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菜市場驚現野菜爭奪戰。幾個大媽圍著小攤搶山苜楂。半斤標價15元比五花肉還貴。
這曾是山里人熟悉的喂豬野草。
為啥如今身價暴漲成香餑餑?
全因它“春日鬧鐘”的倔脾氣。
清明前后嫩芽才夠鮮夠嫩。
頂尖三四片帶白絨毛的為上品。
根部泛胭脂紅的更是難得好貨。
村里老人常說“谷雨過后吃不動”。前些天回老家撞見王大爺鏟野菜。
急喊叔這菜城里賣得比肉貴。
老爺子擦汗笑咱鄉下人當草。要說山苜楂吃法還屬餃子最饞人。我媽有套祖傳秘方特別講究。
滾水撒鹽嫩芽焯30秒過冰水。
擠干剁碎拌三分肥七分瘦土豬肉。抓把曬焦香小蝦皮淋現磨芝麻油。
餡料放案板隔壁小孩饞得扒窗。包餃子面皮要中間厚邊緣薄。包成元寶狀開水下鍋點三次涼水。
撈出餃子皮透青綠色看著就誘人。咬破瞬間清香混肉汁“滋”爆開。比韭菜鮮嫩比薺菜爽口太絕了。
我家挑食小侄子能一口氣炫15個。
現在正是采摘山苜楂黃金時期。
周末踏青留意朝南山坡找植株。
認準橢圓帶鋸齒葉片紅艷莖稈。
記住“掐尖不傷根”秘訣留根部。過幾天又能長新芽可持續采摘。
老一輩說“春吃芽夏吃葉”有道理。
上周按抖音教程涼拌山苜楂超贊。淋辣椒油拌蒜末脆生生口感絕。喂豬野草成“野菜頂流”。
這何嘗不是大自然給的時令饋贈。趁著五月山風暖趕緊挎籃去尋寶。錯過這茬鮮嫩可要再等一年啦。
看看網上山苜楂價格也是不便宜。山東五蓮縣有賣5元/斤成交不錯。
莒縣1.3元/袋還有論棵賣的老根苗。不同地方價格有差異但都不算低。
為啥山苜楂突然就火起來了呢?有人說因為它口感獨特味道鮮。
也有人看重它的營養和功效作用。山苜楂能清熱瀉火解毒助消化。
還能增強體質保護心血管等好處。
不過食用時要注意劑量和方法。免得出現不良反應就得不償失。
在膠東半島清明后山苜楂成新寵。
正式名稱“長蕊石頭花”很特別。以前沒人在意如今卻備受追捧。這變化背后反映出啥社會現象?
是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變高。還是對兒時味道的懷念在作祟?
亦或是商家炒作讓野菜身價倍增?這些都值得咱們好好琢磨琢磨。山苜楂的走紅是偶然還是必然?
未來會不會有更多野菜被發掘?它們的價格又會如何變化呢?
這些問題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有一點很清楚時令美食別錯過。趁著山苜楂正鮮嫩趕緊嘗個鮮。
你家那邊有沒有這種野菜?或者你還有啥野菜神仙吃法?評論區分享下讓大家開開眼。
最后提醒采摘時別破壞環境。
適量采摘留著根部讓它再生長。關注天氣變化別誤了采摘好時機。不同天氣對野菜生長有影響哦。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按需選擇。如有不適及時停用安全最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