兵,不聽話的直接砍頭。這幫湖南漢子頓頓有米飯臘肉,月月發(fā)餉銀,打起仗來嗷嗷叫。紀錄片《太平天國》里有個細節(jié):湘軍士兵腰間都別著洋火柴,晚上能抽煙提神,太平軍卻連火折子都緊缺。
最要命的是情報差。清廷有海關總稅務司的洋人幫忙,上海到南京的電報線早架通了。
李秀成前腳剛拔營,后腳曾國荃就收到飛鴿傳書。而太平軍傳令還得靠快馬,等命令送到前線,黃花菜都涼了。
腐敗毒瘤
洪秀全搞的“圣庫制度”,本意是天下財物共享,結果成了腐敗溫床。1853年定都天京后,王爺們蓋王府比打仗還上心。楊秀清的天王府占地近百畝,光雕花楠木柱就用了兩千根,氣得底層士兵在墻上寫打油詩:“王爺屋頂金燦燦,兄弟餓得打晃晃”。
李秀成自己的忠王府也好不到哪去。蘇州博物館至今保存著他用過的翡翠夜壺,據(jù)說值當時十萬兩白銀。這邊將領花天酒地,那邊士兵連鹽都吃不上。英國記者呤唎在《太平天國親歷記》里寫道:“蘇州城外的士兵像乞丐一樣翻垃圾堆,而他們的將軍正在府里抽鴉片”。
反觀湘軍,曾國藩把“不要錢不怕死”刻進骨子里。他弟弟曾國荃攻下安慶時,把太平軍庫房里的銀子全充公,自己只留了把破椅子。這種反差就像公司領導帶頭996,員工自然拼命;要是領導整天公款吃喝,底下人誰還干活?
信仰崩塌后
早期太平軍能打,靠的是“拜上帝教”的精神鴉片。洪秀全宣稱“天父天兄護體”,士兵沖鋒前喝符水,真以為刀槍不入。可到了后期,這套把戲不靈了。
1860年二破江南大營時,有個老兵在日記里寫:“東王死后,再沒人能請?zhí)旄赶路病P值軅兛粗髽岅牥逊虺珊Y子,夜里都偷偷把神符扔茅坑”。信仰崩塌比打敗仗更可怕,李秀成在自述里承認:“自翼王出走,軍心渙散,雖三十萬眾不如昔日三萬”。
反觀湘軍,搞的是儒家那套“忠孝節(jié)義”。曾國藩給士兵講《孝經(jīng)》,陣亡的給家里發(fā)撫恤金,活著的能掙功名。這種實實在在的好處,比飄渺的天國夢實在多了。就像現(xiàn)在打工人,老板畫餅不如漲工資好使。
必然失敗
回頭看這場實力懸殊的較量,輸贏早埋下伏筆。太平軍像匹脫韁野馬,靠著激情狂奔了十幾年,終究跑不過精心馴養(yǎng)的賽馬。
史學家羅爾綱在《太平天國史》里總結:“農(nóng)民起義的局限性,在定都天京后暴露無遺。”分封制搞出幾十個王爺,比清朝的八旗還腐敗;拒絕搞土改,丟了農(nóng)民支持;排斥讀書人,連個像樣的參謀部都沒有。
而湘軍這邊,曾國藩用幕府養(yǎng)出李鴻章、左宗棠等人才;搞洋務買軍艦,軍事改革步步到位;甚至偷偷和列強做軍火生意。這種降維打擊,就像冷兵器碰上機關槍,人再多也是送人頭。
李秀成刑場上的那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道盡了太平天國的悲涼。30萬大軍打不過3萬湘軍,不是人數(shù)問題,是制度、科技、人心的全面潰敗。
所以光靠人多勢眾贏不了現(xiàn)代戰(zhàn)爭,沒有與時俱進的改革,再輝煌的起義終將淪為歷史塵埃。
參考文獻
1. 曾國藩《曾文正公奏折》,同治元年刻本
2. 李秀成《李秀成自述》,1864年手稿(現(xiàn)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3. 茅海建《太平天國戰(zhàn)爭全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中華書局,1991年
5. 呤唎《太平天國親歷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 紀錄片《太平天國》,央視紀錄頻道,2010年
7.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岳麓書社,1986年
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剿平粵匪方略》,清同治年間官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