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停業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醫院停業申請,依據相關規定,經審核同意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停業半年,停業時間從2025年4月23日至2025年10月22日。停業期間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不得開展任何線上線下診療活動。
公開資料顯示,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由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旅集團”)下屬的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云南泰源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投資雙方共同成立了云南城投婦兒醫院有限公司。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婦兒公司注冊資本為1.68億元,其中康旅集團通過下屬公司間接持股51%,為控股股東。
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于2020年12月正式揭牌,2021年1月全面接診,是一家二級專科醫療機構。醫院占地面積達16.63畝,規劃床位300張,開設婦科、產科、兒科等14個臨床及醫技科室,并配套體檢中心、月子中心及互聯網醫療服務。
作為控股方,康旅集團是云南省屬重點國企,前身為云南城投集團。2022年9月,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公告將所持康旅集團近45%的股權無償劃轉至云南省國資委,自此,康旅集團成為省國資委直接控股的一級平臺。
多年來,康旅集團持續加碼醫療健康產業。早在2015年便并購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創了國企并購三甲醫院的先河。目前,集團旗下共有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甘美醫院、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星耀醫院、云南省中醫院滇池度假區醫院、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昆明市東川區人民醫院等6家醫院,3家養老機構、醫療床位逾5500余張。
在養老板塊,康旅集團也在不斷探索。近日,其投資建設的云甘美·悅養園城開業,配置養老床位500余張,成為昆明主城區最大的智慧化養老綜合體。目前,集團旗下獨立運營養老項目床位總計超過1100張,合作旅居養老床位達4000余張。
據《云南日報》報道,2024年,康旅集團所屬醫院門急診接診量達到222.84萬人次,實現營收20.8億元,健康服務業資產規模已突破百億元,累計營收近275億元。
盡管醫療版圖不斷擴展,但云南城投昆明婦女兒童醫院的暫停運營,再次將“城投系”醫院的發展困局推到了聚光燈下。
國資投資醫療接連“失速”,資本熱退潮
近年來,那些曾被寄予厚望、背靠“國資大樹”的社會辦醫機構,接二連三傳出波折。曾幾何時,國資背景被視為醫療項目的“定心丸”與“護身符”,然而現實并不溫柔。縱然手握雄厚資本與政策優勢,不少國企投資的醫療項目依然難逃虧損、轉讓,甚至破產的結局。
2021年7月,成立七年的首都醫療集團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其大股東北京國資公司東以2.6億元的底價掛牌轉讓所持股權,標志著這家“國字頭”醫療集團的黯然退場。
首都醫療集團成立于2014年,由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出資設立,注冊資本高達10億元,曾被視為“國字軍團”進軍社會辦醫的排頭兵。集團迅速布局婦兒、康復、骨科等多個專科領域,投資項目包括愛育華婦兒醫院、英智康復醫院、惠民醫院、首醫優合診所及骨科醫院等,還通過旗下子公司首醫國際入股香港盈健醫療,試圖將香港的全科診所模式引入內地。
然而,即使手握優質資源和國資背景,首都醫療的經營依然難言成功。以債務危機最突出的愛育華婦兒醫院為例,開業首年便融資10億元,固定資產投入亦達10億元。醫院建筑面積達7.3萬平方米,設計床位300張。但到2020年,其借款總額已升至16億元,每年僅利息和折舊支出便高達1.16億元。盡管營收從2016年的6905萬元增長至2019年的1.56億元,仍難擺脫資不抵債的困境。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指出,首都醫療曾推動多個項目如首醫優合、骨科醫院、海婦項目等,但多數最終淪為爛尾,原因包括現金流斷裂、租金談判失敗、審批不順等。尤其骨科醫院,因環保處罰與“未批先建”問題長期停工,后轉型為“包租公”卻遭遇疫情沖擊,租戶拖欠租金。2024年宣告破產時,負債達1.53億元,資產卻僅剩14萬元。
這種“敗走麥城”的并非孤例。2024年5月,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披露擬公開轉讓春暉第一康復醫院40%股權。這家2019年開業、由青島城投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聯合打造的康復醫院,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共設140張床位。盡管近年來營收表現略有改善,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轉正為425.3萬元,但累計虧損依然龐大,所有者權益為-1230.48萬元。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后,青島城投將正式失去對該院的控制權。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青島國資近期轉讓的第二家醫療機構。就在此前的4月23日,青島國資委實控的青島融源創新公司也掛牌轉讓了青島李滄東部醫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
同樣,2024年3月,據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披露,擁有國資背景的北京首頤礦山醫院部分股權將被掛牌轉讓,擬轉讓比例為20%,轉讓底價約1263.99萬元,轉讓方為首鋼集團,隸屬于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首頤礦山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擁有病床255張,營業占地面積4.73萬平米,建筑面積約2.4萬平米。根據2023年度審計報告數據,該院實現營收約1.93億元,營業利潤132.41萬元,負債總計7727.03萬元。而截至2024年1月31日,北京首頤礦山醫院資產總計約1.42億元,負債總計上升到了8049.07萬元,營業利潤、凈利潤也均為負,金額各達143.23萬元。
面對這一系列“退場”與“瘦身”,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國企辦醫雖然有著天然性的優勢,但也存在著諸多挑戰。“如何在項目投資回收周期、國企社會責任及醫院長期經營建設中找到平衡點,對國有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而通過多個健康細分賽道協同布局,有效發揮規模優勢,或許可以實現邊際效益的遞增。”廈門國貿方面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如是表示。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看醫界表示,對于國資辦醫院來說,如何經受住市場的檢驗是一大挑戰,“大浪淘沙”的現象未來或許仍難以避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