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公開說:巴軍之所以擊落印軍六架戰機,完全是因為自己沒有用全力,手下留情了
2025年5月那場讓南亞空域炸開鍋的空戰,最近又添了一記狠辣的“補刀”。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直接在公開場合放話,說巴軍擊落6架印度戰機其實是“留了一手”。他說得明明白白:雙方在空中混戰整整一個小時,要不是巴軍從頭到尾“保持克制”,原本能把擊落數字提到10架。這話聽著就像當面甩給印度一巴掌——你以為輸6架就夠慘了?我只是沒下狠勁,不然你得更難看。
巴基斯坦外長也跟著“補刀”,特意強調這一仗里,擊落印軍戰機的戰果“幾乎全靠中國的殲-10C”。想想看,印度花大價錢從法國買來的“陣風”戰機,號稱2001年服役后從沒在實戰中被擊落過,結果被殲-10C成了“經驗包”,3架“陣風”折戟不說,還搭上蘇-30MKI和米格-29這些“萬國牌”隊友。現在巴總理公開說“沒盡全力”,相當于在國際舞臺上扯著嗓子喊:你印度空軍的實力,連我日常訓練的水平都扛不住。
這種表態有多扎心?印度政府到現在還在裝啞巴,總理莫迪的社交媒體停留在5月6日,國防部長只敢提“打擊恐怖主義目標”,軍方更是一聲不吭。但巴基斯坦沒打算給印度留面子,直接把“克制”當成了武器,明擺著告訴全世界:我不僅能贏,還能隨時讓你輸得更慘,只是不想把事做絕而已。這比單純公布戰果更狠——你連對手的全力都沒逼出來,還好意思吹自己是地區軍事強國?
再看法國那邊,簡直是“躺著也中槍”。達索公司股價暴跌7%,法國國防部緊急啟動技術調查,還甩鍋說“責任在印度飛行員操作失誤”。但明眼人都知道,“陣風”的探測距離比殲-10C短40公里,導彈射程也被碾壓,更別說巴基斯坦靠中國的ZDK-03預警機實現了數據秒級共享,而印度的“陣風”和自家預警機根本不配套,體系化作戰被完爆。現在巴方說“沒盡全力”,等于間接證明就算印度把36架“陣風”全派上,在成體系的中式裝備面前也占不到便宜,法國再怎么嘴硬,也掩蓋不了“陣風”神話破滅的事實。
巴基斯坦這波操作,簡直把軍事勝利玩出了“心理戰”的高階版本。以前大家覺得印巴空戰是互有勝負,現在巴方主動挑明“我留了手”,相當于在南亞空域劃了道紅線:你的上限就是我隨便打打的下限。以后印度空軍再想挑釁,就得先琢磨琢磨,自己能不能承受對方“認真起來”的后果。這種威懾力,比多擊落幾架戰機更管用——畢竟,知道對手還沒使出全力就已經輸成這樣,換誰心里都得發怵。
對中國來說,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硬核廣告”。殲-10C用實戰證明了啥叫“性價比之王”:單打獨斗時,雷達和導彈射程碾壓;團隊配合時,和預警機無縫對接。巴基斯坦總理特意提到“中國在危機時刻的支持是關鍵”,這話既是感謝,也是給全球想買裝備的國家打樣:跟著中國買武器,不僅能打仗,還能在關鍵時刻挺直腰桿。以后中東、非洲那些國家選戰機,看看殲-10C的實戰成績,再看看“陣風”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慘狀,心里該有數了。
最尷尬的還是印度,花高價買的“陣風”成了實戰背景板,國內反對黨早就質問“80架戰機為啥打不過20架殲-10C”,現在又被巴方公開嘲諷“沒盡全力”,整個軍事體系的漏洞被扒得干干凈凈。你說印度的“萬國牌”裝備有多不靠譜?36架“陣風”里12架因為維護問題停飛,剩下的上了戰場被中式裝備碾壓,連法國盟友都甩鍋給飛行員,簡直里外不是人。馬克龍現在估計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印度的后勤和體系這么拉胯,當初就不該把“陣風”吹成“空中霸主”,現在好了,股價暴跌不說,未來軍售估計也得跟著遭殃。
這場空戰打到現在,早就超出了單純的軍事勝負。巴基斯坦用“手下留情”完成了對印度的輿論碾壓,中國靠裝備硬實力在國際軍貿市場站穩了腳跟,而印度和法國則成了反面教材——一個證明“裝備雜糅等于戰斗力打折”,一個證明“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和虛假宣傳遲早翻車”。接下來就看印度能不能醒過神來,放棄“萬國牌”幻想,好好補補體系化作戰的課了。不過以目前的沉默來看,他們可能還在消化“被對手放水仍慘敗”的震驚呢。這場仗帶來的連鎖反應,恐怕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