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李俊霖,看著招生簡章上“參軍入伍”的宣傳頁,心中突然涌起一股熱流。“那時總覺得青春不該只有課本和操場,應該去更廣闊的天地里摔打一番。”這個從小聽著軍旅故事長大的男孩,毅然選擇暫停學業,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裝。
2022年,從部隊退伍返校的李俊霖,發揚在軍隊歷練的“敢打必勝”精神,刻苦學習,積極備考,今年成功上岸“雙一流”高校——云南大學,圓夢從戰士到碩士的深造夢想。
李俊霖,湘潭理工學院商學院財務2101班學生,2020-2022年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曾獲“正大杯”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湖南賽區三等獎,2023年湖南省高校企業競爭模擬大賽三等獎,考研上岸云南大學。
軍旅磨礪
“人總要有點跟自己較勁的狠勁”
在軍營里,李俊霖度過了兩年摸爬滾打的時光。凌晨五點的緊急集合、高溫四十度的野外拉練、重達六十斤的裝備負重行軍,這些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卻成了他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有一次在野外里執行任務時,我們連續三天吃干糧,嘴唇干裂得滲血,卻硬是靠著背包里的半塊壓縮餅干和心中的信念挺了下來。”
第一次5公里測試時,他跟著隊伍跑在中間位置,既沒被拉開距離,也沒力氣加速,沖過終點時喉嚨發腥,卻忍不住彎腰撐著膝蓋笑了——畢竟沒像預想中落在最后,直到聽到班長念出成績,比連隊標準慢了兩分鐘,笑容瞬間僵在臉上,后頸發燙得厲害,突然覺得剛才那點沾沾自喜像個笑話。回憶起新兵連的第一個清晨,他嘴角揚起笑,“在部隊,完成從來不是終點,達標才是底線”。連隊的熄燈號是晚上九點半,但他的“戰場”才剛剛開始。
當晚熄燈號響過十分鐘后,他去到操場,在月光下開始了第一次加練。軍營的夜晚寂靜得能聽見風擦過草葉的聲音。李俊霖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多跑一圈,早餐三分鐘解決——這個習慣后來延續到了考研備考中。“連隊的墻上寫著‘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我突然明白,人總要有點跟自己較勁的狠勁。”最讓他難忘的是退伍前的最后一次晨訓。當東方泛起魚肚白,他望著隊列里新入伍的戰友,突然想起第一次跑五公里時顫抖的雙腿。那天我特意數了步數,一萬三千零二十八步,每一步都像釘進土地里的鋼釘。”
退伍返校
“李連長”比在部隊還拼
褪去軍裝重返校園,李俊霖以“李連長”的新身份活躍在軍訓場上。幾度擔任教官的經歷中,最讓他驕傲的不是正步踢得有多標準,而是見證生命拔節的回響。“有個女生剛開始一直不敢說話,我讓她對著操場邊的楊樹喊口號,后來她能大聲報出自己的番號。”
盡管在訓練場上游刃有余,但剛退伍返校的李俊霖,在學業上卻一度陷入迷茫。走在曾經熟悉的校園路上,昔日的同學早已進入專業學習的深水區,而他卻像一個闖入者,在陌生的課程表和晦澀的專業術語中找不到方向。“第一堂專業課,我感覺自己像在聽天書。”他苦笑著搖頭,“那段時間特別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選擇。”
但軍人的骨子里從來沒有“退縮”二字。李俊霖開始主動找老師請教,每天泡在圖書館里惡補基礎知識。2024年3月,決定考研的李俊霖給自己定下鐵律:卸載所有娛樂軟件,朋友圈關閉,每天雷打不動學習9小時。朋友們調侃他“比在部隊還拼”,他卻說:“部隊教會我,目標定了就別給自己留退路。”
備戰考研
“獨行俠”并不孤獨
決定考研的那個春天,李俊霖在宿舍床頭貼上了一張便簽:“每天九小時,用堅持致敬曾經的自己。”從此,圖書館的清晨八點和深夜十點,都留下了他伏案苦讀的身影。背單詞時用的筆記本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草稿紙上的數學公式畫了又擦,擦了又畫。一個人回寢室的路上,路燈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那是與他并肩作戰的“戰友”。
備考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循環鍵。每天早上,他三分鐘解決早餐,隨后開始自己一天的學習計劃;中午在圖書館背書,跟隨耳機里老師的講解寫著一沓沓專業課筆記;晚上十點閉館后,他會繞著校園再跑上一圈,看路燈在路面投下長長的影子。“有天凌晨回宿舍,發現月亮特別亮,突然想起在部隊時站崗的夜晚,月光也是這樣潑在槍桿上。”
備考途中并非只有孤獨,善意也如星子般照亮了他的路。李俊霖提到最感謝的是論文指導老師陽榮鳳。這個總是帶著溫暖笑意的“陽姐”,在了解到他的考研計劃時,會主動分享她的資料來幫助他。壓力大時,李俊霖總是會來到辦公室找老師聊天,“陽姐對我的幫助,遠不止于學習”,在知道他的復試時間和論文終稿撞期,陽榮鳳老師主動幫他協調時間,給予他很多幫助。這種支持成了他焦慮時的“鎮定劑”。
考研的征程里,英語成了李俊霖眼前最陡峭的“雪山”。擱置兩年的英語基礎如同風化的巖石,薄弱不堪,“像重新回新兵連,什么都得從頭學起。”最初的日子里,他給自己設下“單詞攻堅戰”:從“abandon”到“zeal”,每天六十個新單詞。強化階段,單詞量提升到每日復習一百個。為了培養語感,他把手機壁紙換成單詞截圖,吃飯時耳機里循環播放英語廣播。日復一日的積累,讓他的英語成績逐步提升。
但真正的考驗在初試前夜降臨——他突發高燒39度。“考場上眼前發黑,筆都握不穩。”他灌下7瓶紅牛強撐完成考試,“在部隊時班長說過,倒也要倒在終點線后面。”靠著部隊練就的意志力,李俊霖在頭暈目眩中完成了所有答題。
“上岸”當天
在操場上跑了整整十圈
2025年3月26日,云南大學的復試結果公布當晚,李俊霖在操場上跑了整整十圈。汗水混著淚水劃過臉頰,他終于敢相信,這個曾在戈壁灘上扛過風沙的少年,真的憑著一股“不拋棄不放棄”的勁兒,考上了心儀的學校。
“很多人說我是‘獨行俠’,其實我從不覺得孤獨。”他望向窗外,指針正指向下午三點,“在部隊時,班長教過我一句話:槍響之后,只有靶子和子彈。考研就像一場無聲的戰役,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就不會在意身邊有沒有人陪跑。”夕陽的余暉為李俊霖的側臉鍍上一層金邊。他望著遠處的教學樓,目光堅定而溫柔。那些在軍營里摸爬滾打的日子,那些在圖書館挑燈夜讀的夜晚,那些陌生人給予的溫暖與善意,都已成為他生命中最珍貴的勛章。
“考研就像五公里越野,中途會有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但只要想想那些在背后支持你的人,想想曾經那個在軍營里咬牙堅持的自己,就覺得必須咬著牙跑下去。”如今的李俊霖,即將踏上新的求學之旅,他說想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無論選擇哪條路,只要心懷熱愛,勇往直前,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花期。”
撰稿/WRITER :劉依倩
排版/TYPESETTER :李湘琴
審核/REVIEWER :傅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