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鎮后山的古窯洞塌了半邊,陶匠李青山舉著火把鉆進裂縫,黃泥里突然閃過一抹孔雀藍。他扒開浮土,挖出個二尺高的唐代女俑,釉面透亮如新,只是眼角凝著水珠似的結晶。
"這莫不是傳說中的淚陶?"李青山用衣袖擦拭,結晶突然滾落,在窯磚上砸出個冒著青煙的小坑。當晚暴雨傾盆,他夢見女俑在雨中起舞,身后群山裂開無數血紅傷口。
雞鳴時分,李青山被異響驚醒。工作臺上的女俑竟轉向窗外青溪山,陶土手指曲成怪異姿勢——正是山民求救的暗號。他背起竹簍冒雨上山,女俑眼窩不斷滾出淚珠,落地便顯出礦洞方位。
在女俑指引下,李青山找到五處地脈節點:被雷劈焦的櫟樹根、瀑布后的赤鐵礦、百年蛇蛻纏繞的觀音土、野蜂巢下的白瓷泥,以及山頂鷹巢里的隕石粉。每取一樣,女俑釉色便鮮活幾分。
"三百年前,我阿爹抽走山骨修皇宮,惹怒山靈。"女俑在窯火中顯形,聲音像風過陶笛。她教李青山將五色土揉進釉料,把陶龜坯子壘成北斗七星陣,窯口插九十九根帶松脂的老竹。
子夜點火時,暴雨驟停。燃燒的竹節發出龍吟般的嘯叫,窯頂騰起七色煙柱。鎮上老人看見煙柱化作巨龜虛影,緩緩沒入山體裂縫。采藥人王婆驚呼:"這不是當年馱著童謠姑娘上山的神龜嗎?"
開窯那日,鎮山陶龜背甲上天然形成青溪山全景圖,裂紋恰好補全礦洞位置。李青山按圖封填礦洞,種下女貞樹苗。三個月后,陶龜表面滲出清泉,枯死的樹苗突然抽枝開花。
女俑在滿月夜徹底褪去陶色,化作穿藍布裙的姑娘:"我本是大山的女兒,該回去了。"她走進陶窯深處,青磚上留下串帶露水的腳印。李青山循著腳印掘地三尺,竟挖出條汩汩流淌的暗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