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補貼傳新訊,每畝漲到125元引熱議。
不少農民掰指頭算,家里十畝地能拿千把塊補貼。
有人說這錢抵不上化肥漲價,也有人念著政策好。
回想早年交公糧的日子,現在拿補貼確實是進步。國家連年調補貼,小麥每畝從120元慢慢往上提。
可農資價格跟著漲,種子化肥哪樣都貴了不少。看看各地補貼細則,原來標準不太一樣。
烏拉特中旗分檔次,連片種植最高補到600元一畝。零散種植也有補貼,旱地每畝能拿60元。杭錦后旗分規模,300畝以上補貼350元起。
套種作物也有政策,折純計算每畝補300元。為啥各地不一樣?
和種植規模、地力有關系。
有農民覺得125元不夠,算下來每畝成本都好幾百。
也有農民很知足,說比過去啥都沒有強多了。
父親常說政策要理解,國家也在想辦法幫咱。但種地成本年年漲,補貼能不能多跟上點?比如有的地方補到500元,那是因為連片規模大。
散戶種植面積小,補貼數額自然有差別。可散戶種糧也重要,保障口糧不能少了他們。這里面的平衡咋把握?
確實需要多琢磨。想想糧食安全大道理,補貼是鼓勵更是保障。要是沒人愿意種小麥,飯碗遲早出問題。
但農民種地圖啥?除去成本得能掙點錢。
現在每畝補貼125元,夠不夠買兩袋化肥?
有人算過細賬,農藥化肥加上人工,成本早超千元。補貼雖是及時雨,可種地利潤還是薄。
這時候就盼政策好,也盼糧價能穩當。畢竟種地靠天吃飯,萬一遇上個災年更難。咱農民都清楚,地里的收成看天也看政策。
補貼漲了是好事,可啥時候能追上成本漲的速度?就像有的地方搞連片種植,補貼高帶動積極性。散戶要是也能有扶持,種糧熱情肯定更高。
糧食是咱的根本,政策得讓農民有奔頭。您說這補貼是多是少?
不同情況想法不一樣。
有人覺得該多補,畢竟種地不容易。有人覺得別貪心,國家已經在盡力。其實兩邊想法都能懂,過日子都想越來越好。
關鍵是補貼咋用更合理,能不能真正幫到種地的人。
比如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讓產量質量雙提升。這樣補貼加上增產,農民口袋才能更鼓。說到底,種糧是大事,需要政策加把勁。
咱也得加把力,把地種好才不辜負好政策。您那兒今年小麥補貼多少?有沒有啥新政策?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大家一起嘮嘮種地的事兒。關注天氣號,后續補貼動態和天氣變化早知道。
各地補貼有差異,具體以當地政策為準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