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上市公司相當神秘莫測,主營業務到底是什么,不到最后暴雷,還真的看不清楚。
比如剛被證監會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ST巖石,只看名字,你以為它是挖礦的,再看公司介紹及財務數據,你確定了它是賣酒的。
2021-2023年,*ST巖石賣得還不錯,酒類銷售收入分別為6億、11億、16億,這驚人的增長率,還讓它獲得了“白酒新星”的頭銜。
然而,這些都只是表象,賣酒只是副業,直到2024年9月,實控人韓嘯全家都被捕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它是“集資”的。
明面上賣酒,背地里集資,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原本不算新鮮,但*ST巖石股份的故事則要離奇得多。
其實,*ST巖石一開始并不賣酒,而是賣建筑陶瓷,比如地磚、墻磚什么的,最早的名字叫福建豪盛,上市于1993年。
不過,上市幾年后陶瓷生意就搞不走了,然后開始轉型,先后嘗試了房地產、P2P金融,但都不成功,幾經周折,就等來了80后河南老板韓嘯。
2017年,韓嘯入主,剝離了原來的所有資產,把公司更名巖石股份,之后收購了幾家白酒相關企業后,宣布進軍白酒業。
眾所周知,2016-2021年是中國醬香酒的爆發時期,隨著茅臺的復興,帶火了一大批貴州的醬香品牌,其中有一家叫貴州貴酒,是貴州省老八大名酒之一。
2016年,白酒老三洋河就看上了貴州貴酒,出資1.9億買了下來,作為自己旗下的醬香系列主打品牌。
而好巧不巧,巖石股份一開始的收購的一家白酒銷售公司就叫貴州貴酒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然后,“貴酒”這兩個字也成了巖石股份的白酒品牌。
都叫“貴酒”,洋河當然不干了,于是,洋河把巖石股份告上了法庭,但官司一打就是好幾年,而在雙方官司纏斗的時候,巖石股份已經賣得正歡了。
白酒的銷售模式一般都大同小異,先要打響品牌,然后通過渠道經銷售走貨,不是說有錢就行的,還需要時間沉淀。
不過,這些問題對于韓老板來說都不存在,品牌正和別人爭著呢,越爭越兇,越爭越火,廣告費都省了不少。
至于發展經銷商,他走的模式完全不同尋常,哪需要什么經銷商啊,自己的員工就是“經銷商”。
實際上,讓員工賣東西也不是什么新鮮事,還有個名詞叫“全員營銷”,但韓老板的手法比全員營銷高級多了。
員工的工資完全取決于提貨多少,每個月最少提5000塊錢的酒,然后第二個月就能收回4500塊的工資,以及1000塊的提貨獎勵。
也就是說,先墊資5000,然后得到5500的工資及獎勵,員工這就賺了500,而韓老板還給員工買社保和公積金,這對于員工來說是穩賺不配。
而且,如果提貨提得多,獎勵也更高,這一系列措施,使得員工不但自己瘋狂借錢提貨,還不斷介紹親友,甚至買身份證“制造”新員工提貨。
前面所說的三年迅猛的營收增速,正是在這樣的模式下促成的,上海貴酒很快就從華東拓展到了華中、華南、華北,成了“醬酒新貴”。
雖然銷售模式有點離譜,但股民還是一致認為韓老板是一心要做好貴酒的,2021年起,巖石股份的股票被熱捧。
然而,大家又哪想得到,明面上的賣酒只是幌子,韓老板真正想賣的“另有其物”。
韓老板把自家白酒策劃包裝出了多個高端系列,比如典藏、紀念等,然后每種系列都對應了一串被稱為數字證書的編碼,而每個編碼又對應了一個價格。
數字證書的起售價是5萬,可能是多個數字證書的組合,買了之后你可以要求把酒提走,也可以選擇先存在平臺,而這個平臺是在巖石股份之外的。
如果你存在平臺,每年會給你返一定數量的酒票,大約相當于購買金額的7%-8%,這個酒票是可以在平臺消費的。
然后一定期限后如果你不想要了,可以選擇賣給別人,或者由平臺按照約定價格回購。
其實,所謂的白酒數字證書只是個名頭而已,本質上就是集資,只是換了個馬甲。
不免就有人要問了,白酒本來就是個挺賺錢的行業了,還這么大費周章的以賣酒之名集資,是要投到什么更賺錢的生意上呢。
答案讓人震驚,居然是房地產。
實際上,韓嘯的父親韓宏偉才是老玩家,曾經知名的財富管理企業海銀財富就是韓宏偉一手締造的,而他就鐘情于房地產。
海銀財富是登上了美股的上市公司,當時披露的數據是,海銀財富主要投資于恒大、融創等大型房企的地產項目。
韓宏偉是河南人,與許家印是老鄉,韓宏偉有一次專門給恒大一個項目做募資,結果本來只想募28億的,實際募了130億,這讓韓宏偉徹底愛上房地產。
2020年的數據顯示,海銀財富74%的投資額都在房地產上,也就是說,房地產開始大面積暴雷的前一年,韓宏偉仍然沒感受到危險。
于是,2021年恒大暴雷、2022年融創暴雷打了韓宏偉一個措手不及,于是才有了通過兒子韓嘯控制的“貴酒”策劃集資的戲碼。
不過,韓宏偉借新還舊的“龐氏”戲碼沒能演下去,一家人就全部被抓了,2024年9月,一家人因涉嫌非法集資被刑拘并立案偵查。
隨著韓嘯被捕,巖石股份的銷售模式也就沒了資金和動力,2024年酒類銷售規模立刻大反轉驟降到2.8億,利潤則虧損2.1億。
利潤不足3億,且利潤為負,巖石股份因此變成了*ST巖石,而2025年一季度的銷售更離譜,只有1498萬。
如前所述,巖石股份的賣酒靠員工,而巖石股份目前員工數量一共也只有70多人,賬上也只剩1800萬現金,哪還賣得動啊。
至于老板韓嘯,根據以往同類事件的經驗,恐怕兇多吉少。
還記得2012-2017年,一家叫“藍之藍”的白酒公司同樣是以賣酒之名集資,一共只賣了不到9000萬的酒,卻吸收了近158億的資金。
最后三個主犯分別被判了5年9個月、3年9個月、3年8個月。
如今的*ST巖石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老板也吉兇難料,這一地雞毛,恐怕只能期待“白衣騎士”來收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